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准备

作者:哈哈居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永寿宫寝殿内,空气沉凝得如同胶质,浓重的药味混合着银霜炭的暖息,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姜晚晚斜倚在铺了厚厚软垫的榻上,腹部高耸得惊人。


    张济收回诊脉的手,花白的眉头紧锁,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


    “娘娘,”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双胎已足月,随时可能发动。胎位……虽经老臣竭力调整,仍非完全顺遂,一个尚可,另一个……略有横斜之兆。且娘娘心脉受损未愈,气血双亏,此乃生产之大忌!万不可再拖延,需即刻着手准备,否则……恐有危殆!”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狠狠扎在姜晚晚心上。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底只剩下孤注一掷的决然。


    “张院判,本宫和孩子的性命,就托付给您了。需要什么,只管开口。”


    “是!”张济深深一揖,立刻雷厉风行地指挥起来。


    “春桃、秋葵,速带人将西暖阁彻底洒扫熏蒸!所有帐幔帘幕换成素净棉布,地面铺设厚毡!取库房新进的白叠布,多多益善,沸水煮过晾干备用!”


    “去内务府传话,守月姥姥和接生嬷嬷,要最好的、经验最老道的,立刻召来永寿宫候命!记住,是立刻!”


    他的语速又快又急,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整个永寿宫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沉稳的脚步声取代了平日的寂静,宫人们屏息凝神,传递物品、洒扫熏蒸、煎煮汤药,一切都在一种压抑的肃穆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西暖阁很快被布置成了一间虽不华丽却异常洁净的产房,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艾草和烈酒混合的消毒气息。


    皇帝赵胤的旨意紧随而至。流水般的赏赐抬进了永寿宫——百年老参、价比黄金的雪莲、成盒的极品东珠、各色珍稀药材,以及专供产妇的上等血燕和滋补品。


    然而,比这些赏赐更重要的,是那道口谕:


    “着太医院院判张济领副院判及三名精干太医,十二时辰轮值永寿宫,不得片刻离人!守月姥姥、接生嬷嬷,皆由皇后亲自遴选,报朕过目后即刻入永寿宫待产。”


    旨意冰冷严苛,透着帝王对“祥瑞”皇嗣不容有失的绝对意志,却也像一道沉重的枷锁,将这产房围得更加密不透风。


    皇帝的疑心,并未因处置了贵妃而消散,这份森严的保护里,依旧藏着审视与不信任。


    林秀儿是唯一被允许进入内殿陪伴的人。她看着姜晚晚苍白如纸的脸色和那硕大的腹部,眼圈通红,紧紧握住姜晚晚冰凉的手:


    “晚晚,别怕!我在这儿陪着你!皇上派了最好的太医,皇后娘娘也亲自挑选了稳婆,定会平安的!”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信心,但微微的颤抖泄露了内心的恐惧。


    姜晚晚虚弱地笑了笑,反握住她的手:“秀儿,我不怕。”


    她的目光越过林秀儿,投向殿外森严的守卫阴影,“我只是……需要你再帮我一次。” 她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剩气音。


    “替我留意……皇后送来的那两个稳婆。还有,若有机会,探探皇后娘娘身边……那个叫锦书的姑姑。她前日送皇后赏赐的婴孩衣物来时,眼神……不太对。”


    林秀儿心头一凛,立刻明白了姜晚晚的担忧,用力点头:“你放心!我记下了!”


    皇后沈氏端坐凤仪宫,听着心腹太监的回报,指尖慢悠悠地拨弄着一串温润的翡翠佛珠。她唇边噙着一抹极淡的笑意,眼神却幽深如古井。


    “皇上倒是紧张得很。也罢,双生祥瑞,自然金贵。”


    她放下佛珠,端起汝窑天青釉茶盏,轻轻撇去浮沫。


    “本宫亲自挑的那两位嬷嬷,都是伺候过先帝嫔妃生产的老人了,经验丰富,手脚也利落。告诉她们,好生伺候宁嫔生产,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另外...”


    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寒意,“锦书,本宫库房里那对羊脂白玉雕的麒麟送子佩,取出来,等宁嫔平安生产了,本宫亲自去贺喜,给孩子戴上,讨个吉利。”


    锦书垂首应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准备。” 她低垂的眼睫下,眸光微闪。


    永寿宫内,两名被皇后“精挑细选”的守月姥姥和接生嬷嬷被领了进来。


    为首的李嬷嬷年约五十,面容刻板严肃,眼神锐利如鹰,行礼一丝不苟;另一位孙嬷嬷稍年轻些,脸上堆着过分热情的笑容,眼神却总是不自觉地瞟向殿内各处。


    张济如临大敌,仔仔细细地盘问了她们接生双胎的经验、应对难产的方略,甚至考校了几味关键药材的用法,两人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姜晚晚靠在床头,静静地看着,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当孙嬷嬷借着为她整理被褥的机会,手指状似无意地拂过她高高隆起的腹部时,姜晚晚藏在袖中的手猛地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那看似随意的触碰,带着一丝探查的力道,绝非善意。


    夜幕低垂,永寿宫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中的孤岛。


    姜晚晚腹中的阵痛开始变得频繁而规律,虽然尚未达到撕心裂肺的程度,但那持续的、不断收紧的坠胀感,如同潮水般一波波袭来,提醒着那个命悬一线的时刻步步逼近。


    春桃和秋葵寸步不离,一个用温热的帕子不断擦拭她额角的冷汗,一个小心翼翼地喂她喝着参汤。


    张济每隔一刻钟便来请一次脉,神情紧绷,不断调整着药方的剂量。


    那两名稳婆也被安排在隔间候命,李嬷嬷闭目养神,气息沉稳;孙嬷嬷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眼神不时瞟向产房的方向。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等待中,殿外传来通禀:“皇上驾到!”


    玄色的身影带着一身夜露的寒气,大步走了进来。


    赵胤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眉宇间笼罩的沉郁和眼底深处不易察觉的焦灼,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挥手止住了众人的行礼,目光直接落在榻上脸色惨白、被阵痛折磨得微微蜷缩的姜晚晚身上。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


    他走到榻边,沉默地站了片刻,殿内的烛火在他冷峻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高德全捧着一个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支通体碧绿、流光溢彩的老参,参须完整,形态如龙,一看便是稀世珍品。


    “东北刚进贡的千年龙纹参,给你吊气力。” 赵胤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


    姜晚晚艰难地睁开眼,对上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虚弱地扯出一个笑:


    “谢……皇上。”


    腹中又是一阵强烈的紧缩,让她闷哼出声,额上冷汗涔涔。


    赵胤的目光在她痛苦的脸上停留片刻,随即缓缓下移,落在那如同小山般剧烈起伏的腹部。


    他伸出手,那只曾于深夜无声安抚过妻儿、带着玉扳指冰凉触感的手,再一次,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轻轻覆盖了上去。


    掌下的震动强烈而急促,两个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掌心的温度与那无形却磅礴的压力,动作越发活跃,像是在回应,又像是在不安地挣扎。


    温热的触感透过薄薄的寝衣传来,带着属于帝王的、沉甸甸的分量。


    “朕的皇儿……”赵胤低沉的嗓音在寂静的殿中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告和深藏的渴望,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垂首侍立的张济和屏风后隐约可见的稳婆身影,“必须平安降生。”


    他的手掌在她腹上停留了比上次更久的时间,仿佛在感受那血脉相连的搏动,也像是在传递一种无声的、关乎生死的命令。


    然后,他缓缓收回手,那令人心安的温热骤然消失,留下的是更深的孤寂和悬于头顶的帝王之剑。


    “张济,”赵胤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冰冷,“朕就在东偏殿。有事,即刻来报。” 说罢,不再看姜晚晚,转身大步离去,玄色的龙袍带起一阵冷风。


    皇帝的存在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紧绷的池水。


    他一走,殿内压抑的紧张感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因为那句“朕就在东偏殿”而变得更加沉重。无形的压力如同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姜晚晚闭着眼,细细体味着腹中愈发密集的宫缩,也回味着帝王掌心那短暂却沉重的温度。


    “嬷嬷,”她忽然开口,声音因疼痛而嘶哑,却异常清晰,目光如冷电般射向隔间,“本宫渴了,劳烦孙嬷嬷,去小厨房看看本宫要的参枣桂圆汤,可熬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