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重重地拍了拍宋瑞峰的肩膀:“宋老大,镇上开铺子不容易,有啥力气活需要帮忙,指个信儿!我张大山随叫随到!”
宋瑞峰和苏明华连忙安抚众人:“林里正,各位乡亲父老,大家放心!我们这是去镇上开铺子,根还在太平村!家里的田地鸡鸭鱼塘都在呢,我爹他们就去镇上帮忙两天,还要回家的,至于我们,隔三差五肯定也要回来!大家伙要是有事,随时都可以去镇上找我们!什么时候去镇上赶集也一定来坐坐,尝尝咱家的手艺!”
“对!我们肯定常回来!”宋安沐保证着,“我的鸡鸭鱼还等着喂呢!”
宋安宇也用力点头,大声说:“嗯!还要回来帮家里种地呢!”
在一片叮咛和告别声中,宋金秋喊一声:“走了啊!大伙儿都回吧!”
鞭子在空中甩了个脆响,老黄牛哞地一声,迈开稳健的步伐,拉着满载的两车人,缓缓驶离了太平村。
车轮碾过村口的黄土路,留下四道深深的车辙痕迹,身后乡亲们的喊声还在风中飘荡。
“一路顺风!”
“常回来啊!”
“开业了说一声!”
“……”
宋安沐抱着墨玉坐在车尾,用力的挥舞着小手,直到村口的大树和乡亲们的身影越来越模糊。
“太平村——等我们回来——!”清脆的童音穿透晨雾,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
车辙蜿蜒,一路延伸向留下镇,不同于以往借车或蹭官车的局促,坐在自家崭新的牛车上感觉格外不同。
车板宽大结实,黄牛步伐稳健,轻微的颠簸带着令人心安的韵律。
宋瑞峰和宋青阳并肩坐在新车车尾,看着前方熟悉的官道在牛蹄下延伸,又看看身后精神奕奕的家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踏实感。
当两辆牛车再次吱吱呀呀地驶入梧桐里,停在两间店门前,宋瑞峰几人的心情与初次探看时已截然不同。
这里是他们的产业了!
“吁——到了!”牛车停下。
众人纷纷下车。
苏老头站在那略显斑驳的门前,深吸一口气,仿佛在汲取这方空间沉淀的气息,他伸出手,轻轻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灰尘簌簌落下。
他迈步走了进去,目光扫过蒙尘的药柜,积灰的诊桌,凌乱的小天井,眼中没有嫌弃,只有一种沉静的的专注,如同匠人审视一块璞玉。
他缓缓抚摸着药柜厚实的框架,低声自语:“老伙计们,蒙尘久矣,今日起,老夫定让此处重现济世之辉。”
隔壁的门口,气氛则热烈得多,苏明华看着那油腻的灶台,黑乎乎的墙壁,地上的不明污渍和墙角厚厚的蛛网,她眉头微蹙,眼神如同即将上阵的将军在审视战场。
她叉着腰,声音清亮:“地方是破了点,但收拾出来肯定是个好地方!安沐安宇,去把扫帚拿来!咱们给它来个里里外外的大扫除!”
赵氏已经撸起了袖子,中气十足地指挥开了:“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三大老爷们儿去把门口那堆破木头烂瓦片先清了!三罐和柳先生也别愣着,一人一把扫帚,把这房梁上和墙角那的陈年老灰和蜘蛛网给扫下来!”
陈三罐应了一声,抓起一把扫帚就挥舞起来,直扑房梁上垂挂着的蛛网:“嘿!看你这灰孙子往哪跑!”
灰尘顿时弥漫开来,呛得他连连咳嗽,也惹得刚走到这边的墨玉嫌弃地“喵呜”一声,躲到宋安沐身后。
柳文渊展现了他神棍的另一面,竟也是个干活的好手,他一声不吭拿起另一把扫帚,清扫着墙壁高处和犄角旮旯的积灰,动作沉稳细致,与他摇扇算卦时的仙风道骨判若两人。
孩子们也很快加入了战场,三人拿着抹布在擦窗台,虽然大多数在玩闹没擦多少,但也算聊胜于无吧。
宋安沐拿着一个小扫帚,在清理柜台下面的灰尘,宋安宇负责更细致的地方,用药草刷子清理着药柜抽屉缝隙里的陈年药渣和灰尘。
苏明华和两个弟妹负责攻坚最顽固的战场——灶台和地面。
碱面混合着热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苏明华用碎瓦片用力刮着灶台上厚厚的,已经板结发黑的油垢。
吴氏和孙氏蹲在地上,用刷子蘸着碱水,使劲刷洗地面那些不知沉积了多少年的污渍。
汗水很快浸湿了她们的鬓角。
小小的两间铺面,被宋家人勤快的忙碌和飞扬的尘土填满,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水桶碰撞的闷响,刮擦油污的刺耳声,还有赵氏的指挥声和陈三罐时不时的咳嗽抱怨声。
门窗透进来的光柱里,一些灰尘在空气里狂舞着,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沾满了灰道道,却没人喊累停手。
看着药柜在他们手下逐渐露出温润的木色,看着墙壁在高处扫荡后显露出大片的底色,看着灶台在他们奋力刮擦下褪去那层恶心的包浆。
一种亲手改造,创造新生的满足感支撑着每一个人。
经过大半天的奋战,两间铺子虽然依旧简陋,但总算显露出了原本清爽的模样,灰尘和蛛网被清除,大件的垃圾被搬走,地面露出了本来的颜色,灶台也显出了石头的底色。
“累死了!”陈三罐一屁股坐在刚擦干净的门槛上,捶着发酸的腰背,肚子适时地发出响亮的“咕噜”声。
柳文渊也找了块石头坐下,摇着被染到脏兮兮的蒲扇,脸上带着点疲惫,却也有种参与建设的满足感。
孩子们东倒西歪地靠在墙壁处。
“都饿坏了吧?”苏明华抹了把额头的汗,脸上带着笑,“今天咱们就在这里开第一顿伙!”
她朝宋安沐使了个眼色,后者秒懂,跑进后院,身影一闪便消失。
片刻后,她拎着个篮子回来,篮子里是水灵灵的,刚从空间里摘下来的顶花带刺的嫩黄瓜,翠绿饱满的豆角。红艳艳的番茄,还有一小把鲜嫩欲滴的小葱!
苏明华接过篮子笑道:“今晚就简单点,做个手擀面吧,用这番茄熬个浓汤卤子,再拍个黄瓜,炒个蒜蓉豆角,保管鲜掉眉毛!”
她动作麻利,指挥若定:“娘,您帮忙和一下面,二弟妹,你把番茄切丁黄瓜拍好,三弟妹,把豆角摘洗干净了切段,三罐,劳烦你去隔壁借个火种,把灶点起来,安沐安宇,带弟弟妹妹们去小天井玩,别捣乱!”
一声令下,小小的店铺里瞬间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厨房。
赵氏挽起袖子,在刚搭起的简易案板上哐哐哐地和面,劲道十足,吴氏刀起刀落,番茄丁切得大小均匀。
孙氏动作迅速地处理着豆角,陈三罐很快引燃了灶膛里的柴火,橘红色的火苗跳跃着,驱散了暮色中的凉意,也带来了温暖的烟火气。
苏明华系上围裙站在灶台前,成了绝对的核心,她熟练地舀起一勺猪油滑入热锅,滋啦一声,香气升腾。
放入葱蒜爆香,倒入红彤彤的番茄丁快速翻炒,番茄的汁水被高温逼出,浓郁的酸甜香气散发出来,充满了整个屋子,甚至飘到了巷子里。
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咕嘟咕嘟熬煮着,她又起了一个小灶眼,热油下蒜末,倒入翠绿的豆角段大火快炒,豆角的清鲜混合着蒜香,又是一股勾人的味道。
面团在赵氏的手下变成了光滑的面团,又被擀成薄薄的大面片,叠起刀起刀落,细长均匀的面条便码放整齐,水在最大的铁锅里翻滚着,面条被下进去,如同银龙入海。
“开饭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