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有点无语,可是说话间,雨就已经下起来了,闷沉沉的天气,突然被一场雨淋漓尽致的下得很舒服。
阿婆把风炉里面的炭火放到了烤火炉上面,自己慢悠悠的在上面烤糍粑吃,张宁也忍不住来了一碗汤。
“暴雨就是今天,明天不下雨吧。”张宁担忧的问,看天吃饭这件事,不管是到了哪朝那代都一样。
阿福看了一眼九叔公:“今天下不了暴雨,明天下,但也是在我们的上游下暴雨。”
阿福完全能够领会九叔公的意思,张宁觉得不可置信:“难道你们比天气预报还要准?”
“昨天晚上看星星,今天去河边看鱼,又看了老房子的蜘蛛网,多年经验得出的结论,小伙子,你敢不敢打赌?”九叔公乐呵的,抽了一口水烟。
阿太骂道:“张宁是干部,谁要跟你赌博。”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九叔公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明天早晨,就可以去后山的那条小溪,抓点野生鱼回来。”
“那野生鱼都成精了,一个比一个聪明,我从小到大都没抓到过。”江小年嘟囔,哪怕是拿网子去,也就零零散散几条鱼,都不够塞牙缝的。
九叔公故作神秘:“明天早上就好抓了。”
次日早晨,张宁和江小年都不信邪,两个人带着阿福还有九叔公最小的小孙孙一起去抓鱼。
张宁看着那条小溪流,溪流的确是涨了不少,但是昨天的雨不够大,准确的说,下到他们这儿的不够大,但是上游的雨却很大。
张宁和江小年下网,便又开车去了上面的镇子,买桑树。
刚刚出发了不到二十分钟,暴雨哗哗的打在车窗上,能见度只有一米不到,雨水的急剧下降导致车子里面的玻璃也是一片雾气,根本看不见。
张宁不得不又转头,开车回到了稻香村。
九叔公坐在自家的门口,看着雨中狼狈的他们,笑出了声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不不,实践出真知。”张宁回了一句。
九叔公却道:“现在上面暴雨大,我刚才看了我们的庄稼,影响不大,中午你们就可以去抓鱼了,晚上回来下酒。”
九叔公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回到家里,却看见阿太在泡糯米,忙得不可开交。
“你的姑奶奶啊,叔叔姑姑们都说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回来,咱们是做大清明,一家人说什么也要去挂纸(在坟上挂上白纸),我们这几天忙完了就回来做粑粑,他们爱吃。”阿太还是在操持这些小事。
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子女后代,无论如何都是要给最好的。
张宁和江小年在堂屋里吃着油茶,一边盘算着这段时间应该做什么,等桑树也种植好了,长出嫩芽,就可以开始引进蚕宝宝了。
张宁又说道:“沿着路边的那些地,已经被合作社承包了,连同上上下下好几个村子的地,他们要发展种植大棚蔬菜,我们这里是国道,销量肯定是不愁的。”
“合作社的老板是谁啊?”江小年问道。
张宁却说:“一个农业投资公司,挺有实力的,在城里的很多大超市都有销路,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也可以把我们的大部分村民召集过去当职工,保证部分人家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江小年点点头,张宁问:“你打算去试试吗?”
“不不不,我刚从外面当牛马回来,现在到了村里,我还不想当牛马。”江小年马上拒绝,她回来大部分时间是为了疗愈身心,把阿福还有阿太照顾好。
张宁吃了几口油茶:“跟我在别人家里吃的不一样,你们家的味道非常独特,油渣也香,越吃越想吃。”
“这可是我老同太太的独门秘方,就连他们家儿子孙子都不会,完全交给了我。”江小年很是得意。
张宁点点头:“你完全可以去市里开一家油茶店。”
“不不,太辛苦的事情绝对不干。”江小年二话不说马上拒绝。
阿太也拿起碗,慢悠悠的吃了一碗油茶,阿福在一旁却按捺不住。
“妈妈,两点钟了吗,我们要去抓鱼了。”
“妈妈,还不能去抓鱼吗?”
“妈妈,真的要去抓鱼了。”
江小年被阿福缠得不可开交,只好带着鱼篓一起去抓鱼,张宁带着孩子们跟在身后。
张宁忍不住问:“要不回来考个老师也行,公务员也行,咱们这种小镇做题家,在外面劳心劳力,不如回来切实的做点事。”
“张宁同志,能不能不要想着安排我,我先休息一段时间。”江小年恼怒,她在外面上学工作十多年,早已经对人,对工作身心俱疲。
但是,农村的生活非常养人的心气儿,她现在不再灰头土脸,满脸都写着郁闷失败,反而是每天想着怎么吃,怎么过生活。
九叔公可真是神了,网子里面的鱼都钻进了鱼篮里面,大大小小的都有,满满当当一大堆,都是野生的鱼。
张宁也是不可思议:“我回去拿个背篓回来,你那个小鱼篓放不下。”
“妈妈,好厉害啊,那么多鱼啊。”阿福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些都是河鱼,还有些河虾,个头虽然不是很大,什么七星鱼的都有,有些鱼甚至是叫不上名字。
张宁装了满满一个背篓背回家,阿太却有点发愁:“这么多鱼,咱们家肯定吃不完,送一点给九叔公,张宁带一些回去,还有一个背篓啊。”
“拿去街上卖给大排档吧,我骑着摩托车去很快的。”江小年知道,这样品质的野生鱼,不愁没有销路。
张宁乖巧的在水龙头的石板上处理鱼,把鱼胆挤出来,阿太在一旁烧火。
阿福和狗爷又闹了起来,这一次抢的是九叔公做的木球。
江小年带着一篮子的野生小鱼给了大排档,换了一百块钱,今天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正好可以给阿福和阿太添置一身新衣服。
回到家里,阿太已经在煎鱼了,张宁带着属于自己的份额回家孝敬老爸老妈,少不得也要喝上一点,这么好的下酒菜。
“祖祖,下雨真好,下雨有鱼吃。”阿福手里拿着没有刺的鱼,已经吃得满嘴流油。
江小年看时间问道:“姑奶奶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明天晚上到家吧。”阿太愣神回答道。
“那我做点鱼果,咱们清明节也要用的。”于是,全家人又在期待中盼着清明节,对于稻香村的人来说,这个节日,甚至比春节还要隆重,还要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