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章 百家宴暖新居

作者:念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的娘哎!这真是猪下水?咋就这么香呢!”张大山夹了一筷子肥肠塞进嘴里,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含糊不清地惊叹。


    “好吃!真好吃!比那精肉还够味!”王婆也吃得停不下筷子。


    “苏家妹子,你这手艺神了!这味儿,绝了!”村民们纷纷朝着灶台方向竖大拇指。


    苏明华一边擦汗一边笑,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这百家宴可真是成了她手艺最好的展示台。


    晒谷场上彻底热闹起来了。


    男人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高声谈笑着和野猪打斗的惊险,夸赞着张大山的勇猛和宋家兄弟的沉稳,气氛热烈得要把篝火都掀翻。


    女人们一边吃,一边照顾孩子,互相夹着菜,分享着家长里短,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老人们牙齿不好,专挑炖得烂糊的蹄髈皮和吸饱了汤汁的白萝卜吃,吃得一脸惬意。


    孩子们早就吃得满嘴流油,小肚子溜圆,还在眼巴巴地望着大人碗里的肉,手里抓着啃得精光的骨头舍不得丢。


    宋家围坐的一桌其乐融融,苏老头听着女儿被众人交口称赞,只觉得脸上光彩无比,比自己被夸还高兴。


    宋老头和赵氏小口喝着汤,两人听着周围村民对儿子们的夸赞,嘴角也一直翘着,放不下来一点。


    宋瑞峰看着妻子在火光下忙碌却神采奕奕的侧脸,心中满是骄傲。


    宋金秋吃得最豪迈,吴氏还不住地给自家男人夹那油亮的肥肠,宋青阳吃的就含蓄多了,孙氏倒是没怎么吃,而是一直在照顾女儿吃东西。


    宋安宇抱着一根比他脸还大的棒骨啃得正欢,腮帮子鼓鼓囊囊,宋安沐也吃得很香,但偶尔瞥见堆在角落的野猪皮,还是会微微出神,不过很快又被眼前热闹温暖的景象拉回来。


    柳文渊斯文地夹着菜,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职业病又犯了,摇头晃脑地低语:“此乃人和之象,火旺食丰,主…”


    话没说完,旁边吃得正欢的陈三罐眼疾手快,夹起一大块油光光的蹄髈皮,精准地塞进他嘴里:“柳先生少掐算!多吃肉!这油滋滋的皮才是人间大福气!”


    噎得柳文渊直翻白眼,周围人哄堂大笑。


    宋安宇费劲地啃着棒骨里的骨髓,用手指抠啊抠,忽然抠出几根硬硬的小须子,颜色看着黄褐,带着泥土和一种奇怪的药味。


    他好奇地举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小眉头皱了起来:“娘,这是什么?摸起来硬硬的。”


    苏明华正给丈夫递蘸料碟,闻言转头一看,接过来仔细瞧了瞧,又闻了闻味道:“这像是野山参的根须?虽然被嚼得不成样子了,但闻着味儿有点像,这野猪怕是拱到好东西了。”


    她顺手把那几根不起眼的须子用干净叶子包好,揣进怀里:“先留着,回头再问问你外公。”


    这小小的插曲并未引起旁人注意,淹没在宴席的喧嚣中。


    盛宴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篝火渐弱,锅里见了底,盘碗空空。


    村民们个个吃得心满意足,肚皮滚圆,脸上带着酒足饭饱后的红晕和慵懒的笑意。


    大家自发地帮忙收拾碗筷,熄灭灶火,把借来的锅碗瓢盆各自认领回去,晒谷场上残余着食物的香气,柴火的余烬味和浓浓的满足感。


    苏明华把剩下的一点肉汤和拆下来的大骨头收集起来,分给了村里最困难的几户孤寡老人:“带回去明早热热,还能泡点饭吃。”


    老人们千恩万谢地捧着走了。


    宋家人带着装满食物的肚子回到自家的新院子,油灯的火苗跳跃着,众人脸上虽有疲惫,但精神头十足。


    他们把分到的鲜肉和猪头肉,一筐筐搬进了堂屋旁边暂时空置的东厢房,门一关,片刻后空着手出来。


    “好了,”苏明华精神抖擞的拍拍手,“咱们今晚先把板油熬了,娘,你们去休息下,待会儿来帮我切油渣。”


    大铁锅很快在院子里架起来,柴火烧旺,雪白的猪板油被切成小块,哗啦一声倒入微热的锅里。


    起初是滋滋的轻响,很快油脂开始融化,变成清澈微黄的液体,浓郁的油香瞬间盖过了之前宴席的杂味。


    油块在热油中翻滚,渐渐缩小,颜色由白转黄,最后变成焦黄酥脆的油渣,漂浮在晶莹透亮的猪油上。


    苏明华用长柄勺子小心地撇着油渣,宋瑞峰控制着火候,锅里的油渣焦香越来越浓,馋得几个孩子围着锅台直转悠。


    孙氏拿着大盆准备装油渣,看着锅里翻腾的金黄,闻着这令人心安的家常油香,她的脸上全是满足。


    油渣终于炸好了,被捞出来控油,苏明华捏了一小块吹了吹,塞进眼巴巴的元序嘴里,小家伙烫得直哈气,却幸福地眯起了眼:“香!这也太香了!真好吃!”


    “慢点吃,这还有呢。”苏明华笑着,把大部分油渣装进陶盆。


    这是日后炒菜煮汤,甚至当零嘴都能用上的,滚烫清澈的猪油被小心地舀进几个大陶罐里,等凉透了就会凝成雪白的膏脂。


    夜更深了。


    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映照着宋家人忙碌后带着倦意的脸庞,院子里都是新鲜猪油和油渣的浓香,村里巡夜的梆子声远远传来,一切安好。


    宋老头看着灶房里一字排开,装得满满的几大罐雪白猪油,还有盆里金黄的油渣,对正在洗手的老妻感慨道:“这下好了,油盐酱醋,肉也有了,咱这家底,总算有点模样了。”


    赵氏擦干手,疲惫地笑了笑,眼里却闪着光:“是啊,开了个好头,这暖房饭吃得值。”


    宋金秋抱着昏昏欲睡的小儿子回房,小家伙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小块油渣,睡得香甜。


    新屋子里还带着泥土和木头的气息,但已经充满了家的味道。


    白日的喧嚣,搏杀的紧张,宴席的热闹,都化作了此刻满满的收获感和油然而生的安稳。


    宋安沐躺在铺着厚厚干草的新床上,听着窗外偶尔的虫鸣,闻着空气中残留的油香,也很快沉入了梦乡。


    院子角落里,那包着几根不起眼野山参须的叶子,静静地躺在窗台上,等待着明日阳光的照耀。


    ……清晨,宋家院子里仿佛还飘着猪油和油渣那股子勾人的香气,苏明华准备做早饭时,想起昨晚包起来的几根野山参须,她拿出来递给正在院子里活动筋骨的苏老头。


    “爹,您再给掌掌眼,看看这是不是好东西?”苏明华问道。


    苏老头接过那几根不起眼的黄褐色须子,凑到眼前细细端详。


    他捻了捻须子的韧劲,又放在鼻子底下深深嗅闻,那股带着泥土气息的微苦药香钻入鼻腔。


    苏老头犹豫了一下,用舌尖极其轻微地沾了一点残留的味道尝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错不了!这绝对是上好的野山参须!”他声音里都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你们看这根茎连接处的凹陷,痕迹虽然断了,但形态还在,这须子上的疙瘩这么密实,还有这股子回甘的参味,少说也得长了几十年!


    要是整根的,怕是能挨着百年参的边了!这可是吊命救急大补元气的宝贝啊!尤其是对身子亏空厉害,重伤初愈的人,半钱参汤下去,效果立竿见影!真真是千金难求的好东西!”


    宋家人一听,全都围了过来,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之喜。


    赵氏拍着大腿:“哎哟喂!那野猪肚子里还真藏着宝贝了?”


    宋安宇挤在最前面,看着外公手里那几根小小的须子,怎么也无法把它们和价值千金联系起来。


    宋安沐忍不住拿起一根参须,心里嘀咕:这野猪还是个移动藏宝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