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手脚并用地降到崖底。
只见自家王爷正安然无恙地站在那里,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落寞。
陌书松了口气,随即抱怨的话冲口而出。
“王爷!”
“这悬崖高不见底,您怎么能说跳就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他上下打量着萧启之,又补了一句。
“说来也真是神奇,王爷您竟然毫发无伤?”
萧启之缓缓转过身,伸出了自己的一双手。
那双手掌心与手背上,布满了被树枝划出的深深浅浅的伤口,皮肉翻卷,鲜血淋漓,看上去有些血肉模糊。
他反问:“这是毫发无伤?”
陌书看着那双手,心口猛地一揪,疼得他倒抽一口凉气。
萧启之收回手,声音很轻。
“想来,昭昭跳下来的时候,一定受了很多苦。”
闻言,陌书眉眼一挑,试探着问道。
“王爷,您已经确认姜姑娘……还活着了?”
萧启之转过身去,重新望向那幽深的崖底密林,只留给他一个淡漠的背影。
“把她找出来。”
“哪怕掘地三尺。”
……
自从姜挺去了前线,偌大的姜府便只剩下了姜昭宁与她母亲。
姜李氏既要顾着家里的生意,又要调度后方粮草。
她一改往日温婉,行事雷厉风行。
姜昭宁这时才窥见母亲的另一面。
她不愿与母亲分开,便寸步不离,当起了她的小尾巴。
军伍之中,读书识字的人本就稀少。
姜昭宁虽然身子骨弱,却通文墨,做事也很有条理。
姜李氏便让她跟在身边,做些记录文书的活计。
这一日,姜昭宁随母亲盘点完新一批的粮草,押送着车队往更前方的军营送去。
车轮碾过冻得坚硬的土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风从旷野上刮过,带着泥土与草木枯萎的气息,钻进人的领口。
姜李氏侧头看着女儿。
她裹着厚厚的裘衣,脸颊却依旧没什么血色,正低头专注地核对着手里的账册,指节冻得有些发红。
她眼底漫上一层心疼。
“昭昭。”
“你父亲身子骨本就娇弱,你随他,如今这番奔波,倒是苦了你了。”
这话落入姜昭宁耳中,让她整个人都顿住了。
她手里的笔悬在半空,一滴墨顺着笔尖滚落,在账册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墨点。
父亲?
娇弱?
在她记忆里,父亲一向是威严沉稳的,端坐书房,手不释卷,怎么到了母亲口中,竟成了体弱之人。
姜李氏看出了她的疑惑,嘴角一扬,竟是爽朗地笑了起来。
那笑声驱散了她眉宇间连日的肃杀,透出几分往日里难见的明快。
“以前你父亲在,我总愿意哄着他些。”
“暗地里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明面上,还是当个相夫教子的贤内人,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可如今你父亲不在了。”
“这家,就得我撑起来。”
“何况,他的身子骨,原本就没我好,走几步路都要喘。”
姜李氏提起过世的丈夫,眼里的光微微黯淡下去,心里泛起细密的疼。
她丈夫虽体弱,对她却是没话说。
一个清贵的文弱书生,不惜顶着家族的重压,硬是娶了她这个商贾之女为正妻。
在那些读书人家、官宦人家看来,她们这种满身铜臭的生意人,是末等之流,根本上不得台面。
可他偏就看中了自己。
成亲之后,更是连一个侍妾都未曾纳过。
后来她生昭昭时伤了身子,再难有孕。
他也毫不在意。
他顶着所有人的嘲笑与非议,每日里还是乐呵呵的,将昭昭抱在膝头,亲自教导她读书写字。
姜李氏的目光透过昭昭清秀的眉眼,不知在看谁。
她只淡淡地说道:“昭昭,你可真像你的父亲。”
姜昭宁伸出手,轻轻牵住了母亲的手。
她轻声安慰道。
“父亲不会提前喝下孟婆汤的,他定会在渡口等着你,到时候你们二人再缔结良缘。”
姜李氏听完,竟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乐得前仰后合。
“那是自然。”
“我与他早就有了下辈子之约。”
“到时候我做男子,他做女子,也该轮到他来为我生儿育女了。”
姜昭宁听得一愣。
他一方面感慨于父母感情之坚贞不渝,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的约定实在有些……怪诞。
两人一路向前。
将粮草交接之后,姜李氏却并未久留。
后方铺子里的事情还离不开她。
昭昭虽然在生意上有些天赋,但毕竟才刚刚接触,远不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只能她亲自回去坐镇。
临别时,姜李氏握住姜昭宁的手。
她的手掌温暖干燥,带着一股让人心安的力量。
“昭昭,前线这里还需要人。”
“你便留在此处,调度粮草,顺便整治一下军需营盘。”
话音刚落。
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他步子沉稳,带着一股军伍中人特有的随性。
“姜夫人,总算等到你了,一路辛苦了。”
姜李氏脸上立刻有了笑意,此乃姜挺的副手,与她也是多有接触。
她拉过姜昭宁的手腕,轻声说道。
“昭昭,这是你秦叔叔。”
“快来见礼。”
姜昭宁被母亲拽着,向前迈了半步。
她敛下眼睫,朝着面前的男人端正地行了一个万福礼。
“见过秦叔叔。”
她的声音清浅,被卷着沙土的风吹得有些散。
秦正的目光落在姜昭宁身上。
他眼神顿了一瞬。
眼前的女子身形纤弱,一张素净的面孔却透着惊人的清丽,仿佛不该出现在这黄沙漫天的边关之地。
他沉声开口。
“大侄女,来这兵凶战危的前线做什么?”
“这里可不安全,日夜都要提防敌军偷袭。”
姜李氏闻言,立刻拉着姜昭宁的手不放。
“别看她身子柔弱,但她识文断字,那是样样精通。”
“让她在这里帮忙,总能派上用场。”
她话锋一转。
“何况,姜挺也在这儿,两人彼此之间能有个照应。”
姜李氏的心里藏着另外的盘算。
女儿始终放不下那个萧启之。
江婷是个好孩子,家世清白,性子稳重,让女儿跟着他,总归能有个安稳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