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整天高强度的训练。解散哨声响起,队员们拖着疲惫的步伐陆续离开。
林清阮站在原地,看着那个正在收拾背包的身影。
“沈知秋。”
沈知秋闻声回头,见到是林清阮,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快步走回。
她站定在教官面前,肩线不自觉地绷紧了些,像是随时准备接受训导。
“昨天的折返跑数据需要复核。”林清阮翻开日志,笔尖在纸面轻点,“最后三组配速不稳定。”
沈知秋的目光跟随笔尖落在数据上,认真审视着。她并未立刻回应,睫毛轻轻眨动了两下,仿佛在记忆中搜寻对应的训练片段。
片刻,她才开口,声音带着训练后的沙哑:“是,教官。”
当最后一名队员离开,训练场安静下来。沈知秋站在原地,看着林清阮低头记录。
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她抬手将颊边一缕被汗水黏住的发丝别到耳后。
林清阮停下笔,从器材箱上取过两瓶水,递过一瓶。
沈知秋接过水,指尖碰到冰凉的瓶身。
她低头看着已经被拧松的瓶盖,停顿了一瞬,才低声说:“谢谢教官。”
她们沿着跑道边缘缓步行走。林清阮讲解着数据,沈知秋安静地听着,目光偶尔掠过教官被风吹动的发梢。
走到弯道处,一阵稍强的夜风迎面吹来,沈知秋看见林清阮的脚步微微调整了方向,恰好站在了风来的那一侧。
“回去吧。”林清阮说着,很自然地伸手提起了她放在一旁的背包。
沈知秋看着自己突然空掉的手,又看向已经转身向前的教官背影,唇瓣微张,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默默跟了上去。
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沈知秋跟在林清阮身后半步的距离,目光落在对方提着背包的手上。
教官的手指修长有力,握着背包带的样子看起来很稳。
走到宿舍门口,林清阮将背包递还给她。
“明天......”她顿了顿,“记得做好热身。”
这句话轻得像叹息,却让沈知秋握紧了手中的水瓶。
“是。教官再见。”沈知秋接过背包。
她看着林清阮转身走向隔壁,直到听见隔壁房门关上的轻响,才拿出钥匙打开自己的门。
房间里很安静。沈知秋将背包放在椅子上,拿起那瓶水又喝了一口。
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脑海里闪过刚才林清阮为她挡风的那一步,和那只接过她背包的手。
第二天傍晚,解散后,林清阮的目光再次精准地捕捉到沈知秋。这次,她提前清了清嗓子:
“沈知秋。”
沈知秋再次停下,脸上的错愕比昨天少了一些,但疑惑依旧:“教官,有什么事?”
林清阮迎着她带着询问的目光,她语气尽量显得随意,像是不经意提起:“关于基地的训练餐,“想听听你的反馈。你是南方人,对这里的口味还适应吗?”
沈知秋明显愣了一下,眼睛微微睁大。这个问题完全超出了训练范畴,让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她眨了眨眼,才老实回答:“啊?哦……都挺好的,没有什么不适应。” 她心里嘀咕,教官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
“嗯。”林清阮点点头,仿佛这个回答很重要。
她合上根本没写几个字的日志,很自然地转身,迈步走向宿舍楼的方向,同时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正好,我也回去。边走边说,详细说说。”
沈知秋只好跟上,与她并肩而行。这次的话题围绕着食堂的饭菜,气氛确实比昨天讨论数据时要“家常”和轻松一点。
林清阮的话依旧不多,大部分时间在听,但会在沈知秋说完后,简单地“嗯”一声,或者问一句“然后呢?”,表示自己在认真听。
沈知秋说着自己对某道菜的偏好,偶尔会偷偷用余光瞄一眼林清阮的侧脸。
夕阳的光线柔和了教官平日里冷硬的线条,她突然觉得,这位严肃的教官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关心队员的生活?
两人一路聊着,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宿舍走廊。在相邻的两扇房门前,她们同时停下脚步。
沈知秋的话音自然地落下:“……大概就是这样。”
林清阮点了点头,目光快速地从她脸上掠过,语气平和:“好,反馈我了解了。”
“那……教官再见。”
“嗯,再见。”
沈知秋拿出钥匙开门,眼角的余光瞥见林清阮也正站在隔壁门前,低头在包里寻找着什么,动作似乎并不匆忙。
直到沈知秋推开自己的房门,她才听到身后传来隔壁钥匙插入锁孔的轻微声响。
沈知秋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心里那种“教官今天有点特别”的感觉,比昨天更清晰了一点。
而走廊另一侧,林清阮听着隔壁传来的关门声,才缓缓将钥匙拔了出来。
这个关于“训练餐”的借口,似乎让她们之间的距离,在不经意间又拉近了一小步。
第三天,夕阳依旧。
这一次,没等沈知秋完全拿起水壶,林清阮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的急切。
“沈知秋。”
沈知秋转身,这次脸上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错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又来了”的平静,她甚至微微歪了下头,等着林清阮的下文。
林清阮被这平静的目光看得有些心慌,提前准备好的说辞差点卡住。
她定了定神,指向旁边的器材:“你的个人装备,比如水壶挎包,要注意日常保养和清洁,保持整洁是队员的基本素养。”
这个理由,连她自己都觉得有点硬扯。
“是,教官,我会注意的。”沈知秋从善如流。
“嗯,示范一下正确的保养方法。”林清阮说着,自己都觉得牵强。
只好拿起自己的水壶,快速演示了一下擦拭动作,然后立刻结束,“就这样,走吧。”
回宿舍的路上,沉默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沈知秋不再主动找话题,只是安静地走着。林清阮则有些懊恼,觉得今天的借口糟糕透顶。
她能感觉到沈知秋投来的目光带着审视,这让她如芒在背。
第四天训练中途的休息哨响起,队员们各自找阴凉处休息。乔安冉在沈知秋身边坐下,一边拧开水壶一边随口问:
“知秋,昨天解散后林教官找你什么事啊?我看你们说了好一会儿。”
沈知秋擦了擦汗:“她说我的水壶保养不到位,让我重新清理了一遍。”
“水壶保养?”乔安冉的声调微微扬起,“咱们用的不都是统一配发的水壶吗?我都没见林教官管过别人的水壶。”她喝了口水,状似无意地追问,“那前天呢?前天她留你下来是为什么?”
“前天是问我作为南方人对训练餐的口味适不适应,说要收集反馈。”
乔安冉眨眨眼:“伙食反馈?这不该是后勤负责的吗?”
她往前倾了倾身子,压低声音:“那再往前一天,周三那次呢?她第一次留你下来是什么理由?”
沈知秋回忆着:“说是要复核我折返跑的数据,最后三组配速不太稳定。”
乔安冉安静了几秒,眼睛慢慢睁大。她放下水壶,脸上浮现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等等……数据分析、伙食反馈、水壶保养、……”她掰着手指一件件数过去,语气逐渐变得笃定,“知秋,你还没发现吗?这些理由一个比一个牵强啊!”
她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数据分析明明可以在训练时直接指出来,水壶保养更不是紧急到需要下训后单独处理的事,至于伙食反馈……”
乔安冉露出“你懂的”表情:“这根本不该是林教官负责的工作啊。”
沈知秋愣住了。这些天她只是被动地接受每次的“指导”,从未将这些理由放在一起思考过。
“而且你看,”乔安冉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推测有道理,“每次说完正事,是不是都正好顺路一起回宿舍?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这都第三次了,还有那天牛肉的事情我还记着呢,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你还不信。”
沈知秋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林清阮。
“你的意思是……”沈知秋转回头,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恍然和细微的颤抖,“那些……都只是……”
“借口!都是借口!”乔安冉用力点头,脸上是“真相只有一个”的笃定笑容。
“我看啊,咱们这位冷面教官的心思,根本就是司马昭之心——她想对你好,又找不到别的法子,只能用这些笨拙的借口来靠近你。给你夹菜是,找你谈话也是,连盯着你保养水壶都是!”
沈知秋被乔安冉大胆的猜测说得耳根发热,心里乱糟糟的,嘴上却还在下意识地否认:“不会吧……可能就是巧合,林教官只是比较负责……”
乔安冉看着她微红的脸颊和闪烁的眼神,嘿嘿一笑,带着几分看穿一切的狡黠:“不信?好啊,那我们来打个赌怎么样?”
“赌什么?”
“就赌今天下训,”乔安冉信心满满地指着地面,“林教官绝对还会用她那套‘一本正经’的借口叫住你!要是她没叫,我包你一个月的奶茶!限量版新品随便点!要是她叫了……”
她拖长了语调,眼睛弯得像月牙,“那你下次接受杂志专访时,提到‘印象最深刻的人’,必须意味深长地提一下咱们林教官!不许指名道姓,但要让人浮想联翩那种!”
这个赌注戳中了沈知秋的“软肋”,沈知秋的脸更红了,嗔怪地瞪了乔安冉一眼:“你这赌注也太……”
“怎么?不敢?”乔安冉激将道,“还是说,你心里其实也觉得我会赢?”
沈知秋被将了一军,嘴硬道:“赌就赌!你准备好钱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