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章:真君授法,帝幡镇世

作者:蔷薇花的坚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52章:真君授法,帝幡镇世


    “谨遵真君法旨!朕萧衍,在此立誓!必勤政爱民,清明吏治!年年亲祭,绝不懈怠!若有违逆,天诛地灭!” 皇帝萧衍以头抢地,声音颤抖却无比坚定地立下誓言。百官亦是齐声高呼:“臣等谨遵法旨!必鞠躬尽瘁,护持国运!”


    杨戬微微颔首,算是认可。随即,他并指如剑,朝着皇帝萧衍眉心遥遥一点!


    咻!


    一道凝练着玄奥信息的清光,瞬间没入萧衍识海!


    “此乃《引气锻体》与《破邪三式》之基础法门。” 杨戬的声音在萧衍脑海中直接响起,“尔可于军中、民间,遴选心志坚定、身负正气、且有除魔卫道之志者,组建‘缉魔司’!授此基础法门,配以符箓、法器(需自行按法门炼制),专司巡查境内,清剿受神幡压制而显形、或自外域潜入之漏网妖魔!”


    萧衍只觉得脑海中瞬间多出了许多玄奥的呼吸吐纳之法、基础拳脚运劲之术以及三招简洁凌厉、专攻妖邪弱点的招式图谱,还有几种基础符箓的绘制与激发之法、以及利用特定材料(如黑狗血、朱砂、桃木等)炼制简易法器的法门!虽只是基础,却正是凡人对抗显露形迹的低等妖魔的利器!他狂喜莫名,激动得几乎要晕厥过去!


    “切记!” 杨戬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杀意,“缉魔司,只为斩妖除魔,护佑黎庶而设!其成员,不得干预凡俗朝政!不得恃强凌弱!不得以术法谋取私利、鱼肉百姓!更不得仗势欺人,行邪魔外道之事!若有违者,无论身份高低,法力强弱…”


    杨戬的竖瞳之中,仿佛有冻结灵魂的寒冰风暴在酝酿:


    “本座,必亲临凡尘,将其神魂俱灭,打入九幽,永世不得超生!”


    最后一句,如同万载寒冰凝结的判词,带着神祇的绝对意志,狠狠烙印在萧衍的灵魂深处!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瞬间从狂喜中清醒,只剩下无边的敬畏!


    “凡,凡俗谨记!绝不敢有违真君法旨!缉魔司只为除魔,绝不干政!若有作奸犯科者,无需真君出手,朕必先清理门户!” 萧衍再次叩首,声音斩钉截铁。


    “善。”杨戬的目光扫过下方依旧匍匐的万民,声音透过天地元气,清晰地传遍四方:


    “此番降临,乃天庭体恤下界众生疾苦,知尔等饱受妖魔荼毒,特遣本座清源妙道显圣真君杨戬,赐下此‘天垣御极幡’,助尔等镇压妖氛,护持家园!望尔等好自为之,虔心供奉,持正守心,莫负天恩!”


    言毕,金光骤敛!杨戬的身影如同水月镜花,在天坛上空渐渐变淡、消散。唯有那杆插在祭鼎之前的天垣御极幡,在秋日阳光下流转着神圣的光辉,幡面上星辰符文明灭,英灵虚影肃立,无声地宣告着神祇的庇佑与…威严的警告。


    “恭送显圣真君——!”


    皇帝萧衍带着无尽的感激与敬畏,率领着百官万民,对着杨戬消失的方向,再次行下最隆重的五体投地大礼,久久不愿起身。天坛之上,唯有神幡矗立,以及劫后余生、满怀希望的百姓们压抑不住的激动啜泣与低语。


    京都上空,那笼罩已久的阴霾,仿佛真的被那杆神幡驱散,露出了久违的、清澈的蓝天。


    ---


    杨戬玄袍拂过九霄,金光敛去的刹那,那杆深插于天坛祭鼎之前的“天垣御极幡”,仿佛由沉睡中彻底苏醒。


    嗡——!


    一声低沉却浩瀚的嗡鸣,并非响彻耳际,而是直接震荡在京都乃至方圆千里范围内所有生灵的心魂深处!幡杆之上,暗金神纹逐一亮起,幡面之上,那周天星斗般的符文以前所未有的亮度闪耀流转,无数英灵虚影骤然清晰,虽依旧无声,但那冲霄的战意与纯粹的守护意志,却化作了实质的领域,轰然扩散!


    一道肉眼不可见、却能被所有具备灵觉的存在清晰感知的淡金色光罩,以天坛为中心,如同倒扣的琉璃巨碗,瞬间笼罩了整个京都,并且其边缘还在以缓慢而的速度向外蔓延,直至达到千里之限!


    在这“天垣御极领域”之内,规则被悄然改写。


    所有弥漫在空气中的稀薄妖气、残余鬼氛、惑心魔念,如同遇到了克星烈阳,发出“滋滋”的灼烧声响,迅速消散净化。寻常百姓只觉得浑身一轻,仿佛卸下了无形的枷锁,连日来的心悸、噩梦、萎靡不振竟不药而愈,空气都变得清新甘冽,呼吸间令人神清气爽。


    而对于那些隐匿在人间的邪祟之物,则不压于末日降临!


    ---


    京都西市,深巷古井。


    一只依托井中溺死怨气而生的“缚地灵”,正习惯性地在子夜时分探出惨白浮肿的手爪,试图将路过的一个醉汉拖入井中。就在它的鬼爪即将触碰到醉汉脚踝的刹那——


    “嗷——!!!”


    一声凄厉的惨叫,尖啸从古井中爆发!那缚地灵如同被烧红的烙铁狠狠烫伤,整个灵体瞬间冒出浓郁的黑烟,变得稀薄透明!它惊恐万状地缩回井底最深处,瑟瑟发抖,再不敢有丝毫异动。那醉汉浑然不觉,嘟囔着走远。井口边缘,一个极其淡薄身披残破甲胄的英灵虚影一闪而逝,冷漠地“瞥”了井底一眼。


    京郊百里,乱葬岗。


    十几头刚刚开启灵智,嗜好啃噬腐尸的“食尸獾”,正绿着眼睛刨开一座新坟。就在它们獠牙即将碰到棺木的瞬间——


    “嗡!”


    淡金色的波纹扫过乱葬岗。所有的食尸獾如同被无形的重锤狠狠砸中脑袋,发出一片痛苦的哀嚎,口鼻溢出黑血,眼中绿光瞬间黯淡,夹着尾巴疯狂逃窜,仿佛多停留一息就会魂飞魄散。坟茔之上,一个持戈英灵的虚影缓缓浮现,维持着挥戈击出的姿态,随即消散。


    更遥远的,距离京都约八百里的一个偏僻山村。


    一头侥幸躲过初期净化,已能化形为黝黑汉子,占据山神庙收取血食供奉的“山魈”,正狞笑着抓向一对献给它的童男童女。村民跪伏在地,绝望哭泣。


    突然!


    山神庙那泥塑的早已失去灵性的山神雕像,双眼竟猛地爆发出刺目的金光!


    “大胆妖孽!安敢欺辱生灵!”


    一声威严的怒喝,并非出自雕像之口,而是直接响彻在山魈的神魂深处!那声音带着堂皇正气与守护意志,震得山魈神魂欲裂!


    与此同时,那对童男童女胸前,父母偷偷塞入的,在京都天坛附近求取的平安符(沾染了极微弱的逸散幡力),无火自燃,化作两道细小的金色箭矢,精准地射中山魈的双目!


    “啊——!我的眼睛!什么东西?!”山魈发出凄厉惨叫,眼眶中黑血直流,妖力瞬间紊乱。它惊恐地感受到一股凌驾于它理解之上的恐怖意志锁定了他,哪里还敢逞凶,化作一道黑风,撞破庙墙,狼狈不堪地遁入深山老林,再不敢露面。村民们死里逃生,对着山神雕像(他们以为是山神显灵)和京都方向磕头不止,泪流满面。


    类似的情景,在广袤的千里疆域内不断上演。天垣御极幡的守护是无形却无处不在的。低等邪祟直接被净化或镇压得不敢动弹;稍有道行的妖魔则受到严重压制,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有厉害妖魔能暂时抵御压制,一旦行凶,也会立刻引动领域内英灵意志的狙击,甚至激发凡人身上携带的,沾染了幡力气息的物品(如天坛泥土、祭祀时的贡品等),形成临时的庇护或反击。


    帝幡镇世,邪魔退避!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发生在无数角落的真实。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获救百姓的狂喜、行商脚夫的见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大梁王朝的每一个角落扩散。


    ---


    王都,洛阳。


    昔日被妖魔阴影笼罩的惶惶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狂喜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所有人都在激动地谈论着数日前的神迹。


    “亲眼所见!万丈金光!显圣真君就那样从天而降,法相庄严得没法形容!”


    “真君一挥手,那神幡就立在了天坛!当时我就觉得浑身一轻,缠了我半年的癔症立马就好了!”


    “可不是!我家那口子之前总说晚上听见鬼哭,现在睡得像死猪一样!”


    “真君说了,那叫天垣御极幡!是专门镇压妖魔的神器!”


    “陛下当时就跪下了!亲口发誓要年年祭祀呢!”


    “真君还赐下了仙法!要组建‘辑魔司’,专门斩杀那些漏网的妖魔!”


    “老天开眼!天庭没有抛弃我们啊!”


    皇帝的威望在民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神庙里,杨戬的神像被连夜重塑,金身辉煌,香火鼎盛,甚至超过了某些传统大神的庙宇。而“清源妙道显圣真君”这个名号,更是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了希望与庇护的象征。


    皇宫大内,御书房。


    皇帝萧衍几日未眠,眼中布满血丝,脸上却洋溢着亢奋的红光。他面前摊开着无数奏章,皆是各地传来的关于“神迹显灵、妖魔匿迹、万民欢腾”的急报。他手中紧握着一支玉笔,指尖因用力而发白。


    “神迹…仙缘…这是朕的大梁中兴之兆!是天赐于朕的旷世机缘!”萧衍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杨戬传入他脑海中的《引气锻体》与《破邪三式》以及那些基础符箓法器炼制之法,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他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除魔卫道的利器,更是巩固皇权、甚至…让他萧氏王朝踏上一条非凡之路的基石!


    “辑魔司…必须尽快组建!而且要牢牢掌握在朕的手中!”萧衍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不仅要清除妖魔,更要成为朕手中最锋利的刀!监察天下,震慑不臣!”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立刻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首先从御林军和禁军中挑选最忠诚、最强壮的将士,亲自传授法门。但很快发现,修炼并非易事。《引气锻体》需要感知并引动天地间那虚无缥缈的“气”,绝大多数兵士枯坐数日,毫无所觉,少数稍有感应的,引动的气也微弱不堪,连催动最基础的“破邪一式”都勉强。绘制符箓更是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一丝微弱的神魂力量,成功率低得令人发指。炼制法器所需的材料(如百年桃木心、蕴含灵性的朱砂、黑狗龄需十年以上等)更是稀缺难寻。


    忙活了几天,所谓的“辑魔司”雏形,只有寥寥十几个勉强能引气入体、挥舞木剑练习“破邪三式”的兵士,画出的符箓十张有九张是废纸,法器更是遥不可及。


    萧衍的热情被浇了一盆冷水。他这才深切体会到“仙凡之别”。真君赐下的法门,岂是凡人轻易可成?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更多的消息如雪片般传来。


    各地州府急报:无数奇人异士从深山老林、偏僻乡村、甚至邻国境内涌出,目标直指王都洛阳!有驾御狂风、日行千里的邋遢老道;有身负剑匣、剑气逼人的冷峻少年;有手持罗盘、能断吉凶的阴阳先生;有驱使毒虫、浑身阴气的苗疆巫婆;甚至还有传言,有能口吐人言、体泛灵光的异类精怪,也混在人群中向王都而来!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感应到王都方向那冲霄而起的浩瀚神力与庇护意志,前来投奔机缘!或是欲效力朝廷,搏个前程;或是想观摩神幡,悟道修行;或是单纯寻求庇护,躲避仇家;更有甚者,心怀叵测,想窥探神物之秘!


    京都的客栈早已人满为患,城郊临时搭建的窝棚连绵数里。龙蛇混杂,气氛空前热闹,也空前的紧张。短短几日,城内斗法抢夺住处、当街显露术法震慑他人、甚至因口角而动用法术伤人的事件,已发生了数十起!京兆尹和巡防营压力巨大,他们对付毛贼还行,面对这些身怀异术之辈,根本束手无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