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春分燕子忙

作者:懿小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江小年一大早就起来就到后山上的野菜坡忙活,有新长出来的鸭脚菜、野葱、鱼腥草、紫背菜、春芽、蕨菜、水牛花等野菜,不一会儿,就已经满满的一背篓。


    随后又到自家院子前面的菜地里采摘还缀着露水的荠菜、豌豆尖、香葱、水芹等所有的嫩绿掐出水的菜,已经是满满的两个箩筐。


    再看时间,已经是早晨七点钟,两个多小时忙碌果然是没有被辜负,气候变得温和,蔬菜也越来越有滋味。


    远处看去,山野还沉浸在云雾之中,狗爷是最乖巧懂事的,来来回回都跟着江小年,直到把她送到了电动车上。


    公鸡也在此时打鸣,果然是卯日星君,声音穿透云霄,仿佛是叫着忙碌的农人们早早起来。


    山峦薄雾就在道路的两旁,渐渐在视野中远去,以前只会趴在电脑前计算,改方案的江小年,现在也学会了赶圩,学会了在农村里的生活。


    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来到圩场,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衣冠不整禁止进入市场。


    江小年突然笑着起来,想起很小的时候,阿太告诉自己,他们那一辈人,对于赶圩是非常尊重的,来到这里必须穿戴整齐,有些少数民族还要穿着节日的民族服装,才能款款走入圩场。


    一些爱美丽经济宽裕的女人,还是穿金戴银的,到了圩场,先不忙着摆摊卖东西,而是袅娜的在圩场走一圈,让别人看看自己华丽的一面。


    这里藏着祖辈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而江小年在昨天晚上,就被阿太教育了一下,到了圩场,要到老街去摆,老街的人比较多,都是老人,他们爱热闹,也爱新鲜,去了之后,必须围着圩场的街巷转一圈。


    江小年问,这又是什么说法?


    阿太神秘一笑,却不解释,让江小年自己体会。


    江小年还是很听话的,在人声鼎沸中逛了一圈,有农人们新鲜拿出来的土货,还有一些从外面进回来的蔬菜百货,鸡蛋鸭蛋,还有卖药的老人,还在原来的摊位上。


    不过,最让江小年觉得搞笑的是,竟然还有人卖美女U盘光碟的,那是非常有社会感的东西,很小的时候,家里放影碟机,泳装美女们还在唱唱跳跳扭扭嗨嗨,各省却是耳熟能详“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


    以前的猎豹光碟,终究是被U盘取代了,这何尝不是更新换代的一种?


    再走了一会儿,竟然在老街的尾部,还有很多阿姨们在一个小屋子前排队,江小年凑上去才知道,那是阿姨们在进行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更有一些神秘兮兮的老爷爷们凑在一起围观,不知道看的什么繁体字资料,着实非常有地方文化了。


    发廊,麻将馆,棺材,红白事风水算卦找坟地的,乙姬各种各样的老招牌,更有甚的还有点痣的,补牙镶牙的,这个老街真是十分丰富。


    上次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现在早场,才是最精彩的。


    江小年从小就害怕从点痣阿姨那里经过,看见脸上有颗痣,就仿佛看见了大爷,凑上前一顿点评,命苦克夫还赖哭,考不上大学又喂猪。


    乃至于现在江小年看见那些阿姨,还是躲着走。


    转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位置,还是在街头或者街尾人最多,江小年选择了街头,来来往往的,最是显眼。


    江小年很耐心的把野菜用禾稿捆成一堆一堆的,再在上面喷点水,嫩绿的菜叶子就更加鲜艳了。


    这是第二次摆摊,江小年已经很有经验的,把菜都放在蛇皮袋上,又用一块纸在上面写着,两块钱一把,江小年其实不是很会用称,只能拿着小型电子秤事先扎好,摆上。


    这些野菜嫩绿,新鲜,谁看了不得拿下啊?


    早晨的人也挺多,都是附近村子的人,也有街面上的店主,看见新鲜的野菜,果断的买买买,回去随便过过水,也是很鲜甜的。


    江小年这一次两个大箩筐的菜,竟然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就是几个大排档的老板包圆了,甚至差点打起来。


    最后,一个早上收获了将近两百元钱。


    多少个日夜在土里扎根,向上生长,才换了两百块钱,但是,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江小年看见了竹子做成的小狗玩具,花了三十块钱买下来,又添置一些油盐酱醋调料,这才骑着摩托车回家。


    阿福和阿太已经在堂屋里玩得热闹,一老一小非常会给自己找乐子,把鸡鸭放出来,阿太用竹篾制作成了圈圈,玩起了套鸡得鸡的游戏。


    这个游戏比阿福以前上的早教班好玩多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江小年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回村的好借口。


    江小年放下东西,把钱交给阿太,生火打油茶,阿太这段时间非常迷恋吃油茶。


    一阵清风在堂屋吹过,外面一阵吵吵,阿福急匆匆的去开了院子的门:“去吧去吧,跟着你们的好朋友玩去吧。”


    江小年感叹:“你看看,鸡鸭鹅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九叔公家里的鸡鸭还来找我们的鸡鸭玩,还在门口叽叽喳喳叫。”


    伴随着鸡鸭鹅的声音,堂屋上面也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声音。


    阿福抬头看去,突然唱起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你管得可真多。”


    江小年被逗笑,现在的儿歌都被改得不像样,不管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唱法。


    “这两只燕子前几天就来了,吵个没完没了的,你看看,每次搭建窝,都能塌下来,早上又塌了,现在的燕子就跟你一样,啥也不会,读书读傻了。”阿太絮絮叨叨的吃茶,抽烟。


    江小年听见两只燕子在骂仗,听得出来,他们骂得挺脏的,其中一只燕子拍动翅膀,飞出去了,另外一只燕子只能沮丧的在屋檐上。


    “吗吗,你看小燕子生气了,飞走了,不要她的老公了,就像你不要爸爸了。”阿福补刀的说一句,肉呼呼的脸上带着沮丧。


    阿太瞪大眼睛:“你别看阿福小,其实什么都懂,你去,帮忙把燕子的窝建起来。”


    江小年目瞪口呆:“我都回来啃老了,现在燕子也要啃老吗?”


    阿太大手一挥:“拿个竹篮子,固定在上面,再糊一层泥,铺点稻草,燕子需要一个家。”


    江小年只好照做,果然,第二天一早,新婚燕尔的燕子就住进了新房子,今天却是春分,江小年早早的来到村委会,张宁通知他们一起开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