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1章 洋妞探底,掌柜问理

作者:司马拆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聪明的女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该露锋芒,什么时候该装糊涂。


    刚才还透着机灵劲儿的阿黛尔,这会儿突然睁圆了蓝眼睛,睫毛忽闪着,活像只迷了路的小鹿。


    “杰克先生,您说的这些我真的不懂……我只听父亲说,想帮弗兰西人在这儿租块地,就跟英国人一样。你们能租给英国,就不能租给我们吗?”


    陈林指尖在茶台边缘轻轻敲了敲,眼神沉了沉——该探的都探到了,没必要跟这弗兰西小妞多耗。


    他语气放得平和,却带着点疏离:“阿黛尔小姐,政治的事,你不懂。要是有机会,我会跟拉萼尼先生谈。我之前说过,这事儿能谈。”


    眼前的姑娘是养眼,可陈林见过的美人也不少,比起这种带着算计的洋妞,他更偏爱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


    他心里门儿清:阿黛尔是来试探他的,想摸清他到底能不能掺和进谈判决策。


    而他一开始那番“以退为进”的话,早让阿黛尔信了大半。


    再加上珍妮在旁边添油加醋——珍妮肯定把他的能耐往大了说。


    颠地洋行没了颠地先生的人脉,正处在风口浪尖,要是能跟弗兰西人搭上线,对她只有好处。


    阿黛尔是弗兰西特使的女儿,又是珍妮的闺蜜。


    闺蜜之间,不光能分享男人,还能互通双方家里的资源,这点小算盘,陈林一眼就看穿了。


    跟二女告了别,陈林转身往外滩 001号走。


    青砖路上落着几片梧桐叶,被风卷着打了个旋。


    杨坊已经在里头等了。


    这几天他摸清了立华的产业,还整改了不少地方,今天约陈林,就是来汇报工作的——当然,心里也揣着几个疑问。


    杨坊穿了件浅灰色长衫,头上扣着瓜皮帽,典型的掌柜模样。


    年纪大了,性子也沉了不少,见陈林进来,赶紧起身拱手:“大东家。”


    “坐。”陈林摆摆手,往椅子上一靠。


    杨坊坐下,双手放在膝头,语气恭敬又带着点困惑:“大东家,杨某前些天去了陈家湾,见那里人多手杂,就给他们分了组,按年龄和手艺重新派活。可有些人力气小、手艺差,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全靠号上花钱养着。”


    他顿了顿,忍不住问,“东家要是想行善,不如干脆建个普济堂?为何也要给那些人发工钱?”


    陈林建陈家湾工业园时,把那儿所有流民都收了进来,里头难免有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这事儿,换哪个商人都觉得荒唐。


    陈林没直接答,而是反问道:“杨经理,你觉得,一个商号或是公司,最要紧的是什么?”


    杨坊是个精明人,指尖在桌面轻轻摩挲着,琢磨了片刻。


    虽觉得这问题有点绕,还是老实说了:“大东家,属下看过一本洋人的书,上面说,公司得以利润为重心。有了足够的利润,才能给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信心。”


    他抬头看了眼陈林,补充道,“公司最终的追求,就是扩大规模,多赚钱。”


    这话没说错,可陈林办立华实业,从来不是只为了赚钱。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语气慢悠悠的:“你的观点,对商人来说没错。可咱们大清现在风雨飘摇,祖宗的基业都快保不住了——缺的不是只会赚钱的商人,是能扛事的实业家。”


    “实业家?”杨坊愣了愣,眼里满是疑惑。


    “对,实业家。”陈林放下茶杯,指尖点了点桌面,“办实业,不只是为了利润,是为了咱们民族能活下去,能发展。”


    “可这……跟您在公司里养闲人有什么关系?”


    杨坊皱着眉,感觉自己被绕进去了——他明明是来汇报工作的,怎么扯到“民族”上了?


    “当然有关系。”陈林身子微微前倾,语气沉了沉,“管公司,跟治国一样,最要紧的是人心。我们养着陈家湾那几个闲人,不过是多添几碗饭。”


    他顿了顿,看向杨坊,“可其他工人见了,会怎么想?”


    杨坊眼睛“唰”地亮了,猛地拍了下大腿:“其他人就没了后顾之忧,肯定会全心全意跟着公司干!”


    陈林嘴角勾了勾,眼里带着点赞许:“聪明。”


    就在这时,门帘“哗啦”一声被掀开,一个穿青布裙的姑娘端着茶壶走进来。


    她约莫十二三岁,眉眼清亮,放下茶壶时突然开口,声音脆生生的:“大东家说的好,可要是有人装病、装残,混吃等死怎么办?”


    杨坊脸色一沉,瞪了姑娘一眼:“樟梅!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说着赶紧转向陈林,拱手道歉,语气带着点慌乱,“大东家,对不住。小女想在公司见习,跟着翟先生学记账,不懂规矩,您别见怪。”


    陈林笑了笑,摆了摆手——他早听说了,杨坊有个闺女,脑子灵光,过目不忘,尤其擅长算学。


    他看向樟梅,语气温和:“无妨,樟梅说的没错。所以我们得给公司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约束所有人的品行,只是这事儿,没法说得太具体。”


    今天从公司的核心目标聊到文化,早把杨坊几十年的从商认知推翻了。


    他坐在那儿,手指攥着衣角,眼神里满是震撼。


    陈林没停,继续解释:“就像我们在工业园建的学堂。要是有人想装病偷懒,吃白饭,他得想想——他的孩子会不会被同学看不起?他会不会失去园区里的所有好处?这些,都会变成道德上的约束。”


    “大东家,您这说的不像管公司,倒像治国。”樟梅年纪比陈林还小,说话没遮没拦,眼里满是好奇。


    杨坊心里“咯噔”一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他赶紧给樟梅使眼色,想让她闭嘴。


    陈林却没在意,反而看向杨坊,语气带着点赞许:“杨经理,你家樟梅不错,将来说不定能接你的班,把生意做下去。”


    没头没尾的一句夸奖,倒让杨坊心里暖烘烘的。


    他就这么一个闺女,最怕别人说他“断后”,陈林这话,可比什么都受用。


    ……


    不远处的怡和洋行里,突然传来“哐当”一声脆响——玻璃器皿摔在地上,碎渣溅了一地。


    威廉?渣甸攥着拳头,胸膛剧烈起伏,活像头暴怒的雄狮,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我们得去找巴福尔先生!这事儿发生在清朝的地界,就是外交事件!军方必须出面,给清朝官员施压!”


    合作伙伴马地臣站在一旁,眉头皱得紧紧的,伸手拍了拍渣甸的胳膊,语气冷静:“威廉,你先冷静点。”


    渣甸喘着粗气,眼神通红:“冷静?怎么冷静?”


    “再大的船,也不可能凭空消失。”马地臣蹲下身子,捡起一块玻璃碎片,语气沉了沉,“总会留下痕迹。”


    听马地臣这么一说,渣甸的情绪才稍稍平复。


    他深吸一口气——他是怡和洋行的大班,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稳住。


    “你说的没错,可这事要是找清国人,就会把事情闹大。”渣甸的声音透着焦虑,“咱们在江南富庶区的合作伙伴,为了货源,会不会转头跟别人合作?从颠地洋行挖来的客户,也会流失!”


    马地臣站起身,眉头拧得更紧了——渣甸说的是实话,可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不管是为了这批货,还是为了肖恩,都得尽快动手,查出真相。”马地臣语气坚决,“要是清朝人不配合,我们就自己查——反正运输路线就这么一段,跑不了。”


    “好!”渣甸咬了咬牙,“我去联系贺布上校,让他派炮艇编队,走一趟!”


    贺布上校上次战争时,参与指挥过吴淞战役、镇江战役,还有江宁城外的部署。他虽是中级军官,却实打实带过一线部队。


    战后被派到租界,负责黄浦江巡航炮艇编队的指挥。


    他手下有五艘蒸汽炮艇,适合内河作战。


    这支编队,眼下在黄浦江,甚至长江流域,几乎没人能敌。


    陈林坐在立华实业的办公室里,端着茶杯,指尖碰着温热的杯壁。


    他还不知道,自己这次冒险的决定,将来会给黄浦江两岸的百姓,带来多少苦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