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魂游千古笑谈中

作者:荀霂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极致的痛苦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轻盈与抽离感。


    顾柏舟感觉自己仿佛从一具沉重、破碎的躯壳中挣脱了出来,漂浮在半空中。他低头“看”去,只见下方峡谷中一片混乱。那支巨大的床子弩箭,如同一个残酷的标记,将他与马车里那个清瘦的身影牢牢地钉在一起,鲜血在他们身下汇聚成一片刺目的暗红。


    苏晏目眦欲裂,正指挥着残存的护卫结阵抵抗从山壁两侧冲下的、身着靖王(不,现在是昭武帝)亲军服饰的伏兵。林逸不顾危险,扑到马车残骸旁,试图做些什么,但看着那贯穿两人的恐怖伤口,他的手颤抖着,最终无力地垂下,眼中充满了绝望与悲愤。雷焕如同疯虎,挥舞着战刀与敌人厮杀,王莽则红着眼睛,死死护在林逸和……他们的“身体”旁边。


    喊杀声、兵刃碰撞声、垂死的哀嚎声……交织成一曲残酷的终末乐章。


    顾柏舟感到一种冰冷的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麻木。他“转动”视线,看向身旁。另一道半透明的、带着熟悉清冷气息的“身影”,也正静静地漂浮在那里,与他一同“注视”着下方的惨剧。


    是祝无酒。


    他的魂体依旧保持着生前的模样,清瘦,眉眼精致,只是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眸子,此刻也染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冰冷,有讥诮,但最终,都化为了一片深沉的静默。


    两人(或者说两缕游魂)对视了一眼,没有言语,也无法言语。一种超越了生死的默契,在他们之间流转。他们知道,属于“顾柏舟”和“祝无酒”的故事,在这个时空,已经结束了。


    没有想象中的黑白无常来接引,也没有通往地府或天堂的道路。他们就像两缕无根的浮萍,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脱离了那片染血的山谷,开始在这片他们曾挣扎、奋斗、最终陨落的天地间飘荡。


    他们飘过硝烟散尽的战场,看到朝廷的军队正在接管城池,秩序在血腥之后缓慢重建。


    他们飘过重新变得熙攘的街道,看到商贩重新开张,百姓的脸上虽然仍有疲惫,却也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新朝的些许期盼。


    他们飘过庄严肃穆的朝堂,看到龙椅上那位曾经与他们密约、最终却对他们痛下杀手的昭武帝顾柏铮。他不再仅仅是那个精于算计的藩王,而是真正开始展现出一个帝王的手腕与……担当。他大力整肃吏治,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朝堂之上,虽然依旧有派系争斗,但比起顾柏明时期的乌烟瘴气,已然清明了许多。


    他们看到苏晏和林逸,在经历了最初的悲痛与愤怒后,最终选择了接受现实。苏晏因其才能被新朝征召,虽未担任要职,但也在一方为官,兢兢业业,造福百姓。林逸则婉拒了太医署的邀请,带着沈烁的骨灰和未竟的志愿,回到了药王谷,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悬壶济世,成为了真正的一代神医。雷焕和王莽等人,也被妥善安置,虽然失去了主帅,但终究在这新的时代里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


    他们如同两个无声的旁观者,看着这个他们曾为之浴血奋战、又最终被其抛弃的王朝,在昭武帝的治理下,逐渐抚平战争的创伤,走向了史书所称的“昭武中兴”。边境安宁,仓廪渐丰,百姓虽谈不上富足,却也基本能安居乐业。


    曾经围绕着“安王”与“祝司丞”的恩怨情仇、丰功伟绩与悲惨结局,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变成了史书上几行冰冷的记载,或是茶楼酒肆里一段引人唏嘘的传奇故事,最终,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看到这一切,顾柏舟和祝无酒灵魂深处那最后一点不甘与怨愤,也仿佛被这漫长的时光缓缓磨平了。


    “看来……这老小子,倒也不算太差。”顾柏舟的“意识”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带着一丝自嘲和释然。他们奋斗的目标,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希望天下能太平,百姓能安乐吗?虽然过程残酷,结局讽刺,但这个结果,似乎……也并不算太坏。


    “至少,比顾柏明强。”祝无酒的“意识”回应,依旧简洁,却同样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平静。他们来自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见过太多的历史兴衰,深知一个相对清明的朝廷对黎民百姓意味着什么。


    兔死狗烹,固然是帝王心术的冷酷。但若这“烹”换来的,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时代,对于那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而言,或许……也值得了?


    作为游魂的体验,颇为奇妙。他们无法触碰任何实体,也无法与生者交流,只能如同两道影子,穿梭于光阴之中。大部分时间,他们只是漫无目的地飘荡,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彼此之间永无止境的“意识”互怼。


    “喂,你说我们现在这样,算不算是‘神雕侠侣,绝迹江湖’?”顾柏舟的“意识”带着调侃。


    祝无酒:“……我们是游魂,不是侠侣。而且,雕在哪里?”


    “比喻,懂不懂?浪漫一点行不行?”顾柏舟“啧”了一声,“再说了,我们这样形影不离,飘了这么多年,比侠侣还侠侣。”


    “形影不离是因为我们都死了,没得选。”祝无酒冷静地指出事实,“而且,无法互相触碰。”


    “意识交流不算交流吗?灵魂相伴不算相伴吗?”顾柏舟不服,“你看,我们现在想‘吵嘴’就‘吵嘴’,想‘一起’看风景就‘一起’看风景,多自在!比活着的时候还得顾忌这顾忌那强多了!”


    “活着至少能吃饭,能睡觉,能……”祝无酒的“意识”顿了顿,似乎想起了某些温暖的触感,但随即又恢复了清冷,“能感受到真实的温度。”


    “哎呀,那些都是物质享受!我们现在是精神层面的升华!”顾柏舟试图用他那套歪理邪说扳回一城,“你看,我们不用为粮食发愁,不用为安危担心,不用跟那些老狐狸勾心斗角……除了不能真的掐你两下,简直完美!”


    祝无酒懒得再跟他进行这种无意义的“意识”纠缠,将“注意力”转向下方一座熙熙攘攘的城镇。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顾柏舟也安静下来,与他一同“看”着。


    他们看到了稚童在街角追逐嬉戏,看到了夫妻在摊前为生计琐事拌嘴,看到了学子在书院中朗朗读书……这些平凡而真实的画面,构成了这个时代最坚实的底色。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他们这两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在这漫长的飘荡中,似乎终于真正地融入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以一种超越生死的方式,理解了它的厚重与沧桑。


    曾经的雄心、恩怨、爱恨情仇,在历史的洪流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而他们彼此之间,那跨越了时空、生死、甚至超越了形体束缚的羁绊,反而在这永恒的漂泊中,变得愈发清晰和珍贵。


    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结局。不是归于尘土,也不是前往彼岸,而是化作这天地间两缕自由的游魂,相伴着,看尽这人间春秋,直到时间的尽头。


    这感觉,似乎……也不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