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在民间本就是祭祖的节日,许多乡村更有传言,在这几日不能走夜路,也不能回头,半夜有人叫也不能答应,不然就会被冤魂索命。这里也不例外。
这小镇本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只是不远处有座静花庵,是静亲王府的,不过地处偏远,说是为了清净才建的。
前几年都没有遇到什么化缘的道长或和尚,可偏偏今年遇到了,还碰巧今年的收成不算好,都七月了,粮食还比以前的少了些。
有的村民还在静花庵那听来了一些传闻,说今年不太平,有的驻守边境的将军都没有赶回来朝贺,就是担心大漠和金国会趁机出兵攻城。
不过这是朝廷之事,他们这些升斗市民,也不敢妄加评判。
“有的游方道人,乞食中自食其力,不是白白乞食,也不是无故乞食。有的乞食结良缘,有的乞食化人困,有的乞食改风水,有的乞食收徒弟,有的乞食相皇帝。”林嫂子见她们越说越上瘾,便开口打断,笑着解释。
她们还说到了朝廷之事,这河的上游就是静花庵,静花庵里的都是静亲王府的人,要是被听到了,轻则要去王府问责,重则要上朝廷问罪,还连累王府一家。
这儿是静亲王府的管辖范围内,静亲王爷爱民如子,管辖的百姓都安居乐业,即便收成不好,也能过个丰年。
林嫂子虽是一介妇人,但这些利害关系,她也是懂的。
话音刚落,河流中不远处飘来一物,她们仔细看,原是河流上有一朵红色的莲花顺着河水漂来。
“你们看,那是什么东西?”见到红莲渐渐漂来,她们瞬间大惊。几人纷纷聚集在一起,拨开云雾,往河上看。
她们本来聊得好好的,谁知河上有一朵莲花漂来,这引起了她们的注意。
有几个妇人甚至激动得往河水上走了几步。待红莲漂得近些,再细看,红莲上载着一位沉睡的女子!
“这真是太神奇了,如此大的莲花还是第一次见到,上面竟然还有一位仙子在。”浣纱女惊讶。
不过她们不知道那女子的模样,因为她有轻纱遮面,看起来像是在沉睡。但她们从未见过如此女子,宛若神妃仙子。
正常人又怎能躺在莲花上沉睡,这必定是花仙子。
她们见红莲似乎是往她们这漂来,便赶紧回到岸上,担心会惹是非。
果然,红莲渐渐漂来,在林嫂子跟前停下,她本想上前看看,却被浣纱女等人拦着,她们都担心来者不善。
莲花停下后,就没有移动过。很明显,这莲花是冲着林嫂子来的。
“林嫂子,你家里刚才才有四位陌生的道长化缘,如今就来了个红莲,红莲上还有一位女子,这也太过巧合了吧。你可别忘了今日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佛家也称盂兰盆节。”浣纱女拉着欲上前的林嫂子,提醒道。
浣纱女幼年时丧母,从小就与父亲相依为命,多数都是靠林嫂子这个邻居接济,所以她跟林嫂子的关系很好。她拉着林嫂子,也是担心林嫂子会染上晦气。
“说的是啊林嫂子,你想啊,哪里有人会躺在莲花上,顺着河水漂来,还故意停在我们跟前,这分明是个不祥之兆啊。”别的妇人也跟着附和。
这儿的习俗,七月是鬼月,七月十四和十五两日都有灯会,但这里的灯会跟皇城的不一样,这里的河灯也叫鬼灯,是指引孤魂野鬼回去地域的灯。
这个小镇有静花庵,家家户户哪怕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一两个信佛之人,但她们都是没什么见识的小人,对七月更是忌讳,尤其是十四和十五这两日。
她们只知道拜佛烧香是祈福,保家人平安,若是真的跟她们讲佛偈,那她们是听不懂的。在这小镇里还有个说法,这两日,除了去放河灯,就不能外出,不然会有鬼魂跟着。
这时候突然出现个红莲,上面还有个女子沉睡,她们哪里能不担心。
林嫂子却不以为意。
“你们都太过紧张了,我家昨日来了个僧侣,他跟我说,在红莲花的寓意和象征中,其有着高贵的寓意,被认为是一种高贵之花。这花上的女子衣着不凡,你刚才不是还说她是花仙子吗?”林嫂子轻声细语地解释,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见浣纱女她们还在犹豫,林嫂子便继续道,“天变有异象,人变有异相。她应该是落水了,只是命不该绝,她并非寻常人,不然河上不可能出现莲花救她出生天。我是信佛之人,对我来说,这并非不祥之兆,反而是吉兆。”
听林嫂子这样说,她们也不好再阻拦她。
不过浣纱女小时候倒是听过林嫂子说的佛偈:“愿生西方净土,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在佛家,莲花是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特别是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来比喻诸佛菩萨出于世间而清净无染。
林嫂子见她们都沉默,便直接过去,把手伸到那女子的鼻尖,探鼻息。幸好她还活着,还有呼吸,果然是上天庇佑。
那女子不大,看起来是个妙龄女子。
林嫂子赶紧把那女子抱起,背在自己身上,她已经是为人母,背起一个妙龄女子还绰绰有余。她背起女子,就匆忙往家里走。
“林嫂子,你先回去吧,我等会帮你把衣服收拾回去。”浣纱女见林嫂子看着自己的木盆有些犹豫,她背起女子,就没有多余的手拿木盆,便说道。
浣纱女看着林嫂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突然有那么一瞬,觉得林嫂子跟小镇上的妇人不太一样。
江南的习俗跟皇城的不一样,但也是大同小异的。
戌时,林嫂子家。
夜色降临,小镇上的人都开始陆陆续续地拿着自己的河灯过去河边放。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这里还有个风俗习惯,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在七月半还要给老祖宗们烧衣纸,也就是五色纸,买回来自己裁剪成纸衣服,或者去元宝蜡烛店买现成做好的。还有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
林嫂子带那女子回家后,就让那四位道长帮忙看一看。谁知那四位道长一看到那女子的模样,就像是遇到了故人,直接让四个里面的一位女道长给带进房间,替她疗伤。
没多久,林嫂子在家里准备好祭祖之事,完了后就拿着河灯去河边放,只留下几位道长和那位女子在家静养。
戌时,河边。
浣纱女走到林嫂子身边,看到河灯随着河流渐行渐远,心里有些不自在,便问:“林嫂子,你听过业火红莲吗?”
林嫂子听到她这话后,心里一惊,她是信佛之人,怎么可能没听过,只是,浣纱女并非佛家之人,平常连佛偈也不怎么听,她又怎会突然提到这个?
“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她并没有回答浣纱女的话,反问道。
浣纱女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的河灯,眼神有些闪烁,道:“今日你说起红莲在佛家的寓意,便突然想起佛偈罢了,何况今日还在河边遇到了花仙子。”
林嫂子看出来浣纱女的异样,脸上只是笑笑,平和道:“平常跟你聊佛偈,有时候你还嫌闷,都不愿意听的,怎么今日突然提起?你啊就不用闪躲了,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你撅个屁股我就知道你想干嘛了。”
浣纱女见林嫂子如此直接,便也不再隐瞒,直接说自己心里的疑虑:“知我者莫若林嫂子,你真是比起我阿爹还要了解我。其实我在来河边的路上,经过你家时,本以为你还未来,便打算进去找你,只是没想到我在里面偷听到了几位道长说的话,跟红莲有关的。”
林嫂子突然蹙眉,几位道长是道家之人,佛道本是一家,提起红莲也没什么,道家莲花与佛教莲花是一体,是至善真理,所以见莲花为善法。
浣纱女见她愣住,便唤了她几声,她才回过神来。
“林嫂子,你之前说过红莲在佛家里有高贵的寓意,可在你家的是道长,为何会说起这红莲业火,还说什么战场之类的话,我也听不懂,红莲业火是什么?”
“红莲业火,焚尽世间万物!”林嫂子叹了口气,把知道的跟浣纱女说出来,“红莲业火,这种火又叫烧地狱罪人之火,是妖艳的红色,之所以叫做红莲业火,也是因为,这种火在燃烧的时候,火苗会成为红色的莲花,诡异而神秘,是受恶业感化生成的。”
林嫂子话音刚落,浣纱女就像着了魔似的,说着平常不会说的话,呢喃道:“黑暗笼罩下的战场,在长时间的拉锯战中,压抑与绝望常如影随形。在这看不到尽头的对峙中,有一团赤焰正悄悄燃起,它将众战士不屈的战意再次唤醒,这场战斗势必将被再次洗牌。红莲业火,焚尽世间一切罪恶,却为她招来了灭顶之灾。可这也是她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