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忽生莲花救女儿

作者:未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冰枝说到这里,感受到在座的人的脸色都变了,但是她最担心的还是墨芳香。


    之前她就听舒墨湘说过墨芳香的事,她本就对静亲王妃濂珠这个母亲感到同情,但相比之下,墨芳香更值得怜惜。


    当年舒墨湘失踪后,墨芳香便一病不起,幸好有墨家和巫族大祭司在,不然墨芳香可能就会跟文德皇后墨染一样,死于非命了。


    一开始,舒家成看到的是阴珏念下的毒,奈何阴家的势力,加上阴碧落当时的贵妃身份,而阴珏念又手握掌家之权,他们无法追究阴珏念所作所为。


    墨芳香也打算息事宁人,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平安回来,后来也真的实现了,舒墨湘重回舒家,可谁知,墨芳香却再次中毒。


    第二次幸好是舒墨湘的医术救了她,只可惜,医者不自医。舒墨湘自己也身中剧毒,却是谁也帮不了。


    如今舒墨湘再次失踪,最伤心的莫过于母亲。静亲王妃濂珠若是知道了此事,也必定会伤心欲绝。但墨芳香连着失去了舒墨湘两次,失踪如同丧女,这丧女之痛,又哪里能忍受第二次?


    她便故意瞥了眼墨芳香,又道:“我们都在怀疑落水的姑娘就是郡主。紫嫣叫我把四小姐送回来,还派了她的人护送四小姐回舒家,便独自寻郡主去了。奴婢离开花神桥,见到了大公子和二殿下。二殿下得知郡主失踪,他回宫禀告一切。如今大公子、紫嫣和紫衣卫都在寻郡主。”


    听到舒墨湘再次失踪的消息,墨芳香瞬间昏迷。见状,在场的人都惊慌失措,连忙把墨芳香带回樱花绽。


    果然被冰枝猜中了,她连忙赶过去替墨芳香把脉:“夫人只是气急攻心,忧郁过度,忧伤成疾,怕是心病。”


    见状,她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舒墨湘宁愿自己抗,也一直不肯把事情跟长辈们说,即便自己的身子虚弱,也还是要梳妆打扮,胭脂抹面,为的就是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花樱姬担心关心则乱,便赶紧传下旨意:“春分,赶紧送大夫人回房。立春,你拿着我的令牌,进宫去找太医。”


    说罢,她一边给令牌,一边朝外道,声音放大:“舒夜,你赶紧去把大人们都找回来,还有,霁青,你去墨家告知此事,但大小姐失踪一事,不能宣扬出去。”


    舒家一时间都乱成一团,冰枝都看在眼里,若是十几年前,怕不是比如今的还壮观。


    “冰枝,你适才说二殿下进宫跟皇上说,既如此,你赶紧去把大祭司找来,我有事要与她商榷。”


    “是。”冰枝见墨芳香没什么大碍,便行礼离开。


    她记得紫阳去宓府说这件事了,如今赶紧过去跟她汇合。


    天色虽晚,但比起舒墨湘的事,这不算什么。立春进宫,有人陪同,暗影也在暗中保护,不用担心,就怕晚了,舒墨湘会有生命危险。


    舒相思担心舒墨湘会出事,便在慌乱中出主意:“曾祖母大人,二妹妹再次失踪,此事定有蹊跷,若她是落水的那位姑娘,那当时花神桥上必定有人趁乱推她下去的,当时谁都有嫌疑,我们是否要把她们都找来询问?”


    说罢,花樱姬盯着舒相思看,半响后,道:“你说得有理,此事就派你去办。但花神桥上的姑娘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切忌不能声张。”


    云芷看到花樱姬似乎有些相信舒相思了,内心忽然有些不满。


    她好不容易才把舒相思在舒家的地位搞垮,如今只经历一次倚红院之事,舒相思似乎又在花樱姬心中开始被重视了。


    此事,她认为是舒墨湘的缘故。当时舒相思在青楼当花魁,这可是舒相思的耻辱,若不是舒墨湘出手,舒相思哪里能死里逃生。


    云芷倒是不明白,为何舒墨湘要对舒相思如此宽恕,明明是舒相思派人进入樱桃绽动私刑发,若静亲王爷没能及时赶到,舒墨湘怕是香消玉殒了,连大祭司都回天乏术。


    她也趁机哭喊:“祖母大人啊,夏儿也在花神桥上昏倒了,幸好她们及时赶到,不然夏儿也会遭贼人的毒手!如今她还在昏迷不醒,还请祖母大人救救夏儿。”


    花樱姬一听到她的哭声,心里就觉得烦闷,本来心就着急,她还在那像个乌蝇一样吵吵闹闹,一下子就没了好脸色:“够了,你的夏儿还在待月坞昏睡,已经有大夫过去看她了。如今舒家都乱成什么样了,你还在那说这些有的没的。你若真的担心她,那就赶紧过去看着她,而不是在这里哭天喊地!”


    说罢,她便拂袖离去,头也不回。不久后,偌大的后厅只剩下云芷一人。


    冰枝离开舒家后,就往宓府前去了,在路上遇到紫阳,紫阳告知宓大娘不在宓府,她也不知道哪里能找到宓大娘。这样一说,冰枝不禁起疑,海姗分明说过,舒墨湘要恢复巫族圣女的身份,要在宓府的祭坛上进行,而且她们也跟宓大娘确认过了,确有此事。宓大娘还亲口说,要舒墨湘亥时前回到宓府,她还要沐浴更衣,子时便开始仪式。


    如今看天色,亥时快到了,按理来说,宓大娘应该在宓府准备才是,为何会没人呢?


    但是时间容不得她留在原地疑虑,既然宓府没人,那她就去别的地方,她脑海里忽然想到一个地方——文艺学府。


    紫阳还要回去倚红院看着,倚红院那还有一团麻烦在,她离开也是为了舒墨湘,如今既然见不到宓大娘,那她也还是要回去扶梓鸨母那。


    二人原地分别后,冰枝就赶到文艺学府后门,手里还拿着紫嫣在花神桥上捡到的樱花牙黎,一直踟蹰。


    如今舒墨湘不在文艺学府学艺,舒家的女儿也因舒家出事而没去文艺学府,如今她没有什么好借口能进去。


    七月十五,傍晚,江南。


    静谧的风拂遍整个江南,枯藤老树昏鸦的悲凉,小桥流水人家的悠远,荷叶田田的欢乐,就在这无数的瞬间,江南又幻化出另一个净洁的世界,概括了江南的轮廓。


    花湖的尽头是神江,神江以南,则称为江南。


    到江南的河道,两岸坐落着许些房子,望过去是青白的交相辉映,好像一直延伸到天边,高大的柳树遮住阳光,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朦朦胧胧的好似梦中。


    河埠头,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夕阳从山头洒下来,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林嫂子,今日是中元节,我听到你们家好像请了几位道长来做法事啊。”一个浣纱女见到一身素色深衣的妇女,她虽脸色青黄,但两颊红润,捧着木盆走到河边洗衣,便笑意盈盈问。


    林嫂子蹲坐在一旁,一边浣衣,一边笑着回答:“我们哪里能请得起道长来做法事,不过是个过路人,来我家化缘,顺便替我们家做场法事了,也算是积些福吧。”


    “很少听到道士化缘的话,而且我们这儿最近的也是静花庵。常言道,道佛是一家,他们大可去静花庵,为何要来你家,还要特意做场法事?”林嫂子身旁的妇人疑惑道。


    林嫂子笑而不语,也不把这些话当回事。


    浣纱女见状,也跟着附和,她们七嘴八舌的,有些担心那几个道长是骗子,有些则认为他们是碰巧路过罢了,有的更是说他们不吉利,七月半,鬼门关大开,说不定是不吉利的东西幻化人形的。


    “有的游方道人,乞食中自食其力,不是白白乞食,也不是无故乞食。有的乞食结良缘,有的乞食化人困,有的乞食改风水,有的乞食收徒弟,有的乞食相皇帝。”林嫂子见她们几个越说越上瘾,便开口解释。


    话音刚落,河流中不远处飘来一物,她们仔细看,原是河流上有一朵红色的莲花顺着河水漂来。“你们看,那是什么东西?”见到红莲渐渐漂来,她们瞬间大惊。几人纷纷聚集在一起,拨开云雾,往河上看。


    待红莲漂得近些,再细看,红莲上载着一位沉睡的女子!


    “这真是太神奇了,如此大的莲花还是第一次见到,上面竟然还有一位仙子在。”浣纱女惊讶。


    不过她们不知道那女子的模样,因为她有轻纱遮面,看起来像是在沉睡。


    红莲渐渐漂来,到林嫂子跟前停下,她本想上前看看,但是被浣纱女等人拦着,她们都担心来者不善。


    “林嫂子,你家里刚才才有四位陌生的道长化缘,如今就来了个红莲,红莲上还有一位女子,这也太过巧合了吧。你可别忘了今日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佛家也称盂兰盆节。”浣纱女拉着欲上前的林嫂子,提醒道。


    这儿的习俗,七月是鬼月,七月十四和十五两日都有灯会,但这里的灯会跟皇城的不一样,这里的河灯也叫鬼灯,是指引孤魂野鬼回去地域的灯。


    这个小镇有静花庵,家家户户哪怕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一两个信佛之人,对七月更是忌讳,尤其是十四和十五这两日。


    在这小镇里有个说法,这两日,除了去放河灯,就不能外出,不然会有鬼魂跟着。


    林嫂子却不以为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