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时看到巧言难过的模样卫长越很心疼,可他忘了,又璃在冰湖冻了许久,相对于巧言的委屈而言,又璃才是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伤害,他们都忽视了。
他们没有看到又璃泡在冰湖里的模样,不知道其中的艰险。
刚刚在雪地里跪了不过片刻长时就已经受不了,那又璃呢?
她在醒来后便下床行走,随后又一路出宫没得到休息,就连回家都没有马车可坐。
刚才他怎么就不坚持坚持去把爹他们叫回来,让她上马车呢?
他这个大哥做得真的太差劲了。
不止他,全家上下对又璃都充满敌意,总是怪罪她责骂她。
也就只有巧言偶尔为她说话,可惜他们都没当回事。
毛公公把卫又璃送到侯府,又盯着赏赐的东西进了卫又璃的院子才离开。
卫又璃让云月塞了一个荷包给他,一问之下才知是姜昭仪的吩咐。
姜昭仪比皇上皇后更了解忠勇侯府的做派,所以未雨绸缪。
她很感激。
看着院子里堆着的赏赐,有种穷人乍富的感觉。
与卫又璃的欣喜不同,卫勋坐在书房眉心拧成一个“川”字。
今日四皇子的表现让他很不满。
赐婚的事没提不说,撺掇巧言用预言为他铺路,但在皇上诘问时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追随这样的人,他真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
巧言连皇子妃的身份都没确定,更别说未来皇后了。
“父亲,您找我?”卫巧言徐徐走进来,出声打断了卫勋的思绪。
想到卫又璃近来的变化,卫勋出言警告,“对于卫又璃,你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卫巧言心下一沉,“父亲,您不是说要……”给她一点教训吗?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她背后不止姜家,皇后、太子还有郑国公府都会感激她!”
若她只是帮姜家找到女儿,卫勋可以不当一回事,可她今日还救了皇长孙,就连皇上都替她撑腰。
太子妃是郑国公府的嫡女,皇后也出自郑国公府。
郑国公府的底蕴可不是忠勇侯府能比,再者太子生下来便立为储君,他在这个位置待了二十一年,从未犯过大错,储君之位可以说是稳之又稳。
虽说他们已经除掉几个太子党,但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对太子造不成打击。
本来按照四皇子的计划,皇长孙的夭折确实能重创太子,但卫又璃横插一脚导致计划失败,太子只怕会防得更加严实。
卫巧言咽下心中的不甘,垂着头乖巧道:“女儿知道了。”
卫勋语重心长,“巧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小不忍则乱大谋,为父对你寄予厚望,你不要让为父失望。”
“是。”
卫巧言出了书房便沉下脸,卫又璃都踩到她头上了,还要她忍,父亲不会是看到她的价值动摇了吧?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
她当然是父亲最乖巧的好女儿,但恨卫又璃的可不止她一个!
她拐了道往吴祯的院子去。
“娘,女儿来看你了。”
卫巧言如乳燕投林一般奔向吴祯,吴祯将她搂在怀里,心里熨帖极了。
“还是我的巧言好,回来还知道来看我。
卫巧言抬起头,愁眉苦脸道:“今日宫里出了事,大家也是太疲惫了。”
吴祯看她这副神色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忙问道:“宫里出了何事?”
卫巧言把皇长孙被人谋害落水一事说给吴祯听,一脸自责,“都怪我,连预言都记不清就去告诉皇上,幸好有姐姐将皇长孙救起,不然我万死难辞其咎。”
“同你有什么关系,你已经把你知道的都告诉皇上了,那没看清楚也是天意,如何能怪你。倒是卫又璃,怎么这么凑巧,又是帮姜昭仪找到妹妹,又是救了皇长孙的。”
最近卫又璃的风头未免太盛了,一个她万般嫌弃的女儿怎么能摇身一变被大家喜欢。
她怎么配!
卫巧言故作天真,发自内心为卫又璃高兴一般,“姐姐也是有大造化的人,皇上今日还亲自过问了姐姐的婚事呢。”
吴祯的手紧紧捏着桌角,指尖发白,“什么?皇上是怎么说的?”
“皇上问姐姐有没有婚配,然后又提到了年后给皇子选妃的事。”
吴祯在心里打鼓,皇上难不成想把卫又璃许配给皇子?那岂不是以后高她一头?
年后……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卫又璃害她至此,让京城的人都看她笑话,她绝不能让她高嫁。
更何况巧言是要嫁给四皇子的,到婚配年纪的也就四皇子上面的两个哥哥,若是卫又璃嫁入皇室,那便是在巧言之上。
她在心里盘算着,想到张夫人今日派人来传的话,迅速定下主意。
“明天大年初一,不少人都要去寒山寺上香,这次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卫巧言便知母亲有了主意,欣然答应下来。
毛公公回到宫中复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告知裴正。
“卫又璃的处境竟然如此难过?”
姜昭仪嘱咐毛德全时,他就在旁边。他只当姜昭仪多想,没想到忠勇侯还真做得出来。
如此小肚鸡肠,难怪当初老侯爷想把爵位传给卫勤。
“是,奴才瞧着她都站不稳,全靠婢女撑着她在雪中走。”
“这老三看事情不算透彻,看人却看得挺准。”
当初他问裴知南对忠勇侯府的看法时,他说卫勋拜高踩低,神女充满算计,今日一见确实如此。
他们比那唱戏的都唱得好,若不是卫又璃这个“受害者”出现,还看不出来他们的本色。
不过卫又璃现在成了皇长孙的救命恩人,对太子便是有恩,卫勋会不会改变主意,他倒是有些好奇。
裴正走到书案前坐下,“你觉得,今日的事是谁做的?”
毛公公佝偻着身子,“奴才不敢妄言。”
裴正没理会毛公公的话,自顾自地说着,丝毫不在乎毛公公还在。
“到底是比他们年轻两岁,手段显得拙劣和稚嫩。这几个皇子中,也就只有知孟能与太子旗鼓相当。可惜,淑妃野心太大,若知孟登上皇位,怕是压不住淑妃。”
毛公公听着裴正旁若无人的话,后背发凉,连大气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