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认干亲那点事儿

作者:懿小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春风吹了一夜,阿福也陆陆续续的闹腾了一个晚上,这个夜晚,谁都没有睡好,哪怕是狗爷和猫咪们,它们也被闹腾了一个晚上。


    清晨天还没亮,很多村民已经起来了,很多人希望赶着露水之前去地里做工,那个时候不冷不热,回来了正好能睡一个午觉,去集市上干点其他的小买卖。


    阿太却早早的起来,点燃了水烟,咕噜噜的吐出烟圈,狗爷和猫咪非常喜欢水烟的味道,趴在阿太的身边不起来。


    阿太在厨房忙碌了许久,把东西全部都准备妥当,天还没亮,就带着那些祭祀的东西,到了村头社王的地方去供禳。


    供禳是每家每户在大节日举行的祭祀活动,由来已久,有些节日是在家里供禳,有些节日是要到相应的地方,就像之前的二月二,是要到社王那儿供禳祈福。


    阿太带着煮好的鱼,鸡,五花肉,还有一瓶三花酒,自己一个人趁着晨光和露水,来到了社王的地方。


    阿太的供禳技术非常好,也许是从小就是当家人,这么多年都传承下来的,她会对着祖先和神明说很多吉祥的话,阿太说那些已经成为虚拟的人,都喜欢听吉祥话。


    摆好整齐了酒和肉,阿太又拿出来了米饭,也放在碗里摆好,红烛点上,然后点燃九根香。


    此时,阿太才絮絮叨叨的说起来:“家里的江小年不是嫁出去的,是两边走,孩子阿福也是归我们家管,也是社王的子孙后代,希望社王保佑孩子不哭不闹,快长快大。”


    这些话说完,阿太坐着等,一直到酒过三巡。


    期间,还有村民来往,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心照不宣的点点头:“小年妹和阿福要来拜社的,是不是晚上哭了。”


    “哭闹得厉害,可能是水土不服。”阿太笑答。


    村民却笑了起来:“有时候孩子在城市里面出生的,回到农村就容易冲撞,实在不行,就到村里去问问,看看仙姑怎么说,要不要认一个继娘和继爷?”


    “过几天再看吧。”阿太岂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回去之后,阿太把热心村民的话告诉了江小年,如果阿福再哭,恐怕就要去给师傅看看,如果五行缺什么,就去认一个干爹干妈,就是当地过继的意思,把孩子过继给新的父母,把孩子五行中缺少的东西补上。


    很显然,这是由来已久的说法,很多小孩子都有干爹干娘。


    此时已经是清晨,张宁带来了一些稻本,让江小年选择,打算种植哪一种。


    张宁听见阿太的话,不由得笑了:“阿太,现在人都讲究科学养孩子,你们那一套不管用啊,阿福在家里每天都是大鱼大肉的,到了村子里,还有很多人抢着投喂,积食了所以哭闹,一会儿熬个山楂水就好了。”


    “你这个小伙子,又没有生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阿太不以为然,点燃水烟。


    江小年蹙眉:“干爸干妈这种事情怎么能乱认呢,就算我们同意,人家也不同意啊,人家凭什么帮我们?”


    “我们这儿不认人,人啊,总是靠不住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数,我们认的都是一些大自然。”阿太此时抱起了眼睛下面一片乌黑的阿福。


    “怎么个说法,怎么我从小都不知道。”此时的江小年也懵了,问张宁:“你知道吗?”


    “知道啊,这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也不算是迷信吧?应该是地方民俗的一种,现在还有很多民族大学的专家专门来研究的。”张宁也坐下,从口袋里拿出烟丝给阿太。


    张宁很顺手的帮阿太点烟,又朝江小年的方向说:“我小时候,也是经常哭闹,被我阿公带去认了一块石头当继娘,就是干妈的意思,说石头命硬,我以后就命硬,不爱哭不爱闹。”


    “这样的啊,阿太,那我小时候为什么不用认继娘呢?”江小年不理解的问。


    “你那命里啥都齐全了,小时候也好带,你妈给你三口奶粉,你能在手里舔一天。”阿太鄙夷。


    江小年嘀咕:“这不是傻吗,再说了,命那么齐全,怎么现在各种不顺,都快要抑郁了。”


    “我知道的,咱们的同学还有认一座桥当干爹,还有认一棵树的,有些还认了大水牛,反正什么都有,不是迷信,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心理寄托。”张宁连忙补充道。


    江小年看了一眼阿福:“阿福要不要认呢?”


    “我回头问问你九叔公吧,要拿八字去对一对,你九叔公什么都懂。”阿太还是不放心,反正现在就是只要阿福晚上能好好睡,干什么都行。


    江小年在厨房里面把山楂苹果水煮好,一口一口的喂给阿福。


    张宁又看了一眼江小年:“你这段时间真的不回城里吗?”


    “不回,可能要在这里陪阿福到小学吧,这儿山水好,适合生活。”江小年笃定主意。


    张宁怯生生的说:“小年,我们是老同学了,我也不跟你客气,我直说了,你养蚕吧,当个试点,我看你们的房子也大,屋后的地也宽,还能种几亩桑树,就当帮我个忙,如果经济有困难……”


    “养蚕啊,可是我之前没有学过,我知道,你是农学生,新型农机,还有那些你都会……”江小年有点犯怵,其实,真的需要一件主业,再加以一些小买卖,才能养活一家三口。


    “我可以全程给你帮忙,你想想,趁着春天,我们可以把桑树移植过来,那些水田你们也不种,一直都承包出去,你年轻,思路快,手脚快,如果成功……”张宁很认真的建议。


    这个村子里,总是要各式各样都发展起来,让更多人返乡,能让留守儿童更少一点,让西部更富裕一点。


    “我考虑考虑,至少要做个市场调查吧。”江小年还是在犹豫。


    张宁又给阿太点了烟,这才离开,江小年用小竹篮子给他装了些茶叶:“昨天晚上刚炒出来的新茶,拿回去给你婆尝尝。”


    “不行,不能要。”


    “拿上,你还给我买烟叶了。”阿太发话,张宁不敢再推辞。


    等人走了之后,阿福的烧也退了,又开始拉住狗爷咯噔咯噔的玩起来,狗爷这么多年都没有名字,此时却被阿福叫了一个汪汪队大冒险的名字,叫做天天。


    狗爷也是喜欢这个名字,围着阿福转啊转,任由阿福骑在它身上。


    鸡鸭们准时准点的出门,到小河边去玩耍,阿太却说了一句:“咱们养蚕也好,就算是没人收购,咱们自己也可以做几床蚕丝被,给你姑奶奶他们寄到国外。”


    “好啊,老祖宗都发话了。”江小年抿嘴一笑。


    九叔公急匆匆的过来:“姑姑,我早上算了一下,阿福和你有缘,估计得跟你一样,要认龙岭山当干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