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渐浓,窗棂上结起了薄霜。
承恩公府一夜之间被铁桶般围困,姜家主要男丁尽数下狱的消息,如同腊月里的寒风,瞬间刮遍了京城每一个角落。
昔日因太后而显赫的门第,转眼间大厦倾颓,令人唏嘘,更令人胆寒。
无人敢求情。谋逆大罪,沾之即死。姜晚晚以雷霆手段清洗母族,其决绝狠辣,再次震慑朝野。
所有人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位年轻的圣母皇太后,其铁腕与意志,远超常人想象。
慈宁宫内却异常平静。姜晚晚仿佛并未受到家族巨变的太多影响,依旧每日批阅奏折,召见臣工,过问小皇帝的学业。
只是周身的气场,比以往更冷了几分,那是一种摒除了最后一丝温情羁绊后的、纯粹的威严与疏离。
这日晌午,她正看着内务府呈上的、关于为先帝几位年幼皇子公主遴选启蒙师傅的名单,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孩童清脆的争执声。
“我的!是我先看到的!”
“皇兄耍赖!明明是我先捡到的!”
“给我!”
是九皇子赵珹和十一皇子的声音。紧接着便是十一皇子带着哭腔的嚷嚷:“母后!皇兄抢我的东西!”
姜晚晚揉了揉眉心:“让他们进来。”
两个小皇子拉拉扯扯地进来,后面还跟着一脸无奈的三公主赵婉。
赵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什么东西,十一皇子则眼泪汪汪地去掰他的手指。
“成何体统!”姜晚晚声音一沉。
两个孩子立刻松手,规规矩矩站好,只是眼神还在互相瞪着。
“怎么回事?”姜晚晚目光扫过赵婉。
赵婉上前一步,行礼回道:“回母后,十一弟在梅树下捡到了一枚很别致的羽箭箭簇,九弟见了喜欢,便争抢起来。”
她说着,从赵珹手里拿过那枚箭簇,呈给姜晚晚。
那箭簇并非宫中制式,铜质,造型古朴,上面还刻着一些看不懂的符文,带着一种边塞的粗犷气息。
姜晚晚接过,微微蹙眉:“这是从何处来的?”
十一皇子抽噎着道:“就在……就在西苑梅林最大的那棵树下挖到的……”
西苑梅林?姜晚晚心中一动。那里靠近宫墙,难道是前朝或是哪个侍卫遗落之物?
“不过一枚旧箭簇,也值得你们兄弟相争?”姜晚晚将箭簇放在案上,看向两个儿子,“珹儿,你是兄长,可知错?”
赵珹瘪着嘴,小声道:“儿臣知错……儿臣不该抢夺弟弟之物。”
“十一,你呢?”
十一皇子抹着眼泪:“儿臣……儿臣也不该与兄长动手……”
“既知错,便去殿外站着反省半个时辰。兄弟和睦最是要紧,下次再犯,决不轻饶。”姜晚晚处罚起来毫不心软。
两个小皇子垂头丧气地出去了。
赵婉却还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那枚箭簇上,若有所思。
“婉儿可是看出了什么?”姜晚晚问道。
赵婉迟疑了一下,道:“母后,女儿觉得这箭簇不似凡物。上面的纹路……女儿似乎在一本杂书上见过类似的,像是……西北某些部落祭祀时用的图腾标记。”
“西北部落?”姜晚晚眸光一凝。先帝在时,西北还算安分,但近些年,似乎有些小部落不太老实。
“女儿也不敢确定,只是猜测。”赵婉忙道。
姜晚晚点点头:“你心思细腻,很好。此事哀家知道了,切勿对外人言。”
“是,母后。”赵婉乖巧应下。
待赵婉退下,姜晚晚拿起那枚箭簇,仔细端详。冰凉的金属触感,古怪的纹路,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系统,扫描这枚箭簇,分析其来源和年代。”
【叮!扫描中……分析完毕。该箭簇为精炼青铜所制,年代约为一百二十年至一百五十年前。纹路确为西北‘狄戎’部落联盟早期祭祀图腾,常用于标识重要人物或传递特殊信息。此类物品流入宫中,极不寻常。】
一百多年前?狄戎部落?姜晚晚心中疑窦丛生。这东西怎么会埋在皇宫西苑?
“传沈澈。”
沈澈很快到来,目光落在姜晚晚手中的箭簇上时,微微一愣。
“认得此物?”姜晚晚捕捉到他细微的表情变化。
沈澈接过箭簇仔细查看,神色渐渐变得凝重:“回娘娘,此物……卑职似乎在家父的旧物中见过类似的。家父曾说,这是早年与狄戎部交战时缴获的战利品,是狄戎部大祭司一系的身份标识,有时也用于秘密通讯。只是……怎么会出现在宫里?”
“在西苑梅树下发现的。”姜晚晚看着他,“你父亲可曾提过,宫中有谁与狄戎部有过牵扯?或者……百年前,宫中可有什么与西北相关的秘辛?”
沈澈蹙眉沉思良久,忽然道:“卑职依稀记得……家父醉酒后曾提过一嘴,说百年前宫中一位极得宠的妃子,似乎就是来自西北某个归附的小部落,后来好像……卷入了一场宫闱大案,香消玉殒了。但具体细节,家父也未多言。”
妃子?狄戎部?宫闱大案?
姜晚晚觉得仿佛触摸到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边缘。
这枚突然出现的箭簇,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是想暗示什么?还是想借古讽今?
她将箭簇递给沈澈:“此事交给你去查。不要声张,从旧年档案和宫中老人那里旁敲侧击,看看能否查出那位妃子的来历和那场宫闱旧案。尤其注意……是否与某些宫苑的异常有所关联。”
她想到了永寿宫的“伪孕”事件,虽然主谋是姜家,但总觉得太过顺利,似乎背后还有别的影子。
“卑职领命!”沈澈将箭簇小心收好,神色郑重。太后将此等隐秘之事交予他,既是信任,也是重任。
接下来的日子,沈澈便暗中查访起来。他利用职务之便,调阅一些陈年旧档,又寻机会与一些在宫中侍奉多年的老太监、老嬷嬷闲聊打听百年前的旧事。
然而,那段历史似乎被刻意抹去了,知情者寥寥,即便知道一二,也讳莫如深,不敢多言。线索时断时续,进展缓慢。
这日,沈澈试图向一位负责看守旧籍库房的老太监打听,那老太监却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连连摆手:
“哎呦喂,沈大人,您就别打听这些了!都是些晦气事儿!沾不得!沾不得哟!”说完就佝偻着腰快步走开了,留下沈澈一脸无奈。
他心情有些郁郁,傍晚时分,依例巡视宫禁,行至西苑梅林附近时,不由停下了脚步。
寒梅初绽,冷香浮动。他想起那枚在此地发现的箭簇,又想起调查的艰难,不禁叹了口气。
“沈副统领何事叹息?”一个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沈澈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太后姜晚晚披着一件银狐裘斗篷,不知何时悄然立于梅树下,正静静地看着他。
夕阳余晖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清冷绝艳。
“卑职参见太后娘娘!”沈澈慌忙行礼,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卑职……卑职只是偶感调查受阻,一时失态,请娘娘恕罪。”
姜晚晚缓步走近,目光扫过枝头红梅:“查案之事,急不得。百年前的旧事,若真那么容易查清,反倒奇怪了。”
她抬手折下一枝开得正盛的红梅,递到鼻尖轻嗅,侧颜在梅花映衬下,美得惊心动魄。
沈澈一时看得有些呆了,慌忙低下头去,耳根发热。
姜晚晚似乎并未察觉他的失态,自顾自道:“这梅花,越是天寒地冻,越是开得精神。有些事,也一样。阻力越大,说明背后的东西,可能越惊人。”
她转过身,将手中的梅枝递给沈澈:“这枝梅花,赏你了。查案之余,也别忘了看看这宫中的景致。”
沈澈愣愣地接过那枝还带着冷香的红梅,指尖触及她方才碰过的地方,仿佛被烫到一般,心跳如鼓。“谢……谢娘娘赏赐……”
姜晚晚看着他这副窘迫又强自镇定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对了,”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哀家记得你善骑射。过几日皇家冬狩,皇上和几位年长皇子公主都会去。京郊皇庄的围场,倒是比这宫里开阔得多。届时,你也一同前去,好好护持皇上,也让皇子们看看真正的骑射功夫。”
冬狩?离宫?沈澈眼睛一亮,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立刻抱拳:“卑职遵命!定当竭尽全力!”
“嗯。”姜晚晚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款款离去。
沈澈捧着那枝梅花,站在原地,望着她消失在梅林深处的背影,久久没有动弹。冷风中,似乎还残留着她身上淡淡的、与梅香不同的馨香。
他低头看着手中娇艳的红梅,又想起太后方才那句“越是天寒地冻,越是开得精神”,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
无论多难,他一定要查出真相,不负太后所托!
而此刻,已走远的姜晚晚,脑海中正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与潜力人才沈澈互动,赠梅鼓励,好感度+20,忠诚度+10。触发特殊事件‘梅林偶遇’,获得积分奖励:300点。】
姜晚晚脚步未停,唇角微不可查地弯了弯。
年轻人,果然需要时不时地……加点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