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袭!是最高警讯!”
    钱千里猛地站起,脸色骤变。
    众人皆惊,迅速冲出节堂,登上主关城墙。
    极目远眺,只见关外原本空旷的雪原上,不知何时已是一片黑潮涌动。
    旌旗遮天蔽日,刀枪反射着惨淡的天光,如同钢铁丛林。
    戎夏大军的主力,竟在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时间,倾巢而出,朝着剑门卫所汹涌扑来。
    其声势之浩大,兵力之雄厚,远超以往任何一次进攻!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那如林的金狼旗中,赫然矗立着一面更加巨大、绣着狰狞金翅大鹏的王旗!
    “是戎夏王庭的金翅鹏旗!”
    赵德昌倒吸一口凉气,“戎夏二皇子,赫连勃,他竟然亲自来了!”
    戎夏二皇子赫连勃,以勇猛善战、性情残暴著称,在戎夏军中威望极高,远非乌维之流可比。
    他的出现,意味着戎夏人此次是抱着必克之心而来!
    长公主凤目含霜,紧紧盯着关外那无边无际的敌军,俏脸之上一片凝重。
    她没想到,戎夏的反扑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而且是由二皇子亲自统率。
    袁全亦是面色发白,他虽然权术高超,但面对如此规模的战争场面,尤其是那面代表着戎夏王庭继承人的金翅鹏旗,内心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恐惧。
    但他随即目光闪烁,看向长公主,“公主殿下,如今大军来袭,此时若韩大同将军在,便好了!”
    他有意无意的暗指长公主大敌当前处死大将,有伤士气。
    长公主冷哼一声,盯着袁全。
    赵德昌则是沉声道:“长公主自由决断,袁监军是不是僭越了?”
    “咱家受圣上所托,监察军事,一切以大局为重,赵将军现在是质疑陛下?”
    袁全冷笑。
    赵德昌冷哼一声,“不敢!”
    “全军!备战!”
    长公主没有理会袁全,清洌的声音响起,“弓弩手上弦!礌石滚木就位!床弩调整角度!快!”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关墙上顿时一片忙碌。
    王戬站在垛口后,目光锐利,扫视着戎夏大军的阵型。
    在戎夏军阵的前方,除了熟悉的狼群和驭兽师,还多了一些身披重甲、体型异常魁梧、手持巨斧或连枷的武士,气息凶悍,显然是戎夏王庭的精锐。
    而在中军那面金翅鹏旗下,一名身着华丽金甲、身形魁梧雄壮的年轻将领,正手持马鞭,遥指剑门卫所,意气风发,正是二皇子赫连勃。
    “赫连勃……”
    王戬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
    他感受到了一股远比乌维更加强大的压力和……一丝隐隐的兴奋。
    这样的对手,才值得全力一战!
    赫连勃则是看着剑门卫所高大的城墙,嘴角勾起一抹残忍而感兴趣的弧度。
    咚咚咚……!
    戎夏军中,沉重而富有节奏的战鼓擂响。
    黑压压的戎夏大军,开始缓缓向前移动,朝着这座大夏北疆最重要的雄关,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攻。
    戎夏人的进攻凶猛异常。
    不断冲击着剑门卫所城墙。
    金鹏卫更是悍不畏死,顶着密集的箭矢和礌石,将巨大的云梯死死架在城头。
    狼群在驭兽师的驱使下,疯狂攀爬,与守军展开残酷的肉搏。
    王戬则是负责防守东侧靠着山体的城门,不断在城头奔走,刀光所至,戎夏精锐如草芥般倒下。
    他几乎是一个人便守住了最危险的缺口,脚下堆积的尸体几乎与垛口齐平。
    长公主亦亲临前线,她的长剑灵动而致命,每每在关键时刻刺穿敌军军官的咽喉,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然而,戎夏兵锋太盛!
    关墙多处被突破,守军伤亡惨重,全靠着一股血气苦苦支撑。
    直到夜幕降临,戎夏人才如潮水般退去,留下关墙上下遍布的尸骸,鲜血顺着城墙砖缝流淌,在夜色中凝固成暗红色的冰。
    翌日。
    赫连勃改变了战术,巨大的投石机被推上前线,磨盘大的石头带着凄厉呼啸砸向关墙,垛口碎裂,箭楼崩塌。
    更有浸满火油的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入关内,引燃了多处营房和粮垛,浓烟滚滚,守军救火不及,一片混乱。
    “稳住!用沙土灭火!床弩,给本宫瞄准那些投石机!”
    长公主声音嘶哑,脸上沾满烟灰。
    她指挥若定,但眼底深处已布满血丝。
    王戬更是冒险率领一队死士,用绳索缒下城墙,突袭摧毁了两架投石车,在戎夏人的围追堵截下,仅他与寥寥数人带伤杀回关内。
    袁全则是躲在相对安全的指挥所内,听着外面的喊杀震天,脸色阴晴不定。
    连续两日的猛攻,守军的体力和意志都已逼近极限。
    箭矢所剩无几,滚木礌石耗尽,连煮沸的金汁都供应不上。
    许多士兵手臂颤抖,连刀都难以握稳。
    赫连勃显然看出了守军的疲态,发动了总攻。
    所有精锐倾巢而出,如同黑色的巨浪,誓要一举淹没这座顽强的雄关。
    城门在冲车持续不断的撞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门闩出现裂痕。
    数段城墙同时告急,金鹏卫和凶悍的头狼已经跃上城头,与守军绞杀在一起,战线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顶住!后退者斩!”
    赵德昌挥刀砍翻一名后退的士卒。
    他本人亲自加入了战团,旧伤迸裂,鲜血染红了战袍。
    长公主的宫廷侍卫死伤殆尽,她本人也被数名金鹏卫围攻,发髻散乱,甲胄上多了几道深深的斩痕,险象环生。
    直至深夜。
    呜呜呜呜!
    戎夏人终于吹响号角。
    退军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
    节堂内,灯火通明。
    包括长公主在,所有人都知道戎夏人退军事暂时的。
    下一波的攻城将会更加的猛烈。
    此时关外戎夏大军的营火如同繁星,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袁全尖厉的抱怨声响起“……大战在即,先斩主帅!如今赫连勃亲至,士气低迷,军心惶惶,这仗让老夫如何向陛下交代?!殿下,您此举……着实欠妥啊!”
    他看着长公主,状若疯癫。
    不断给长公主施压。
    此时。
    长公主端坐主位,指尖轻轻按着太阳穴,连日来的操劳和袁全的掣肘让她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那双凤眸依旧清亮坚定。
    她看向坐在下首,伤势未愈却强撑着精神的赵德昌。
    “赵将军,袁公公的话,你怎么看?”
    赵德昌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殿下,韩大同罪有应得,不杀不足以正军法,平兵愤!若非他与刘安构陷同僚,我剑门卫所何至于损兵折将,何至于在面对赫连勃时如此被动?袁公公此言,实属颠倒黑白!”
    他带着的愤怒,但随即转为忧虑:“不过……袁公公有一句话没说错,赫连勃亲征,士气确实受到影响。部分将士,尤其是韩大同旧部,心中难免惶惑。且敌军势大,远超以往,硬拼绝非上策。”
    长公主点了点头,袁全的抱怨固然可恨,但军心问题确实存在。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边防舆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标注的关隘、山川、河流。
    “袁全想借此战做文章,本宫偏不让他如意!”
    长公主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赵将军,此战关乎国运,更关乎你我,乃至所有忠于大夏将士的身家性命!”
    “我们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她手指点在剑门关前的一片区域:
    “赫连勃新至,锐气正盛,必想一鼓作气拿下剑门。我军新遭内乱,不宜与其正面硬撼。当以坚守为主,挫其锐气!”
    “殿下英明。”
    赵德昌表示赞同,“关墙坚固,粮草器械尚算充足,只要指挥得当,坚守当无问题。待其师老兵疲,或可寻机反攻。”
    “光是坚守,还不够。”
    长公主摇头,她的手指顺着舆图上的山脉线条滑动,“赫连勃大军集结于此,后勤补给线必然拉长。而且,他如此自信倾巢而出,后方大营必然空虚!”
    赵德昌眼睛一亮,他立刻明白了长公主的意图:“殿下是想……迂回侧击?”
    “不错!”
    长公主走到舆图前,手指坚定地点在剑门关东北方向一片连绵的山地区域,“由此处秘密潜出,借黑风岭余脉掩护,长途迂回,直插戎夏大军左翼后方!”
    “那里是赫连勃囤积部分粮草和奴役我大夏民夫之地,守备相对薄弱!一旦我军出现在彼处,赫连勃必然震惊,不得不分兵回援,其正面攻势自破!”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赵德昌:
    “赵将军,你伤势未愈,不宜长途奔袭。本宫命你统领卫所主力,坚守关墙!待本宫率军出现在敌后,制造混乱,举火为号时,你便率全军出关,猛攻其正面!届时戎夏军心已乱,前后受敌,必可大破之!”
    “殿下!不可!”
    赵德昌大惊失色,急忙劝阻,“您万金之躯,岂可亲临险地?迂回敌后,九死一生!若有不测,末将万死难赎!此事当另遣良将!”
    袁全也阴阳怪气地开口:
    “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身系天下安危,如此行险,若……呵呵,老奴恐怕无法向陛下交代啊。”
    长公主决然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因为此战关乎国运,本宫才必须亲往!唯有本宫亲至,才能让迂回的将士用命,才能让赫连勃相信这是我大夏的决死反击,才能最大程度地扰乱其军心!”
    接着她转而道:“另遣良将?赵将军,除了你,此刻关内,谁堪此重任?王戬虽勇,却需留在关墙,应对赫连勃的猛攻!”
    见众人没有做声。
    “本宫意已决!”
    长公主斩钉截铁,“此次迂回,本宫只带秦皇堡旧部!他们熟悉山地作战,与戎夏有血海深仇,士气可用!赵将军,关墙,就交给你了!”
    赵德昌深知长公主性格,知道再劝无用,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声音铿锵:
    “末将……领命!必不负殿下重托,人在关在!只是……殿下千万保重!”
    长公主微微颔首,目光又扫过袁全,带着一丝警告:
    “袁公公,守关期间,还望你以大局为重,竭力协助赵将军。若因内耗致使关防有失,本宫纵然在外,也绝不姑息!”
    袁全脸色变幻,最终躬身道:
    “老奴……谨遵殿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