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明前茶

作者:懿小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孩童们拿着小碗,在阿太和江小年家里吃了一顿很丰盛的晚饭,当然,还是一只鸡杀了打火锅,山泉水煮出来,那是相当营养。


    阿太是个偏心的老太太,把大鸡腿给阿福一个,自己一个,侧鸡腿给了江小年一个,九叔公的堂孙子一个,剩下的随便孩子们挑着吃。


    小孩子们似乎对这番景象见怪不怪了,他们知道阿太有什么好吃的,肯定是自己先吃,最后才是他们,倒也没有挑剔。


    吃过饭已经六七点钟,天已经蒙蒙黑,那些家长们从地里回来,把孩子们各自接回家。


    阿福洗完澡,躺在床上数着今天认识的几个小朋友,看上去非常欢喜。


    江小年知道,那一背篓的茶叶不能过夜,特别是后山的茶树,是爷爷从很山的地方移植出来的野茶叶,味道相当好。


    江小年把采下来的嫩叶,放在簸箕里面,在屋檐下静静地躺着,薄薄的一层翠绿色,慢慢的枯萎,柔软,新鲜的气息也逐渐与空气融为一体,酝酿着自己毕生的芳香。


    看着这些已经蔫儿下来的茶叶,仿佛已经看见了这些嫩芽的一生,他们经历过风霜,经历过很多雨和冰雹,也经历过阳光雨露。


    阿太已经在堂屋把锅灶烧得很热,江小年看着温度差不多了,把青绿色的嫩叶投入滚烫的锅中,茶叶在锅里飞了起来,翩翩起舞,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江小年的手不断在锅里翻炒,抛洒,灼热的空气和青涩的味道扑面而来。


    江小年很小的时候就会炒茶叶,阿太在一旁看热闹,阿福已经在灯光中熟睡。


    “你炒茶叶跟你妈很像。”说到这儿,阿太又立马看见江小年的脸色阴沉,不再继续。


    锅中叶片的颜色从鲜艳欲滴的嫩绿色变成了暗沉的墨绿色,如同春天在指尖上沉淀了一半,让醇厚的滋味逐渐凝聚起来。


    到茶青出锅的时候,温凉到事宜的温度,这个等候的阶段,江小年又翻炒另外一锅茶叶。


    此时,温凉的茶叶在簸箕里待够,到了揉捻的不走,江小年的双手由轻到重的搓揉,团转,如同当年母亲教育的那样,手上的力道轻不得,重不得,一切都要时宜,就像中国人,一直要讲究一个中庸之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渐渐的,青涩的汁水从茶叶里面伸出,叶片在掌心蜷曲,逐渐的成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团团。


    最后一步是烘干,炭火的气息已经把堂屋照得红彤彤的,茶香也渐渐的浓郁起来,簸箕在上,炭火在下,阿太时不时的翻一翻,在火光中,茶叶又从墨绿色变成了深沉的乌绿,清香四溢的时候,阿太对这样的味道很满意。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九叔公还是不紧不慢的推开门口:“我还在下面屋就闻到了茶香,可能刚刚做好,我来讨一杯新茶喝。”


    阿太说:“你和明前茶一样,都是有灵魂的,草木人间,万物都有灵气。”


    江小年是把指尖的温度,揉进了茶叶之中。


    新茶初成,阿太不知道从阁楼上面翻找,拿出来了一个赞新的陶瓷茶壶和一套杯子。


    滚水注入,那些紧锁的茶虫虫就好像如梦初醒一样,慢慢舒展开来,片片浮沉,释放出积攒了一个春天的香气。


    茶汤清亮,浅浅的尝一口,舌底生津,喉咙显示感受到了清冽的枯萎,继而便是甘甜的清香,这些味道逐渐的在舌尖蔓延,在鼻子前穿梭。


    九叔公和阿太还在喝茶,九叔公却说:“今年可能要换一个稻本,我看张宁拿来的高产稻本挺好的,我们今晚还煮着吃,味道真是不错啊。”


    “那就换吧,我们要支持年轻人做想做的事。”阿太喝了一口茶,很骄傲:“老九,你尝尝,这个味道真是好,我小年妹的手艺还是很好的。”


    突然,熟睡的阿福突然嗷嗷哭了起来,就好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江小年连忙进房间去哄:“怎么回事,这几个晚上到了半夜总是要苦难一阵子。”


    九叔公凝眸,在空中划拉了一下:“前几天睡得怎么样啊,刚回来的时候睡得好不好。”


    “也不好,总是翻来覆去的闹腾。”阿太摇摇头:“我以为是水土不服,吃几天我们这里的水就好了,没想到这几天玩傻了,竟然越来越严重。”


    “是不是白天能吃能喝,晚上就不行了。”九叔公问道。


    江小年抱着阿福出来,轻轻的哄着:“不哭哭,妈妈在这儿啊,祖祖也在这儿啊。”


    “那天二月二的时候,你们去了社王那儿,是不是没有供社?”九叔公紧蹙眉头。


    阿太拍拍脑袋:“我一直一个人,我以为我供着就行了,现在怎么办?”


    “不要讲这些迷信咯,就是白天玩疯了,所以现在吓到了。“江小年嗤嗤的笑了起来,两个老人还说的神乎其神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阿太读过书,冷不防冒出来这一句话,倒是让江小年这个理科生无言以对。


    江小年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吵架这件事,还是比不上一直都身经百战的阿太。


    阿太很相信这些:“不是迷信,是我们这儿的民俗,孩子们出生,孩子们回家扎根住下,都要去供社王,那是告诉我们这一方水土的,我们自己家的孩子回来了,大家伙都要照应着。”


    “阿姑说得对,阿福脸色好得很,也不像生病了,就是晚上哭闹,这样吧,我出去一趟。”九叔公神秘兮兮的从堂屋的抽屉里面拿出来纸和笔,一挥而就。


    红纸上面赫然写着:“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九叔公说完,拿着这张纸在阿福的身边振振有词,阿福半睡半醒,被九叔公逗笑了,肉呼呼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以为九叔公在逗她玩。


    九叔公拿着红纸让江小年出去,贴在人多的十字路口,今晚阿福夜哭就好了,不过,还是千叮咛万嘱咐,明天煮一块猪肉,去供社王,告诉社王,江家的女儿和孙女回来了,社王会关照你们的。


    江小年拿着红纸走到了下面的十字路口电线杆上,做贼一样的贴起来,她堂堂正正的无神论者,今天可真是第一回干这种事,果然是胆战心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