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4、鱼果、面托、豆饼

作者:懿小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九叔公这一次也是急匆匆的上来:“姑,今年我们家就不和你们一起做清明节了,我们明天做,明天周末,孩子们今天回来。”


    “行,我们家孩子明天后天才回来,要到周一才开始拜山了。”阿太心里有本帐,先去哪里后面去哪里,心里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


    以前江小年不怎么回家做清明,都是阿太和九叔公一起操持,组织回家的小辈们一起去拜山上坟挂纸。


    在此之前,两天前就要开始准备工作了,稻香村的清明节不是指定哪一天,而是在这个节日的前后一个星期都可以。


    看着满桌子的小野鱼,小野虾,江小年再次分类,鱼和虾分开,虾做成了干,给阿太平时晚上喝酒的时候当下酒菜。


    鱼嘛,江小年要做成鱼果,这是当地非常好吃的食物,也是江小年从小吃到大的零食。


    把面粉,生粉拿出来,用水搅和成糊状,再打入两个鸡蛋,继续搅拌成糊状。


    江小年手里用的这个陶瓷盆子,已经有些年头了,是阿太的陪嫁,已经被岁月磨得光亮。


    面糊糊搅拌好了以后,再把用白酒腌制好的小鱼倒进去,加入胡椒粉,盐,生抽调味之后,继续搅拌均匀,让每条鱼都能裹上面糊糊。


    阿福在一旁不断的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啊?”


    “做好吃的,喂小馋猫。”江小年打趣。


    阿福听说有好吃的,带着狗爷和猫爷,守在堂屋那儿,哪里都不去。


    阿太已经把花生油放出来,在风炉上架起了油锅。


    “小年妹,既然已经开了油锅,我们再炸一点东西吧,什么面托,豆饼这些脆香香的零食,大家都爱吃。”阿太一不做二不休,又拿出来一个陶瓷盆。


    江小年在阿太面前,只有听指挥的份儿,阿太带着阿福出去买一些土猪肉做面托,江小年开始搅拌面糊糊和花生,拿出来一个圆圆的,专门叫打铁老徐做成的模具做豆饼。


    很小的时候,油炸东西都是江小年的活儿,她是嘴馋的,以前围在阿太身边,后来亲自动手,为的就是能吃上第一口鱼果。


    油温逐渐上涨,江小年用筷子夹起带着白色面糊的鱼,放一个进去试试油温。


    冒着白色的小泡泡,随后从白色变成了金黄色,说明油温已经差不多了。


    江小年不厌其烦的把指头大的鱼面糊糊都一个个的放进油锅,看着他们沉底,冒泡,变色,浮出,江小年这才翻面。


    虽然炸鱼果不是什么技术活,可是却很考验人的耐心。


    第一锅出来的时候,理论上还是不行的,可是江小年实在是嘴馋,忍不住先吃了一个,酥脆鲜香,野生的小鱼炸出来的果然不一样。


    外面的那一层面糊糊香脆可口,咬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随后露出了白色的鱼肉,鱼肉鲜嫩,带着山野的味道。


    每逢什么中秋,清明,过年,这些零食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江小年一家人都是食肉动物,别人家都是做一些油饼,开心果,这些油炸的,只有江小年家里肉食比较多。


    油温再次升腾,江小年放进去了第二锅鱼果,此时阿太带着阿福回来了,手里还拿着猪肉。


    阿太不紧不慢的清洗猪肉,把每一块猪肉都切成肥搭瘦的状态,接替江小年炸鱼的活儿,让江小年去调试面糊糊。


    阿太重新炸了一遍前面出来的两锅鱼果,重复炸,就是为了能够让香脆保持得更久,也把里面的鱼骨头炸得酥脆。


    阿太疼爱阿福,就跟小时候疼爱江小年一样,特意把一个鱼果炸得连鱼刺都是酥脆的状态,这才递给了阿福。


    阿福靠在阿太身上,自己吃一半,又给阿太喂一半。


    “祖祖吃,祖祖吃饱饱。”阿福肉呼呼的脸上绽开笑容,像个年画娃娃。


    阿太笑了:“小机灵鬼,跟你妈一样。”


    江小年用同样的方法把腌制好的肉放到面糊糊里,这一次,面糊糊要多一些,粘稠一些,才能用猪肉把面多带一些。


    阿太看了一眼鸡鸭:“小年,你来,我带阿福去看戏。”


    “现在哪里还有唱戏的,大家都看手机看电视。”江小年疑惑,唱戏这个词,已经听不懂很久了。


    阿太嘿嘿一笑:“村子里的一些中老年闲的没事干,自己编排的,广场舞他们不爱跳,还不如跳传统的彩调,黄梅戏。”


    阿福听说能去看戏,在外面的鸟笼衣口袋里,装满了鱼果,热腾腾的把小脸热得通红,却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唯恐江小年发现她藏私。


    江小年佯装没有看见,阿福和阿太手牵手,带着狗爷出去,狗爷眼尖,一早便发现了阿福藏私,所以,跟着阿福,比跟着江小年,更有吃的。


    江小年还在家里继续炸鱼,炸面托,炸豆饼,这一天的工作就是在油锅旁百无聊赖的度过。


    猫咪拖家带口的在一旁吃得津津有味,此时,小芊芊带着不少快递来了:“小年姐,全部都是你的快递,你倒是拆开来看看啊。”


    “我没网购,最近的东西,我都是在集市上买的,阿福和阿太的衣服,也是用布新做的,没有什么颜料辐射有毒物质。”江小年当然知道,那些东西是谁寄来的。


    小芊芊围在炉灶旁,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小年姐……”


    “自己用手抓,面托还要重新炸一遍,鱼果和豆饼都好了,一会儿走的时候带一点走。”江小年拿来油纸袋放在一旁。


    面托就是猪肉与面糊一起炸,外酥里嫩,咬到肥肉的时候,还能流出油,瘦肉却是酥香的,有点像现在很流行的小酥肉。


    估计小酥肉,就是从面托演变而来,不管是天南海北,大家对于食物有时候总有不约而同的做法与相同的品味。


    小芊芊靠在一旁,说起了最近的趣事:“听说了吗,有一些城里的老登,有钱有闲有时间,不想在城里养老了,想要租用我们农村的住宅,租下来就是几十年,在这养老呢。”


    “是吗,那不是挺好的。”江小年不以为意,现在不都是农村的老人到城里给儿女带孩子顺便养老,城市的老人总想着回农村,可是农村又没有地了,只能想各式各样的办法。


    可是小芊芊说了一句:“好什么啊,什么资源都让他们占了。”


    这一句话,却是让江小年有点警觉,他们家在稻香村算是“祖业”比较大的,也许,也被人盯上了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