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第25章 光影下的讲题

作者:许子川lin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八月的午后,阳光被厚厚的云层遮住,教室里开着灯,暖黄色的灯光从天花板上洒下来,在课桌上投下一片柔和的光晕。林野攥着数学卷子的指尖微微用力,目光却没落在题目上——斜前方的顾砚正低头看着他的卷子,侧脸在灯光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鼻梁高挺,下颌线流畅,连带着垂落的发丝都染上了一层暖光,好看得让他移不开眼。


    这是这周第三次问顾砚题了。自从上次一起买过早饭,两人的关系近了很多,林野也终于敢大大方方地拿着卷子找顾砚请教,可每次对方讲题时,他还是会忍不住走神——不是题目不难懂,是顾砚讲题的样子太让人分心,尤其是在这样暖融融的灯光下,他的侧脸、睫毛、握笔的手指,都像被精心勾勒过的画,让林野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飘走。


    “你看这道题,首先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顾砚的声音很轻,带着点讲解时的认真,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卷子上的题目旁,“x的取值范围是x≥1,对吧?因为根号里的数不能为负……”


    林野赶紧收回飘远的思绪,假装认真地点点头,目光却偷偷落在顾砚的手指上——他的手指很长,指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很干净,指尖因为常年握笔而磨出了一点薄茧,轻轻点在卷子上时,动作很轻,生怕把纸戳破。灯光落在他的手指上,连细微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林野的心跳悄悄快了半拍,赶紧移开目光,假装看卷子上的题目。


    “然后求导的时候,要注意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顾砚拿起笔,在草稿本上写下求导公式,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很轻,却像鼓点似的,一下下敲在林野心上,“这里的u=2x-1,v=√u,所以v’=1/(2√u) * u’……”


    林野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飘到了顾砚的侧脸——灯光从斜上方照下来,在他的脸上投下一小片阴影,睫毛很长,垂下来时在眼睑下形成淡淡的扇形阴影,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晃动,像蝴蝶的翅膀。他的嘴唇很薄,讲解时会微微抿着,偶尔遇到复杂的步骤,还会轻轻咬一下下唇,样子认真又可爱。林野看着看着,就出了神,连顾砚说的求导步骤都忘了听。


    “这里听懂了吗?”顾砚突然停下笔,转过头看向林野,目光落在他泛红的耳尖上,带着点疑惑。


    林野猛地回神,像被抓包的小偷似的,赶紧低下头,脸颊瞬间烧了起来,连耳朵都烫得像要着火:“啊?懂、懂了!刚才没听清,你再讲一遍就行……”他说得结结巴巴,声音都小得像蚊子叫,不敢看顾砚的眼睛,只能盯着草稿本上的公式,假装自己刚才只是没听清,不是在偷偷走神。


    顾砚看着他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声音里带着点笑意:“没关系,我再讲一遍。你要是没听懂,随时可以打断我。”他转过身,重新拿起笔,在草稿本上把求导步骤拆解得更细,“你看,先对v=√u求导,得到v’=1/(2√u),然后再对u=2x-1求导,得到u’=2,所以整个函数的导数就是v’*u’=1/(2√(2x-1)) * 2=1/√(2x-1)……”


    这次林野不敢再走神了,认真地听着顾砚的讲解,偶尔会点点头,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可没过一会儿,他的目光又忍不住飘到了顾砚的喉结上——对方讲解时,喉结会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滚动,灯光落在上面,形成小小的光影,看起来格外诱人。林野赶紧掐了自己一把,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现在知道怎么求单调区间了吧?”顾砚讲完求导步骤,转过头看着林野,眼里带着点期待。


    “知道了知道了,”林野赶紧点头,拿起笔在草稿本上写了起来,假装自己真的听懂了,“就是令导数大于0,解不等式,得到单调递增区间;令导数小于0,得到单调递减区间。”


    顾砚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学得很快。接下来你自己试着求一下极值点,我在旁边看着你写。”


    林野拿起笔,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可顾砚的手还搭在他的肩膀上,温热的体温透过校服布料传过来,让他的心跳又快了几分,连握笔的手都有点发抖。他偷偷抬眼,看了一眼顾砚——对方正低头看着他的草稿本,目光认真,嘴角微微翘着,样子很温柔。林野的心里甜丝丝的,连写字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这里算错了,”顾砚的声音突然响起,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草稿本上的一个数字上,“导数等于0时,x=1/2,但定义域是x≥1,所以这个点不在定义域内,函数在定义域内没有极值点。”


    林野赶紧低下头,看着草稿本上的错误,脸颊又红了起来:“啊,我忘了定义域了,谢谢你提醒我。”


    “没关系,刚开始学求导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定义域,”顾砚收回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耐心地说,“以后做题的时候,记得先确定定义域,再进行后续的计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林野点点头,按照顾砚说的,重新计算了一遍,这次终于算对了。他抬起头,开心地看着顾砚:“算出来了!函数在[1, ∞)上单调递增,没有极值点。”


    “做得很好,”顾砚笑着说,拿起草稿本看了看,“步骤很清晰,就是下次别忘了定义域。”他顿了顿,又说:“你要是还有不会的题,可以一起问我,我一次性给你讲完。”


    “好啊,”林野赶紧从书包里拿出另一张数学卷子,上面还有两道没解出来的题,“这两道题我也不太会,你能再教教我吗?”


    “当然可以,”顾砚接过卷子,低头看了起来,“这两道题都是关于三角函数的,我们先看第一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顾砚又给林野讲了两道三角函数的题。林野这次努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可还是会忍不住偷偷瞄顾砚——他讲题时会偶尔推一下眼镜,手指会轻轻敲着草稿本,遇到难理解的地方,还会用画图的方式帮助他理解。灯光落在顾砚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暖光,看起来格外温柔,让林野的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丝丝的。


    讲完题的时候,已经快放学了。教室里的同学都在收拾东西,顾砚也拿起自己的书包,对林野说:“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你回去把这些题再复习一遍,巩固一下。”


    “好,”林野点点头,把卷子和草稿本放进书包里,“谢谢你啊顾砚,今天讲了这么多题,辛苦你了。”


    “不用谢,”顾砚笑着说,“能帮到你就好。放学了,一起走吗?”


    “好啊!”林野赶紧点点头,跟着顾砚走出了教室。


    晚上的风很凉爽,吹在脸上很舒服。两人并肩走在西边的小路上,路灯的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野想起刚才在教室里偷瞄顾砚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既紧张又开心。


    回到家后,林野把书包放在沙发上,赶紧拿出草稿本——那是刚才顾砚给他讲题时用的草稿本,上面除了解题步骤,还有他偷偷画的小图案。他翻到最后一页,拿起笔,画了个顾砚讲题时的侧脸:暖黄色的灯光下,顾砚低着头,手里拿着笔,正在草稿本上写步骤,睫毛很长,轮廓分明。画完后,他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8.10,顾砚讲题时,眼睛里有光,很好看。”


    写完,他把草稿本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然后拿出手机,打开“顾同学观察日记”,把今天的事写了进去:“今天问了顾砚三道数学题,他讲得很认真,还耐心地提醒我不要忽略定义域。我在听题的时候,忍不住偷偷看他的侧脸、睫毛和手指,被他发现后,脸都红了。顾砚讲题时的样子很好看,眼睛里好像有光,让我觉得数学题都变得不那么难了。真的太开心了,能和顾砚这样近距离地相处。”


    写完,林野对着屏幕笑了笑,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以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日子,他会问顾砚更多的数学题,会偷偷看他讲题的样子,会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记下来。而这份藏在光影下的心动,会成为他们故事里,最温暖的回忆。


    晚上睡觉的时候,林野把那张画着顾砚侧脸的草稿本放在枕头旁边。他闭上眼睛,梦里又回到了那个暖黄色的教室——顾砚正在给他讲题,灯光落在他的脸上,眼睛里有光,温柔又认真。他笑着,把这个甜甜的梦藏在心里,像藏着今天的心动,藏着顾砚的温柔,藏着他们之间越来越近的距离。


    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偷偷攥紧手心”——他假装看题却偷瞄顾砚睫毛的慌乱,被问“懂了吗”时瞬间烧红的脸颊,在草稿本偷偷画侧脸的小心思,像把年少时“藏不住的心动”,都揉进了暖黄色的灯光里。那份“想认真听题却忍不住走神”的矛盾,是喜欢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哪怕在心里告诉自己一万遍“要专心”,目光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追着对方跑。


    顾砚的“温柔”藏在细节里——他发现林野走神时没有拆穿,反而笑着说“再讲一遍”;讲题时把步骤拆得细细的,怕对方听不懂;甚至拍肩膀时的力度都轻轻的,带着小心翼翼的在意。他或许早就察觉林野的“不专心”,却没有点破,反而用最自然的方式化解尴尬,让这份“偷偷的心动”有了安全的藏身之处。原来喜欢一个人时的小笨拙,早就被对方温柔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特意把“光影”作为背景,是想让心动更有画面感——暖黄色的灯光、顾砚侧脸上的阴影、睫毛投下的扇形光斑,这些不是刻意的浪漫,是林野眼里“顾砚讲题时的样子”:哪怕只是普通的教室、简单的数学题,只要有对方在,连光影都变得格外温柔。林野在草稿本写“他眼睛里有光”,不是夸张的比喻,是喜欢一个人时的滤镜——你在发光,所以我才会忍不住一直看向你。


    光影下的讲题,不只是“学会了数学题”,更是“藏不住的心动”——林野偷瞄的不是睫毛、喉结,是喜欢的人;顾砚包容的不是走神,是对方小心翼翼的心意。年少时的喜欢,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是“你讲题我走神”的小甜蜜,是“被发现后你笑着包容”的小温柔,是这些藏在光影里的小细节,让普通的日子都变得闪闪发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25章 光影下的讲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