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屯垦、军功、互市:边防经济一体化刍议》

作者:小小珍珠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个专门为某个人设下的,必死之局。


    几乎所有知晓内情的考生,都在第一时间,用眼角的余光,悄悄瞥向陆渊所在的号舍。


    他们想看看,那个敢在通天阁一掷千金,敢当众焚毁侯府手谕的狂生,要如何应对这第一道催命符。


    陆渊坐在号舍内,听完题目,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他只是拿起墨条,开始缓缓研墨。


    【检测到宿主面临必杀之局,政治陷阱已启动。】


    【是否开启思维风暴,检索历代变法案例?】


    陆渊在心中回应。


    【开启。】


    他闭上眼睛。


    那道题目的利弊两个字,在他脑中分解、消散。


    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二选一的陷阱,而是广袤的边疆,是戍边数年不得归家的士兵,是朝廷每年投入的巨额粮饷,是镇北侯府借此不断膨胀的权势。


    他要跳出这个棋盘。


    不,他要掀了这个棋盘。


    陆渊睁开眼,提笔,蘸墨。


    他没有在草稿纸上构思,而是直接在正式的考卷上落笔。


    巡场的考官正好走到他的号舍外,本想看看这个风云人物会如何窘迫,却看到他下笔飞快。


    考官好奇地凑近了一些,看向他的卷首。


    没有写题目,而是写了一个全新的标题。


    《屯垦、军功、互市:边防经济一体化刍议》。


    考官的脚步停住了。


    这是什么?


    刍议?这不是在回答问题,这是在提出一个全新的国策构想。


    他屏住呼吸,继续看下去。


    陆渊的笔没有停顿。


    “屯田之策,解一时之粮草,然兵农不分,军心易惰,将领拥兵自重,此为弊端之根源。”


    开篇第一句,就将屯田的现有模式批得体无完肤。


    考官的心提了起来,这小子,果然是初生牛犊,这是在找死。


    但接下来,陆渊的笔锋一转。


    “欲破此局,当变‘屯田’为‘授田’。凡戍边之兵,立有军功者,按功勋大小,于边境授予田产,可自耕,可雇人耕,五年之后,此田永为其私产。”


    “兵卒有恒产,则有恒心,守土即是守家,战力必将倍增。此为‘军功授田’。”


    考官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这等于是在挖空侯府对普通士兵的人身控制权。


    陆渊还在写。


    “边境之地,非仅有兵戈,亦可有商贸。开放关隘,设互市,与周边部族行商,以丝绸、茶叶、铁器,换取其牛羊、马匹、皮毛。朝廷设关收税,此税收足以充当军饷,甚至反哺国库。”


    “商路一开,边镇自活,无需朝廷年年耗费国帑以养之。此为‘商路互市’。”


    “军功、田产、商贸,三者互为表里。将领之权,在战时指挥,而非平日后勤。后勤之权,归于互市与朝廷税关。如此,则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从根源上杜绝拥兵自重之患。”


    那位巡场考官的身体开始微微发抖。


    他看的不是一篇文章。


    他看到的是一套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具备惊人可行性的完整国策。


    这个方案,直接挖掉了镇北侯府的根基。


    这不是阳谋,这是诛心之策。


    钱文柏在自己的号舍里,抓耳挠腮,写了删,删了写,汗水浸湿了后背的衣衫。


    而陆渊的号舍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他写得酣畅淋漓。


    最后,他在卷末,写下了总结之语。


    “固边之策,不在高墙,不在坚兵,而在民心与活水。”


    “军心可用,商路通达,则边镇自固,何须年年耗费国帑以养之?”


    “此为藏富于边,远胜养寇自重。”


    当最后四个字落下,陆渊搁下了笔。


    整个考场,大部分考生还在为如何平衡利弊而苦恼。


    而陆渊的答卷,已经完成。


    ……


    夜深,阅卷房内。


    十几位考官正在批阅卷宗,房内灯火通明。


    一位姓刘的考官,是镇北侯府在官场中安插的人手,他特意将分到自己手中的卷宗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陆渊。


    刘考官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冷酷的表情。


    他倒要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能写出什么花来。


    他展开卷宗,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刺眼的标题。


    他的表情凝固了。


    他继续往下看。


    越看,他的手抖得越厉害。


    看到“军功授田”时,他额头见了汗。


    看到“商路互市”时,他感觉后背发凉。


    当他看到最后那句“远胜养寇自重”时,他手里的卷宗“啪”的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周围的考官都看了过来。


    “刘兄,怎么了?可是看到什么惊世之作了?”


    刘考官的脸色发白,他慌忙捡起卷子,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没……没什么,是看到一篇胡言乱语的文章,气着了。”


    他不敢让任何人看到这份卷宗。


    他知道,这份东西一旦被主考官看到,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拿起朱笔,手却抖得写不出字。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呼吸了几次,才在卷宗的封皮上,写下了八个字的批语。


    “妖言惑众,哗众取宠。”


    写完,他没有将卷子放在评定甲乙的格子里,而是悄悄地,把它塞进了最底下那堆注定要被黜落的废卷之中。


    做完这一切,他才发现,自己的内衫,已经被冷汗彻底湿透。


    乡试的第五日,贡院内已是一片死气沉沉。


    连续数日的高度紧张与匮乏睡眠,让数千名考生的身体与精神都绷到了极限。号舍狭小,空气不通,弥漫着笔墨、汗水与食物残渣混合的酸腐气味。


    钱文柏坐在自己的号舍里,手中的笔掉了三次。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窝深陷,面前的考卷上只写了寥寥数行,便再也无法集中精神。


    “陆兄,全省城的人,都在等着看我们三个的笑话。”


    他的声音干涩,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尤其是你。”


    隔壁的号舍里,陆渊正在整理考篮里的笔墨纸砚,他将用过的废纸整齐叠好,放在一角,动作不快不慢。


    “那就让他们好好看着。”


    另一侧,林铮背靠着墙壁,那根铁笛就放在他手边。


    “写你想写的。”


    他对陆渊说了这五个字,便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突然,一阵剧烈的呕吐声从不远处的号舍传来,声音凄厉,打破了考场压抑的寂静。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呕吐声和痛苦的呻吟声像是会传染,迅速在成片的号舍间蔓延开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