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章 金楼暖意

作者:九粥ly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金满楼最大的雅间“锦绣堂”内,此刻热闹非凡。


    五张红木圆桌摆开,其中两桌坐着二十来位年纪不一的妇人,虽穿着简朴,却都收拾得干净整洁,脸上带着些许拘谨又难掩兴奋的笑容。另外三桌则被五六岁的孩童占据,这些小萝卜头们个个眼睛瞪得溜圆,对雅间的雕梁画栋、精美器皿充满了好奇,却都出乎意料地规矩坐着,并不吵闹。


    这全因有两个大的孩子在帮忙照看。一个是小浩,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正给孩子们分着糖果,点心,另一个是小泽,绘声绘色地给围着他的小家伙们讲着从书上看来的新奇故事,引得孩子们听得入神。


    主桌上,江知渺正含笑听着身边妇人们说话。她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的襦裙,未戴过多首饰,显得亲切随和。


    一个名叫阿桂的妇人,不过三十年纪,面色红润,眼中含着激动的泪光,双手捧着酒杯站起身来,她声音洪亮,带着真挚的感激:““夫人,这杯酒我说什么也得敬您!不,是敬县令大人和您!”她端起面前的果酒,声音有些哽咽,“您是不知道,往年那捐税,名目多得吓人,家里那点油坊,赚的铜板还没捂热乎,差役就上门了。要不是林大人来了,雷厉风行地改了章程,砍掉了那些苛捐杂税,只收正经的商税,我家那油坊早就关门大吉了!如今日子松快多了,我才能安心出来在您的作坊里再做份工,这手里才算真正有了活钱儿!林大人是青天,您就是活菩萨!”阿桂的话像打开了闸门,旁边的妇人们纷纷附和。


    一个脸颊红扑扑的妇人接口道:“何止是税啊!夫人,您不知道,林老爷修了城外到官道的那条路!以前那叫啥路啊?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坑坑洼洼,俺男人每次挑菜进城卖,都得摔几跤,菜也磕碰坏了,卖不上价。现在路修得平平整整,他来回省力多了,菜也能卖个整装价钱!”


    “还有河堤!”另一个瘦削但眼神明亮的妇人抢着说,“往年春汛咱们下游这几个村的庄稼都会淹没的,如今不会了,听说修的高高的,我们可就指望那些庄稼过活的!”


    坐在江知渺右手边的丝雨,原本安静地听着,此刻也忍不住抹了抹眼角,她是个寡妇,面容憔悴但收拾得利落。江知渺轻轻将一方素帕递到她手里。


    丝雨接过帕子,哽咽道:“夫人,我……我比各位姐姐更难些。男人去得早,撇下我和两个半大的孩子。婆母总觉得我们娘仨是吃白饭的,地里家里,我啥活都抢着干,从没偷过懒,可还是……还是被分了出来,就给了我们一间快塌了的破屋和两亩薄田。”


    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分出来以后,村里那些光棍老汉都打我的主意,劝我改嫁,说一个女人家养不活两个孩子……可我跟我那死鬼男人是真心实意过的,他走了才一年,我怎么能……怎么能改嫁?就算改嫁了,别人又怎么会善待我的娃?


    “那日子真是暗无天日,我都想着要不就带着孩子随他爹去了算了……”丝雨的声音颤抖得厉害,“就在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是夫人您的作坊招工了!不嫌弃我是个寡妇。一个月有一两多银子!够我们娘仨活下去了!作坊里还经常放假,农忙的时候,还只让我们上半日工,工钱还照给!还允许我们把小孩带过来,专门给一处地方玩耍看顾……夫人,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


    江知渺温柔地握住丝雨因长期劳作而粗糙的手,轻轻拍了拍:“快别这么说。你们帮我把事情做好了,胭脂水粉做得精细,卖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说实在的,是我有求于各位巧手娘子呢。只要大家齐心把作坊的事做好,其余的不必太过计较。”


    又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叹道:“夫人您是菩萨心肠,林老爷是青天大老爷!您二位没来之前,这钦州的地租高得吓人,遇上灾年,交了租子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风。林老爷下了令,减了租子,规定了最高租额,遇上灾年还能酌情再减,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救命政策啊!如今家里老人孩子脸上都能见点肉星了。”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点头,“日子总算有点盼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的气氛越发融洽。孩子们那边也吃得小嘴油光光的,小浩和小泽像模像样地帮着林淑月给孩子们布菜、擦嘴。


    江知渺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这些妇人们脸上焕发出的光彩和对生活的希望,心中倍感欣慰。她举起茶杯温声道:“各位娘子,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夫君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本就是他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难处,或是有什么好想法,都可以来跟我说。咱们一起,把这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妇人们纷纷起身举杯,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的光芒。雅间内暖意融融,欢声笑语飘出窗外,与楼下街道上渐渐恢复生机的市井喧闹声融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平凡却充满希望的生活乐章。这一顿饭,吃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久违盼头。


    金满楼这顿热闹的晚饭直吃到暮色四合方才散席。窗外,钦州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际残留的最后一抹橘红交相辉映。初春的晚风裹挟着江水的湿气吹来,仍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


    胭脂坊的女工们领着各自的孩子,簇拥着江知渺从酒楼里出来,人人脸上都带着暖饱后的满足和闲适的笑意。孩子们尤其兴奋,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的菜,特别是最后那道甜滋滋、捏成小动物模样的馒头。


    七八个妇女热热闹闹地沿着青石板路往江边方向走,准备在那里各自道别回家。就在这温馨的时刻,眼尖的阿桂忽然指着远处江岸的一个人影,惊疑不定地叫道:“哎呀!你们快看那边!江边上是不是有个人?那样子……瞧着不对啊!莫不是要跳江?”


    众人闻言,纷纷驻足望去。暮色昏沉,江面水雾氤氲,但依稀可见一个极其单薄的身影,正踉踉跄跄地往江边走去。


    钦州初春的江水冰冷刺骨,这景象让所有人心里都是一揪。


    江知渺心头猛地一沉,来不及多想,立刻提起裙摆朝着那个方向疾奔而去,一边跑一边尽力高声呼喊:“姑娘!且慢!”


    清亮急切的声音穿透薄暮,传到江边。


    那女子似乎真的听到了这陌生的呼唤,脚步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茫然地回头望了一眼。当她看清跑来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女子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化为绝望和决绝。她不再犹豫,反而加快了脚步。


    江知渺见状更是心急如焚,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奋力加速奔跑。身后的女工们先是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纷纷跟着跑过去,一边跑一边也跟着喊:“姑娘!快回来!”“水冷啊!快上来!”


    七八个妇人一起呼喊奔跑的阵仗不小,那女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到了,脚步不由得再次停滞,怔怔地看着一群人向她涌来。


    江知渺几乎是扑过去一把牢牢抓住了女子冰冷的手臂,生怕一松手她就又往水里去。她跑得急了,一时竟喘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一手死死抓着女子,一手抚着胸口剧烈喘息。


    这时,丝雨和其他人也赶到了。丝雨借着江边渔火和渐起的月光仔细一看那女子的脸,顿时失声惊呼:“芸娘?!怎么是你?!”


    江知渺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听到丝雨的惊呼,立刻看向她:“你们认识?”


    丝雨连忙点头,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忍,她转向那名叫芸娘的女子,急急问道:“芸娘,你…你这是做什么傻事啊?”


    芸娘浑身颤抖,脸上流着泪水。她看着丝雨,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苦笑:“丝雨姐…我的事,村子里…大概都传遍了吧?周郎…周郎他不要我了…我…我自己也得了那见不得人的脏病…倚翠阁的老妈妈也不肯放过我,逼着我日夜接客…我…我实在是没活路了…不如…不如就这样走了算了…”她的话语断续,充满了无尽的羞耻与绝望。


    江知渺一直紧紧抓着芸娘的手臂,能清晰地感觉到掌心下的胳膊纤细得惊人,仿佛只剩下一把骨头,几乎没有半分血肉。再结合她的话,江知渺的心不由得揪紧了。


    “姑娘,蝼蚁尚且偷生,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江知渺的声音放得极柔,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不知你究竟遭逢了何等难处?若是信得过我,不妨细细说与我听听?或许…我能帮你想想法子。”


    芸娘只是掩面哭泣,羞愧难当,如何肯对一个陌生的贵人诉说那等不堪的经历。


    江知渺看向丝雨,用目光询问。丝雨面露难色,低声道:“夫人,芸娘这事…唉,有些话我实在不好替她说。还是…还是等她自己想清楚了,再细细说与夫人您听吧。”


    她顿了顿,又转向芸娘,语气恳切地劝道:“芸娘,你快别犯傻!这位夫人,她是咱们林县令的夫人,沈娘子!是顶顶心善的好人!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和夫人说!夫人说不定真有办法帮你呢!”


    芸娘闻言,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向江知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极微弱的、不敢点燃的希望。县令夫人?这样尊贵的人…


    江知渺迎着她的目光,温柔却坚定地点了点头,眼神中没有丝毫轻视,只有真诚的关切:“姑娘,你若愿意,可先随我回县衙后宅暂住,一切安顿下来再说,可好?”


    “不…不行的,夫人!”芸娘惊慌地摇头,下意识地想挣脱江知渺的手,“我…我这样身份卑贱、又染了脏病的人…怎敢玷污您的贵地…万万不可…”


    “没有什么不可的。”江知渺打断她,语气温和,她的手依然稳稳地扶着芸娘,“听我的安排。我略通些医术,你住在我那里,我也方便为你诊治调理。这比什么都要紧。”她能感觉到芸娘在听到“诊治”二字时,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


    说罢,江知渺转头对周围满脸关切的女工们道:“各位娘子,天色已晚,都快些回家去吧,路上务必小心注意安全。”


    女工们这才互相叮嘱着,渐渐散去,不时还回头担忧地望一眼。


    江边很快只剩下江知渺、林淑月,小泽,小浩,小奚,和瑟瑟发抖、不知所措的芸娘。


    “五姐姐,搭把手,扶稳姑娘。”江知渺解下自己身上那件绣着莲纹的锦缎斗篷,毫不犹豫地披在了芸娘单薄的身上。


    柔软的缎面还带着眼前这位贵夫人的体温和淡淡药香,瞬间将冰冷的寒意隔绝开少许。芸娘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和善意包裹,愣在原地,眼泪流得更凶了,却不再是全然绝望的泪水。


    “走吧,先回家。”江知渺的声音在初春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温暖,她亲自搀扶着芸娘,一步步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