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章 四大才子晋升大班

作者:一只小花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庆之,确实把苏渊明迷得五迷三道的。


    盐铁论这玩意儿,根源不是在说税。


    而是如何缴税、让谁缴税。


    故而,陈季常所谓的问题一听就不是他所能问出来的。


    安宿县,只是北方一个小城。


    想要走出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科考,进入学阀阶层。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会被学阀认可的。


    故而,拜师就成了一条捷径。


    大儒们也非常乐意收下聪慧的徒弟,来继承自己的衣钵。


    苏渊明和沈庆之就站在马路上,相互对望。


    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善意的期待,期待对方能把收徒或者拜师说出口。


    可足足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却没有发生。


    对着苏渊明拱手行礼,沈庆之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进入院子的一瞬间,沈庆之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老登,我就不信我拿不下你!


    苏渊明僵立原地,神色也是郁闷至极,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能看得出来,所谓的数学题都是沈庆之一手策划的,为的就是和他勾搭成奸……


    行行行,好好好!


    苏渊明捋了捋胡须,瞥了一眼沈庆之的小院:老夫就和你耗上了,我且看你能挺到几时。


    砰砰!


    两声院门关闭的声音响起,一脸凌乱的陈季常,也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老爷,有您的信。”


    苏渊明正坐在院子里品茶,袁青走过来递给他一封书信。


    写信的人名为韩退之,自号十八先生。


    他和苏渊明关系匪浅,经常交流切磋学问。


    信件的内容很长,抛开没营养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苏兄,你大老远地去保定府收徒,成功没有呀?


    没成功也没关系,我最近收了一个徒弟。


    不是我吹牛逼,我这个徒弟三百六十行,行行是状元。


    你说说你,学问不如我也就算了,就连徒弟也比不上我。


    苏兄,我送你四个大字:菜就多练。


    看见信的内容,苏渊明气得火冒三丈。


    恨不得立刻就去和韩退之理论理论。


    看着正在晒书的袁青,苏渊明突然问道,“是不是老夫太低调了,所以沈庆之一直没来拜师?”


    袁青神色复杂地看着苏渊明,“老爷,有没有可能是你把事情搞得太复杂了?”


    “……”苏渊明听闻,明显有些破防,“晒书也堵不住你的嘴吗?”


    ………………


    观复书院。


    四大才子正式晋升大班。


    不知为何,大班的学生们瞬间感觉压力变大。


    暗戳戳的,所有人都卷了起来。


    观复四废,一直都是书院最头疼的存在。


    如今能稳定发挥,倒也算是一桩美谈。


    几乎每天,孔冲闻都会夸奖他们四个,让四人都有些飘飘然了。


    “从今天起,沈道正、陈长青、吴超群、马彼德,会把他们的相关破题经验分享给你们。”孔冲闻目光落在了沈道正的身上,“沈道正,你先来。”


    沈道正四人,到现在都是懵逼状态,完全不敢相信面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


    毕竟,他们四个之前混得真心不咋地。


    尤其是在正式拜师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怕他们四个反悔还是怎么的,孔冲闻直接把他们的名字写进了嫡系分支的教育家谱里面。


    “先生。”沈道正恭恭敬敬地行礼道,“我们的一切都是先生教的……”


    “让你讲你就讲,哪来那么多的废话。”孔冲闻狠狠一瞪眼,“在书院如果都不能演讲,龙釜山诗会何以大放异彩?”


    “学生知错。”沈道正定定神,缓缓走上讲台。


    先是一通让所有人捧腹大笑的开场白,然后趁着所有人情绪最高涨的时候问道:“大家可曾知道,盖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学生们相互对望,纷纷笑出声,这算什么问题,答案都简单了,盖房子最重要的肯定是地基了。


    “八股其实和盖房子差不多,破题就是盖房子的地基,承题、起讲……就是四梁八柱……”


    在所有人的猝不及防中,知识竟然灌输进脑子里了。


    紧跟着,沈道正也没做过多的保留,把自己学习来的相关经验,传授给了书院的学生们。


    “归根结底,只要破题思路对了,哪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那这篇文章也已经及格了。”


    “所以,我们还要在腹稿上下功夫,写完之后多回看几次,多润色几遍,这样才能让文章四平八稳,更进一步。”


    听了沈道正的话,学生们相互对望,很多人似乎明悟了什么,八股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的。


    个人经验,不适用于所有人,能学会多少全凭个人本事。


    武朝的学子十几万,每三年能成功上岸的也不过二三百人。


    随即,沈道正开始用时政案例,选取截搭题给学生们现场演示,一节课下来也算是其乐融融。


    教室后方,孔冲闻抿了一口茶,嘴角上扬露出得意的笑容,他为自己能收下四个关门弟子感到骄傲。


    ……………………


    转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三驾马车也来到了沈家小院。


    “夫人放心,三位叔叔最近进步神速,中秀才不在话下。”


    沈庆之说火弯,陈夫人、马夫人、吴夫人笑得别提有多开心了。


    四大才子也都是神情激动,一路嚷嚷着,自己必然能榜上留名。


    安宿县衙,衙役们打开衙门,开始张贴榜单。


    道路前早就挤满了乌泱乌泱的人群。


    他们全都翘首以待,紧张地等待这最后的时刻。


    只要榜上留名,便算是拿到了科考的入场券。


    科举的魅力,在于一朝得中就光耀门楣。


    “中了!我中了!我中了!”


    一头白发长者,看着榜单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随着老者的声音响起,现场的气氛也变得更加紧张兴奋起来。


    自家的崽子什么水平,当家长的最清楚不过了,三位夫人从最后一张开始看。


    可让她们失望的是,找了许久,竟然没找到傻儿子的名字。


    “不对呀,咋没有我儿的名字呢?”


    “别说你们家长青了,就连超群他们三个的名字都没有。”


    “真是奇了怪了,庆之不会诓骗我们的。真该死啊,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咱就说,有没有可能,孩子的名字排在最前面了?”


    “对对对,一定是排在最前面了。”


    三位夫人莲步轻移,走向了第一张榜单,看着上面的名字,三人彻底僵立原地,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