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四大才子何在?”鲁同盛环视众人,满眼期待却发现无人应答。
顿时鲁同盛脸色一沉,立刻安排衙役去找。
当四大才子优哉游哉地来到了贡院,鲁同盛的心头也燃起熊熊怒火,“今天乃是放榜之日,你们为何不来看榜?”
“先生,放榜之时人挤人,学生等没必要和他人争抢,等人散了自然知道结果。”四人相互对望,还是沈道正行礼道,“榜单就贴在门口,想看随时可以,没必要急于一时。”
“心胸境界如此豁达,着实让人敬佩。”鲁同盛的脸色缓和许多,“但你们的文章依旧有些稚嫩,当务之急是跟着五柳先生继续学习,打好根基为上。”
“等学生谨记先生教诲。”四大才子对鲁同盛恭恭敬敬地行了学生礼。
鲁同盛越看四大才子越是满意,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早就问候了孔冲闻的祖宗十八代:孔老狗,你除了会捡漏还会什么?
院试的前三名,就是廪生。
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每人每月给廪米六斗,每年发放廪饩银十两。
寻常考生成为廪生之后,便能养家糊口,日子比百姓要富足很多。
富举人穷秀才所说的穷秀才,自然也是不包含廪生的。
廪生的名额很少,府学三十人,州学二十人,县学十人。
如果在一年一度的岁考中成绩不及格,会取消廪生资格。
可以说,古代的读书人,可比现在卷太多太多了。
沈道正连中小三元,引来保定巡抚吴受之的亲自嘉奖。
并准备了晚宴,款待保定四大才子。
当然,这里面也有私情在里面,那就是吴超群。
连中三甲,也是实力最好的证明。
想当年他吴受之科考的时候,也没有连中三甲。
可以说,吴超群是吴家有族谱以来,第一个连中三甲之人。
为了彰显巡抚衙门的重视程度,还给四人准备了秀才服。
秀才服虽然不是正式官服,却等同于九品官服,是荣誉的象征。
代表了他们和普通百姓划清了界限。
但也不是中了秀才就可以参加乡试,考取举人。
他们还需要参加科试选拔,科试有当地的学政主持,乡试前一年举行。
科试考八股文一篇,策论一道,五言八韵诗一首。
科试考试成绩分六等,一、二等的生员有资格参加乡试,三等可参加录科、录遗,四、五等则无资格应试,获得乡试资格的秀才被称为科举生员。
当然,科试也有例外。
那就是连中三甲的人,可以面试。
就和现在的保送生差不多。
保定四大才子,是孔圣门下嫡传,又有五柳先生督教,再加上沈无忌是学政、魏轩城是保定知府、吴受之是保定巡抚,给他们四个保送名额轻而易举。
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沈道正连中小三元;陈长青等人包揽第二第三名。
这让观复书院的声望直线上升,想来这里就读的人,近乎踏平了书院的门槛。
但书院有书院的规矩,不是你有钱就能进来的,首先要通过入学考试,成绩优异的方可在书院就读。
沈无忌作为安宿县学政,嘴都快笑成了一朵野菊花。
作为四大才子的便宜恩师,孔冲闻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在孔家也有了部分的话语权;如果这四个小子能一路杀进殿试高中进士,恐怕孔家下一代的扛把子非孔冲闻莫属了。
沈家长房沈善友、沈家三房沈善辞,联名给沈家二房沈善度写信,让他们认祖归宗。
沈家到了沈道正这一代,中秀才的人不少,可就是在秋闱的时候屡试不中。
沈道正也是沈家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中小三元之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运气这东西,已经逐渐流向沈家二房了。
沈善度作为二房的头公,直接把信丢进了抽屉,一切要等沈道正等人回来再说。
至于认祖归宗这件事,沈善度打心眼里是不情愿的,赶走二房的时候,他们做得那么绝情,现在说回去就回去?
当我们二房的人都是青楼的窑姐,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吗?
论钱财,我们二房现在不比长房、三房少;论才华,二房也只差一个秋闱。
没特么自立门户,已经很给长房和三房面子了。
但沈善度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在得知沈道正连中小三元之后,立刻让人准备了重礼,送去了观复书院。
感恩之心二房还是有的,对待沈无忌就有很大的区别。
身为长辈,沈善度主动上门拜会沈无忌,并表达了二房对沈无忌的感激。
这些年,但凡不是沈无忌从中斡旋,恐怕沈道正早就被书院退学了。
沈无忌也很识趣,绝口不提关于认祖归宗的事情,只说自己会对沈道正更加严厉,督促他备战秋闱,争取高中进士为沈家光宗耀祖。
………………
“超群,啥情况?”
“巡抚大人亲自宴请,提学御史、提学道亲自作陪?”
“就算是咱们连续包揽县试、府试、院试前三名,也没这么高规格的待遇吧?”
离开了巡抚衙门,沈道正三人奇怪地看向吴超群,吴受之姓吴,吴超群也姓吴,难道两个人之间有关系?
“我的曾祖父和八爷爷的父亲一奶同胞。”吴超群眼生自豪,“八爷爷说他打小就看好我,只要我能中进士,就在族谱为我单开一页。”
“……”陈长青神色复杂地看着吴超群,这话听着咋那么熟悉呢?好像我二爷也是这么说得来着。
“官场上都是这么同一套话术吗?”马彼德意味深长地看向三人,“我爹也是这么说的。”
“哎呀,无所谓了。”沈道正拍拍三人的肩膀,“谁能拒绝族谱单开一页、清明头香呢?”
三人重重地点点头,“兄长,以你的才华,也定然能在族谱单开一页,更能风风光光的迎回嫂子,狠狠打柳家人的脸!”
“好,就让我们加倍努力,备战明年的秋闱,争取高中进士!”沈道正看到希望的曙光,也是心情大好,他也期待一家团圆,弥补这些年对沈庆之和沈子衿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