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父亲的智慧

作者:我没那么早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院门关上的瞬间,王通那带着威胁的话音仿佛还未散尽,院子里的空气却像是骤然凝固了。


    方才因熬制皂液而升腾起的暖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氏看着那扇紧闭的木门,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她快步走到石桌边,看着那一堆冰冷的铜钱,又看看石板上那些还未完全干透的肥皂,嘴唇哆嗦着,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当家的,平儿……”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你们怎么……怎么就把人给气走了?”


    “那可是王记杂货铺啊!镇上最大的铺子!咱们得罪了他,以后这东西还怎么卖?他要是不让我们卖了,可怎么办啊?”


    她急得在原地团团转,手在围裙上搓来搓去。


    “三成……三成利不少了啊!咱们只要在家里干活,什么都不用管,每个月就有钱拿,这……这跟天上掉钱有什么区别?多好的事啊!”


    刘氏是真的怕了。


    在她看来,一个泥腿子,能攀上镇上最大的掌柜,已经是祖坟冒青烟。


    对方愿意分三成利,更是天大的恩赐。


    可丈夫和儿子,却把这尊财神爷给硬生生推出了门外。


    陈平走到母亲身边,扶着她的肩膀,让她坐到一旁的石凳上。


    “娘,您先别急。”


    他的声音很稳,像一剂定心针,让刘氏纷乱的心神稍稍安定了一些。


    “您想,他给的真是三成利吗?”


    陈平拿起一块肥皂,递到母亲面前。


    “这东西,怎么做出来的,只有我们家知道。这就叫方子。”


    “今天,他求着我们,说给我们三成利,让我们把方子给他的人看,教他们做。”


    “要是我们答应了,他的人学会了,那这方子就不再是我们家独有的了。”


    陈平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清晰。


    “到时候,他自己的铺子,自己的人手,想做多少就做多少。他还会分给我们三成吗?”


    “不会的。”


    陈平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只会给我们一成,甚至半成。如果我们不答应,他就自己另起炉灶,把我们一脚踢开。”


    “到了那个时候,他卖他的,我们卖我们的。他铺子大,人手多,价钱卖得比我们还低。镇上的人都去买他的,谁还会来我们这儿?”


    “到头来,我们辛辛苦苦想出的方子,给他做了嫁衣,自己却一个铜板都挣不到,还要落个被他处处打压的下场。”


    “他要的,不是跟我们合作。他要的,是咱们家的命根子。”


    刘氏听着儿子的话,脸上的焦急慢慢变成了茫然,又从茫然变成了后怕。


    她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陈平的话朴实直白,她听懂了。


    是啊,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怎么就被那“三成利”给迷了心窍。


    她看着手里的肥皂,再看看一脸平静的儿子,背后惊出了一层冷汗。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抽烟的陈大柱,站了起来。


    他走到院墙边,将手里的烟锅在墙角的石头上“梆梆”磕了两下,把烧尽的烟灰磕得干干净净。


    他没有看妻子,也没有看那些肥皂。


    他的视线,落在了儿子陈平的身上。


    “他说得对。”


    陈大柱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王通那样的人,是喂不熟的狼。你今天给他一块肉,他明天就敢来咬你的喉咙。”


    他顿了顿,将烟杆别回腰间,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为这场家庭会议定了调。


    “他要的,是那只会下金蛋的鸡。”


    “不是那几个蛋。”


    这一句话,像一道惊雷,让陈平整个人都定住了。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他原以为,自己需要费尽口舌,才能将现代商业里的“核心技术壁垒”和“渠道垄断”这些概念,解释给父母听。


    可父亲,只用了“鸡”和“蛋”两个字,就将这一切的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陈大柱迎着儿子的视线,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得意,只有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与平静。


    他继续说道。


    “所以,这只鸡,必须牢牢攥在咱们自己手里。谁都不能给。”


    “方子,就是这只鸡。”


    “至于蛋嘛……”


    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


    “可以卖给他。”


    “咱们家小,吃不下那么多蛋,与其放着坏了,不如卖给他换钱。”


    “而且,这清河镇,也只有他王记的篮子最大,能装得下咱们家所有的蛋。”


    陈平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已经预感到了父亲接下来要说什么。


    只听陈大柱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道。


    “所以,咱们的蛋,以后只卖给他一个人。”


    “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


    “这蛋,卖什么价钱,什么时候卖,一次卖多少,都得由我们说了算。”


    “他要是答应,咱们就合作。他要是不答应,那咱们就把这些蛋,自己拿到镇上,一个一个地卖。虽然慢点,累点,但至少鸡还在自己手上,饿不死。”


    话音落下,院子里一片寂静。


    陈平看着自己的父亲,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佩,从心底油然而生。


    独家供货。


    控制定价权。


    掌握生产端。


    这不就是后世最经典的品牌方与渠道商之间的博弈策略吗?


    父亲一个连字都认不全的庄稼汉,竟然凭借着最朴素的生存智慧,洞悉了商业竞争最核心的法则。


    什么大智若愚。


    这根本就是运筹帷幄!


    父子二人,隔着半个院子,相视而立。


    一个眼神的交汇,所有的策略,所有的默契,尽在不言之中。


    刘氏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


    她虽然还是听得半懂不懂什么鸡啊蛋的,但她看明白了最重要的一点。


    自己的男人和儿子,没有慌,没有怕。


    他们胸中,早已有了万全的章法。


    她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终于稳稳地落了回去。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站起身,重新走到石板前,拿起细麻线,继续切割那些代表着希望的皂胚。


    她的脸上,不再有惶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安。


    天塌下来,有男人顶着。


    路走不通,有儿子想着。


    她要做的,就是把家里的活计做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策略已经定下。


    可陈平清楚,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


    主动权,仍在王通手上。


    那个精明到骨子里的杂货铺掌柜,会轻易接受这个由他们一个穷苦农家,所开出的“不平等条约”吗?


    下一次见面,恐怕就不会是今天这般和风细雨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