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章 兄长要上战场了

作者:大头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原来,凭自己的双手,一步步去创造,去守护,才是真正活着的滋味。


    而从前那个将自己困于一方情爱天地,日日愁肠百结的自己。


    实在是太傻了。


    大宝已然是姜昭宁最得力的副手。


    他年龄虽小,却总能精准地领会她的意图。


    姜昭宁指哪儿,他便打哪儿,没有半分迟疑。


    有了他的协助,许多繁杂的事务处理起来,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直到这日,姜昭宁才偶然知晓,大宝竟是这新阳城里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城中有一处育儿堂。


    收容的都是些无父无母的孤儿。


    大宝但凡得了赏赐,或是自己赚了些铜板,从不乱花。


    他会悉数换成布料或是粮食,带回育儿堂,分给那些孩子们。


    姜昭宁听闻此事,心头微动。


    她看着眼前这个身形瘦弱、做事沉稳的少年,对他又多了几分认识。


    “大宝,带我去看看。”


    “啊?”


    大宝正埋头整理卷宗的手一顿,抬头时脸上闪过一丝局促。


    “就……就是一个破院子,没什么好看的。”


    姜昭宁的目光却很平静,也很坚持。


    大宝拗不过她,只好在傍晚时分,领着她穿过几条巷弄,来到那间育儿堂。


    院门是虚掩的。


    还未走近,里面孩子们的喧闹声就混着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姜昭宁推门而入。


    院子不大,黄土地被踩得结结实实。


    两位瞧着四十出头的婶子正忙着给几个年幼的孩子擦脸喂水。


    而那些年长一些的,则在院内疯跑打闹,衣衫上沾满了泥土,笑声却清脆响亮。


    “大宝哥!”


    一个眼尖的孩子最先发现了他,高喊一声。


    瞬间,整个院子的孩子都沸腾了。


    他们呼啦啦地围过来,小的抱腿,大的挂在他胳膊上,叽叽喳喳地喊着“大宝哥”。


    大宝此刻被这群孩子簇拥着,笑容之中得意扬扬的。


    姜昭宁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的视线扫过每一张或脏兮兮、或挂着鼻涕,却都亮着光的脸庞。


    心底某个地方,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这些孩子,是新阳城的根。


    是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未来的希望。


    一个念头,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在她脑海里生了根。


    她想教这些孩子读书认字。


    于是,从第二天起,姜昭宁每日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一个时辰,来到育儿堂。


    有了大宝这个“孩子王”的帮忙,课堂的秩序出奇的好。


    孩子们没有笔墨纸砚。


    姜昭宁便折了树枝,让他们就在这片被踩实的黄土地上,一笔一划地学。


    她没有教什么艰深的经义文章。


    这些孩子,大概率一生都与科举无缘。


    她只教他们认识最常用的字,能看懂告示,会写自己的名字。


    除此以外,她更想教的,是算数。


    若是这一块学得好,将来无论做个伙计还是当个掌柜,总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好营生。


    姜昭宁的教学生涯就这么开始了。


    不知这消息是怎么传开的。


    只几天功夫,育儿堂里能免费认字的消息,就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附近的街坊。


    起初是附近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被父母领着过来旁听。


    后来,连那些孩子的父母辈,那些面带风霜的中年人,也揣着手,默默地站在了院子外围。


    他们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比谁都清楚,能读书认字,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人群中也有许多躁动的身影。


    一些半大的男孩子,对写字毫无兴趣,眼神里却闪烁着别样的光。


    若是问他们将来想做什么。


    他们会挺起小小的胸膛,大声说想跟着姜家军,像姜将军一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姜昭宁发现,新阳城里,无论老少,对兄长都很尊敬。


    姜挺这两个字,在这里几乎等同于救赎与希望。


    她为此动容。


    这些人,都是兄长拼了命救下来的。


    但有时,这份沉甸甸的敬仰,又会化作一丝尖锐的担忧,刺进她的心里。


    兄长要走的路,实在是太难了。


    前有虎狼,后有暗箭。


    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如此诱人,浸满了血与权谋。


    兄长他,真的能一直保持那份救世的初心吗?


    对于那些想学武的孩子,姜昭宁自己也无能为力。


    她将此事与兄长提了一嘴。


    没过两日,军中便派来了一名士兵。


    那士兵身形壮硕,面相却很和善,并不教什么杀伐之术。


    他的任务,只是带着孩子们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遇到那些格外调皮捣蛋的,便罚他们去墙角扎马步。


    如此一来,姜昭宁的露天课堂,竟办得有模有样,分成了文武两块。


    每日来此的人越来越多,乌泱泱的一片,将小小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竟有了一两百人。


    大宝本就是地主家的孩子,底子好,认识的字多。


    他会耐心地纠正某个孩子握着树枝的手,或者帮一个愁眉苦脸的大人辨认一个复杂的字形。


    如此几日,姜昭宁发现自己竟然也能空闲下来了。


    她坐在书案后,指尖捻着账册的一角,檀木算盘珠子在另一侧安静地卧着,映出她专注的侧脸。


    账目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可她却觉得很亲切。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


    姜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衣角还带着户外奔波的风尘。


    他气息微喘,“母亲可又出去了?”


    姜昭宁抬起头,将手中的狼毫小笔搁在砚台上,点了点头。


    “母亲想去刘城那边看看生意。”


    “那边估计要开一个新店,所以要待的时日会多一些。”


    她母亲常年在外奔忙,姜昭宁早已习惯。


    近来她也跟在母亲身后,学着打理庶务,忙得脚不沾地。


    “兄长,你找她可有什么事情吗?”


    姜庭的神色有些紧绷,不同于往日的温和。


    他走进屋内,目光在空荡荡的椅子上扫过,浮现出一丝落寞。


    “其实只是想见一见母亲。”


    “但如今见到你,也是一样的。”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下去。


    “昭昭,我就要上战场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