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玻璃窗外,银色的波音314“飞剪”式水上飞机在纽约港的水面上投下优雅的倒影。贵宾休息室内装饰着胡桃木镶板和柔软的皮质沙发,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和上等雪茄的气息。
杜弗尔身着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坐在一张远离他人的沙发上,翻阅着一份《华尔街日报》。梅菲斯特坐在他对面,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
“老板,”梅菲斯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脸上带着难得一见的谨慎表情,“这次去伦敦要见的那位苏洛恰那·阿摩伐舍。组织里只知道她是丽姬亚,是咱们最好不要招惹的存在。但我对这些…‘那边’的事实在知之甚少。”他谨慎地选择着词汇,“只知道些只言片语,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提到丽姬亚,就不得不讨论天孽,准则力量最彻底、最可悲的失控,**超越一切约束后诞生的畸形灾难。
任何长生者乃至具名者,一旦交合并诞下子嗣,那源于“杯”的创造**便会不可逆转地转向吞噬,父母将被无法抑制的渴求驱使,去吞食自己的后代。
成功吞噬子嗣者,自身亦会扭曲堕落,转化为恩浦萨、索奎焰特或阿卢卡之类的可怖怪物,这一过程被称为“吸血阿卢卡化”,意味着作为理性存在的终结。
丽姬亚是个意外,她们皆是天孽之人,却并未完全沦为失去心智的怪物,反而因执掌着某些古老的“钥匙”——那些本应“不能被拥有或使用”、可追溯至石源神时代的法则之外物——而维持了某种形态的存续,甚至地位超然。
连司辰,那位于漫宿顶点的存在,都存在着触发类似“天孽”的可能性。
他们的**更为强烈,或者说,司辰就是**本身。
杜弗尔的思绪最终无可避免地落回了那个他试图搁置的名字——艾克赛。
从最本质的层面而言,艾克赛同样是“天孽”的产物。
他那时候已经不是凡人,而努尔则作为弧月的一部分投射,在其中一方(至少他)不情愿的情况下,以一种非自然的方式诞生。
所以弧月那些年的执着,无孔不入的注视与渗透,那近乎偏执的、无论生死都要从艾克赛身上获得重生的渴望……或许是需要吞噬自己子嗣,来获取某些祂想要的东西。
一幅画面骤然在不愿回想的过去中浮现:艾克赛幼时一次异常的高烧。大地之血赋予的韧性与生命力远超常人,那绝非普通疾病。孩子躺在床上,皮肤烫得惊人,呼吸急促。空气中弥漫着的不只是病热,钴蓝色的月光照进窗子。
弧月。
是弧月的影响。一次侵袭,一次试探。
一种极其罕见的、近乎暴怒的情绪。并非因为担忧,而是因为一种被触犯的界限感。弧月越界了。这孩子是他的责任,他的所有物。
他终于忍无可忍。
司辰的缺位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原先的问题也爆发出来——早在他到来过去那个世界前,担任着稳定着醒时世界的架构,不清楚是已经除名还是死去的轰雷之皮①。
如今来到新世界,家庭问题并未消失。他自己与艾克赛之间,同样存在着“大地之血”带来的、几乎注定走向斗争的宿命。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与孩子日益增长的独立意志,必然相互排斥、碰撞。而他深知自己的脾气——他绝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背叛或挑战,来自艾克赛的尤其如此。
因此,远离,是唯一理性且正确的最优解。
不见为好。
杜弗尔的视线没有离开报纸,似乎对这个问题并不排斥,罕见地开口解释:
“丽姬亚是被**吞噬者,某些特殊钥匙的持有者。至于苏洛恰那…”他略微停顿,“她是其中比较…务实的一个。”
他放下报纸,看向梅菲斯特,审视他是否合格。“既然你问起,就记住基础。追求力量之路,有八条主要准则:铸,刃,杯,冬,心,蛾,灯,启。每条道路,都代表一种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式。而秘史,与准则平级,但没有地方表明秘史以准则的形式存在。”
梅菲斯特屏息凝神,像一块海绵般吸收着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而所有道路的核心,”杜弗尔继续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无论是长生者,具名者,乃至司辰,其飞升的本质都是接近**,拥抱**,最终成为**本身。”
他冰冷的目光锁定梅菲斯特:“但这并非祝福,梅菲斯特。这是最危险的交易。**会吞噬你,扭曲你,让你变得不再是自己。只是追逐它,最终只会成为它的奴隶。不要被它吞噬。”这是罕见的、明确的警告。
梅菲斯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敬畏与渴望交织的复杂光芒:“我明白了,老板。谢谢您告诉我这些。”他知道,这番谈话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信任和投资。
话题很快回到了更实际的方面。梅菲斯特语气变得稍微轻松了些,但依旧带着试探:“说到实际业务…老板,欧洲那边的局势现在可是越来越烫手了。咱们除了‘岁月’买卖停了,其他那些…‘常规咨询’和‘风险投资’业务,要不要也收紧一点?毕竟打起仗来,合同和协议可能就是几张废纸。”
杜弗尔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当然。还有,德国那边的‘客户’,”他声音平稳无波,“他们的记忆,不准动。”
梅菲斯特愣了一下:“嗯?可是我们不是要…”
“让他们记得。”杜弗尔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记得他们签过的契约,欠下的债务。那笔他们十生十世也偿还不清的债。”
“惶惶不可终日,才能对‘力量’更加渴望和疯狂。这是他们现在唯一的价值。”
梅菲斯特迅速领会了其中的深意:“明白了。让恐惧本身成为催化剂。”他随即又笑嘻嘻地问:“那其他方面的收益…”
“1929年,”杜弗尔再次打断他,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极淡的、近乎嘲讽的意味,“我们赚得还不够多吗?”他指的是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股灾,清算人组织显然在其中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超凡手段攫取了惊人的财富。
梅菲斯特夸张地叹了口气,摊了摊手,用一种半真半假的玩笑口吻说:“老板,钱这东西,就像沙漠里的水,永远不嫌多嘛。而且,战时不一样。没有能保护财富的‘力量’,就算那些将军部长们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也不过是他们眼里一个比较肥的、随时可以充公的‘官方钱袋子’。”
杜弗尔看着他,眼神依旧没有任何波动。“你们自己要聪明些。”他给出了一个近乎冷酷的忠告,“分散,隐藏,找到让他们更需要你的理由,或者直接使用暴力。”
他站起身,拿起公文包和外套,准备登机。最后,他像是已经看到结果,声音低沉而肯定:
“德国人刚刚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他提及了不久前震惊世界的新闻,“但战争不会就此止步。”
他看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硝烟。
飞机降落在伦敦克罗伊登机场,跑道周围可见新近加固的防空炮位和伪装网,空气中弥漫着航空燃油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与纽约的繁华喧嚣不同,这里的氛围更加沉闷而警惕。杜弗尔提着简洁的行李箱走下舷梯,梅菲斯特紧跟其后,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即将卷入风暴的城市。
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戴姆勒轿车无声地滑到他们面前。司机同样沉默寡言,载着他们驶离机场。
轿车驶入伦敦市区。街道上,战前的准备迹象随处可见:沙袋堆叠在重要建筑的门口和低矮窗台下;宣传栏上贴着印有“保持冷静,共克时艰”口号的海报;一些市民已经开始练习佩戴防毒面具。但生活仍在继续,红色的双层巴士穿梭不息,衣着体面的绅士淑女们依旧出入于酒店和俱乐部,试图维持着最后的体面与正常,仿佛想用日常的喧嚣驱散笼罩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阴云。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弥漫在空气中。
轿车最终停在索霍区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上,前方是一扇不起眼的黑色大门,没有任何醒目标志,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造型奇异的门环,隐约像是一条盘绕的蛇。这里便是蜕衣俱乐部。
杜弗尔和梅菲斯特下车。杜弗尔径直走向那扇门,甚至没有敲门。门上一个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窥视孔就已经悄然滑开,一双警惕的眼睛向外看来。
然而,那双眼睛在看到杜弗尔面容的瞬间,警惕立刻化为了一种熟稔的敬畏。窥视孔无声合上,紧接着,厚重的大门从内部迅速打开。
开门的一位身材高大、穿着燕尾服的门房。看起来不像是保镖,更像是一位举止得体的管家。
“杜弗尔先生,”门房微微躬身,声音低沉而恭敬,没有丝毫惊讶,仿佛杜弗尔的到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欢迎回到俱乐部。需要为您准备常用的房间吗?”
①:轰雷之皮(The Thunderskin)是现存的司辰之一,又名警醒风暴。他是肉神、血神,掌握心之法则,是心跳、是舞蹈、是韵律、是雷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