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第10章 草稿本的角落

作者:许子川lin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九月的风带着点夏末的余温,从教室的窗户钻进来时,总会掀起林野课本的边角。他把数学课本摊在桌面上,笔尖在练习册上写着三角函数的解题步骤,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下瞟——课本最下面压着本浅蓝色封面的草稿本,封面上印着学校的校徽,边角已经被翻得发卷,页脚处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炭痕,像不小心溅上的星子。


    这是林野这个学期用的第二本草稿本。第一本早就写满了,被他藏在书包最里面的夹层里,和那本画满顾砚的速写本放在一起。现在用的这本,表面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物理电路图,可翻到后面的空白页,或者课本遮住的角落,藏着的全是顾砚的碎片——不是完整的轮廓,是喝水时滚动的喉结、转笔时灵活的手指、垂眸时落下的睫毛,甚至是他不小心咬过的橡皮边缘,每个小小的画旁边,都用铅笔标着歪歪扭扭的日期,还有几行细碎的注脚,像给秘密盖了个专属的邮戳。


    “林野,这道题的辅助线怎么画啊?”同桌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手里的笔杆戳了戳他的练习册。


    林野猛地回神,慌忙把视线从草稿本上移开,指尖下意识地把课本往下压了压,遮住了草稿本边缘露出来的半道睫毛线条。“啊……我看看,”他接过同桌的练习册,假装认真研究着几何图形,眼角的余光却偷偷扫了眼斜前方——顾砚正低头写着什么,左手搭在桌沿上,手腕的骨节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和他昨天画在草稿本上的样子一模一样。


    同桌凑过来盯着练习册,没注意到他的小动作。林野定了定神,拿起笔在练习册上画了道辅助线:“你看,从这里连到顶点,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好算了。”


    “哦对!我怎么没想到!”同桌拍了下脑袋,笑着把练习册拿回去,“谢啦林野,你数学真好。”


    林野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笔转了转——转笔的动作是模仿顾砚的,他记得顾砚转笔时,食指会轻轻勾着笔杆,笔身在指尖灵活地转动,偶尔会不小心撞到桌面,发出“嗒”的一声轻响。这个细节他记了很久,昨天在草稿本上画了三次,才画出转笔时手指的弧度,旁边标着“9.16,转笔时撞了桌面2次”。


    等同桌低下头做题,林野才慢慢把课本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草稿本的一角。他用指尖轻轻翻到昨天画的那页——纸上画着一只手,手指握着笔,笔尖微微倾斜,旁边用小字写着注脚:“食指第二节有个小茧,转笔时会蹭到笔杆。”这是他观察了很久才发现的,顾砚握笔的姿势很特别,食指第二节因为常年握笔,磨出了个小小的茧子,每次转笔时,茧子都会蹭到笔杆,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他的指尖在纸上轻轻摩挲着那道线条,心里有点甜丝丝的。就像藏了颗糖在口袋里,别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能偷偷摸出来,感受那份甜。


    上课铃响的时候,林野赶紧把草稿本压回课本下面,拿出语文课本。这节课是语文课,老师在讲台上讲着古文,林野却没怎么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在斜前方的顾砚身上——顾砚正低着头记笔记,头发垂下来,遮住了一点额头,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偶尔会停下来,皱着眉思考老师讲的内容。


    林野的指尖在草稿本的边缘轻轻划着,假装翻书,其实是在偷偷记录——顾砚刚才皱了一次眉,睫毛垂下来的时候颤了三下,和9月15号那天他记录的一样。他在心里默记着:“9.18,皱眉1次,睫毛颤3次。”打算下课的时候,赶紧画在草稿本上。


    下课的时候,老师刚走出教室,林野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铅笔,在草稿本的空白处画了起来。先画顾砚皱眉时的眉毛,眉峰微微上挑,眉头皱在一起,再画垂下来的睫毛,线条要细,要轻,像真的在颤动一样。画完后,他在旁边标上日期“9.18”,又补了句注脚:“皱眉时,左边眉毛比右边高一点。”


    “你在画什么呢?”后桌的同学突然探过头来,好奇地看着他的草稿本。


    林野吓得手一抖,铅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斜线,正好盖在刚画好的睫毛上。“没、没画什么!”他赶紧把草稿本合上,紧紧抱在怀里,像护着什么宝贝似的,“就是画了个几何图形,算题用的。”


    后桌的同学笑了笑,没再多问,转身和别人聊天去了。林野松了口气,却还是有点紧张,他把草稿本翻到新的一页,打算重新画刚才的睫毛——刚才画得很像,现在却有点记不清顾砚皱眉时的细节了,只能凭着印象慢慢画,线条比刚才生涩了些,注脚也只写了“9.18,睫毛颤3次”,没敢写左边眉毛比右边高的细节。


    他把草稿本重新压回课本下面,心里有点懊恼——刚才太慌张了,要是被同学看到草稿本上的画,肯定会问东问西,到时候就藏不住秘密了。这本草稿本里藏着的,是他整个学期的心事,是他偷偷观察顾砚的所有细节,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野没去食堂,而是留在教室里。他拿出草稿本,翻到前面的页面,一页一页地看——从9月1号开学那天画的顾砚的侧影,到9月5号画的他喝水时的喉结,再到9月10号画的他握笔的手,每个小小的画旁边都标着日期和注脚,像一本专属的观察日记,记录着顾砚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他的心动。


    翻到9月15号那页时,林野的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那页画着顾砚的睫毛,旁边写着“9.15,睫毛颤了3次”,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下午第一节数学课,阳光照在睫毛上,像沾了星星。”那天的场景他记得很清楚,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顾砚的睫毛上,睫毛颤动的时候,阳光也跟着晃,像星星在眨眼睛。他当时看得入了迷,连老师讲的题都没听进去,下课的时候赶紧画在了草稿本上,生怕忘了那个画面。


    他的指尖在纸上轻轻碰了碰那道睫毛的线条,好像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阳光温度。草稿本的纸页很薄,透过纸页能看到背面写着的数学公式,一边是冰冷的数字和符号,一边是温暖的细节和心动,像两个不同的世界,却被他藏在了同一本草稿本里。


    下午的自习课,林野又开始偷偷画草稿本。这次他画的是顾砚的橡皮——顾砚的橡皮是蓝色的,边角已经被磨得很圆,上面还留着几个小小的牙印,是他思考的时候不小心咬的。林野观察了很久,发现顾砚每次遇到难题,都会下意识地把橡皮放在嘴边咬,每次咬的位置都不一样,牙印也越来越多。他在草稿本上画了个小小的橡皮,旁边标着“9.18,橡皮牙印新增2个”,下面补了句注脚:“牙印在橡皮的右上角,很浅,不仔细看发现不了。”


    画完后,他抬头看了眼顾砚的桌角——那块蓝色的橡皮就放在那里,右上角确实有两个浅浅的牙印,和他画的一模一样。林野的心里甜滋滋的,像喝了杯加了糖的牛奶,他把草稿本轻轻合上,压在课本下面,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好像在和草稿本里的秘密对话。


    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收拾好东西离开了教室,林野却还坐在座位上。他把草稿本拿出来,翻到最后一页空白页,开始画今天新观察到的细节——顾砚放学时背着书包的样子,肩膀微微倾斜,书包带滑到了胳膊肘,手里拿着一本数学练习册,指尖夹着一支笔。他画得很认真,线条比之前流畅了很多,旁边标着“9.18,放学时书包带滑了1次”,下面写着注脚:“手里的练习册是必修二,翻到第45页。”


    画完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草稿本上,把那些小小的画和注脚映得格外温柔。林野把草稿本抱在怀里,慢慢站起身,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看了眼顾砚的座位——桌面很干净,那块蓝色的橡皮还放在桌角,矿泉水瓶已经被拿走了,只剩下一道浅浅的水痕。


    他背着书包走出教室,把草稿本紧紧抱在怀里,像藏着整个青春的秘密。路上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却让他觉得很舒服。他想起草稿本里的那些画和注脚,想起顾砚的睫毛、手指、喉结、橡皮,想起那些偷偷观察的瞬间,心里像装满了星星,亮闪闪的。


    回到家,林野把草稿本藏在书桌的抽屉里,和那本速写本、还有手机里的“顾同学观察日记”放在一起。他打开抽屉,看着这三样东西,嘴角忍不住微微翘了起来——这是他的秘密基地,藏着他所有的心动和喜欢,藏着他整个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


    晚上,林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草稿本里的那些细节,想起顾砚的样子,忍不住悄悄起床,走到书桌前,打开抽屉,拿出草稿本。月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草稿本上,他借着月光,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那些小小的画和注脚,好像又回到了学校的教室,回到了那些偷偷观察顾砚的瞬间。


    翻到最后一页,林野的指尖停在了那幅放学时的画上面。他对着月光,小声地说:“明天还要画,画他上课的样子,画他做题的样子,画他笑的样子……把所有的样子都画下来,藏在草稿本里,藏在心里。”


    说完,他把草稿本轻轻合上,放回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关好抽屉,好像怕惊动了里面的秘密。回到床上,林野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慢慢睡着了——梦里,他又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草稿本,顾砚就坐在他的斜前方,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他的睫毛在颤动,手指在转笔,橡皮上的牙印清晰可见。林野拿着笔,在草稿本上飞快地画着,旁边标着新的日期和注脚,像在记录着永远不会结束的青春。


    写这章时总在盯着“草稿本角落”发呆——原来少年人的青春秘密,真的会藏在这种最不起眼的地方:不是精致的日记本,是写满公式的草稿本;不是完整的肖像画,是喝水的喉结、转笔的手指、带牙印的橡皮这些细碎的碎片;不是华丽的告白,是“睫毛颤3次”“水珠17滴”这种只有自己懂的注脚。


    林野把草稿本压在课本最下面的慌张,被同学撞见时赶紧合本的反应,其实都是在守护这份“见不得光”的心动。他画的哪里是顾砚的碎片?是把每天偷偷观察到的、不敢说出口的喜欢,一点一点刻在草稿本的缝隙里——数学课上的阳光、自习课的安静、放学时的余晖,都成了这些碎片的背景板,让那些歪歪扭扭的注脚,成了青春里最珍贵的密码。


    特意把每个小画都配上日期和细节注脚,是想让这份秘密更有“重量”:9.15的睫毛、9.16的水珠、9.17的橡皮牙印,不是随机的数字,是林野一天一天攒下来的心动证据。他把这些藏在公式和电路图下面,像把柔软的心事裹在坚硬的外壳里,别人看到的是做题的认真,只有他自己知道,课本下面藏着一整个关于顾砚的青春。


    最后林野在月光下翻草稿本的样子,其实是想写这份秘密的“温柔”——不用告诉任何人,不用得到回应,只要能把这些碎片藏在草稿本里,把这些心动记在心里,就够了。就像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本藏在课本下的草稿本,里面画着某个人的碎片,写着只有自己懂的注脚,那是属于自己的、最完整的青春秘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10章 草稿本的角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