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章 这是能住的地方?

作者:念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破败的茅屋,那荒芜的田地,那几缕细弱得随时会断掉的炊烟,将他们一路积攒的最后气力浇灭了。


    一片死寂的沉默,沉重的喘息声在风里显得格外清晰。


    “爹…”宋金秋的声音干涩嘶哑,打破了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这…这就是太平村?”


    他望着那一片萧索,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失望和茫然。


    宋老头佝偻的腰背挺直了些,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村落,浑浊的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失望。


    沉重。


    但最终被一股坚毅取代。


    他深吸一口气,那带着泥土和荒草气息的空气灌入肺腑,带着凉意。


    “是,到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甭管它啥样,往后这就是咱的家!走,进村!”


    一声令下,疲惫到极点的身体又被强行注入了动力。


    四辆沾满泥泞的板车再次艰难地向前挪动,碾过界碑旁丛生的荒草,正式踏入了这片名为太平的土地。


    通往村子的路,不过是田埂间稍宽一点的土埂,同样坑洼不平,布满了碎石和顽固的草根。


    板车颠簸得厉害,推车的男人们咬紧牙关,手臂上的青筋再次凸起。


    越靠近村子,空气中那股淡淡的炊烟气息就越发清晰,村口几棵老树叶子稀疏,被风吹的嗖嗖响。


    他们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沉寂。


    第一间低矮茅屋的破木门开了条缝,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


    紧接着,旁边土坯房的窗户后,也探出几张或好奇,或麻木,或带着明显戒备的脸。


    这些人里大多数是老人,妇人和面黄肌瘦的孩子。


    他们衣衫褴褛,补丁摞着补丁,眼神里透着长期困顿生活磨砺出的木然和对外来者的疏离。


    “看!是新来的!”


    “又是逃荒的?”


    “啧,拖家带口,这么多张嘴。”


    “听说是官府安排来的?”


    “安排到咱这鬼地方?造孽哦…”


    细碎的议论声如同蚊蚋般嗡嗡响起,从各处传来,他们的目光在宋家每个人身上扫过,带着审视和估量。


    几个光着脚丫子,流着大鼻涕的半大孩子远远地跟在板车后面跑,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好奇。


    赵氏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她忍不住低声嘀咕:“看什么看!没见过人咋的?”


    声音不大,却引来更多不加掩饰的打量,吴氏下意识地把自家孩子往身边拉了拉。


    苏明华努力的挺直脊背,脸上挤出一丝温和的笑容,试图向那些目光传递善意,但收效甚微。


    宋家姐弟默默的观察着村民,心里也感觉不太舒服,这里的人气,比荒凉的土地更让人感到压抑。


    “请问,里正家怎么走?”宋瑞峰停下脚步,对着离得最近的一个倚在门框上,叼着旱烟袋的干瘦老头拱了拱手,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和。


    老头慢悠悠地吐出一口烟圈,眼睛上下打量着宋瑞峰和他身后的人,半晌才用烟杆指了指村子深处:“喏,顺着这条道往里走,门口有棵枣树,土墙最高的那家就是。”


    “多谢老丈。”宋瑞峰道了谢,招呼家人继续前行。


    背后那嗡嗡的议论声更响了些。


    在无数道目光的“护送”下,他们终于找到了里正家。


    确实如那干瘦老头所说,土坯垒的院墙在村里算是最高最齐整的了,门口一棵老枣树虬枝盘结。


    院门半开着,能看到里面还算宽敞的土院子,收拾得倒也干净。


    宋老头亲自上前,叩响了院门上的铁环。


    不多时,一个穿着半旧但干净棉布褂子,约莫五十多岁,面容精瘦,眼珠灵活的男人走了出来。


    他便是太平村的里正,姓李,人称李老抠。


    李里正的目光飞快地在宋家众人和他们的板车上扫了一圈,尤其在几辆板车自制的棚子上多停留了一瞬,脸上堆起一种介于热情和疏离之间的笑容。


    “哎呀,几位就是官府文书上说的,新落户的宋家吧?一路辛苦,一路辛苦!快请进,请进!”李里正侧身让开院门,语气倒是热情,但那眼神里的打量和算计,却瞒不过历经世事的宋家人。


    众人将板车暂时停在院外,随着李里正进了院子。


    堂屋里光线有些昏暗,摆着几张粗糙的木凳。


    李里正招呼众人坐下,又让自家婆娘端了好几碗看着就不怎么干净的水上来。


    “文书和地契都带了吧?”李里正搓着手,直奔主题。


    宋老头从怀里掏出那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凭证递过去。


    李里正接过来,就着昏暗的光线仔细看了看,又抬眼看面前这一大群人,尤其是几个孩子,他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展开笑容。


    “嗯,没错没错,是周大人安排过来的,按文书上说的,给你们划了村西头靠林子边那块荒地,足有十五亩地!还有一处废弃的院子,虽然破败些,但收拾收拾也能住人。”李里正指着文书上模糊的草图,“地方是好地方,就是…额,就是荒得久了点,离村子中心也远了点,清净!”


    清净二字,他说得意味深长。


    宋家人心里都明白,这清净意味着偏僻,意味着离人群远,意味着安全系数可能更低。


    “那…劳烦里正带我们去看看?”宋老头沉声道。


    “好说好说!”李里正站起身,“地方有点偏,路也不好走,你们东西不少,要不先安置下老弱妇孺,我带当家的和壮劳力过去认认门?”


    宋老头点头同意,安排赵氏带着女眷孩子和其他人留在这里稍候,他自己则带着三个儿子,跟着李里正的步伐,往村西头走去。


    越往西走房屋越稀疏,道路越崎岖,荒草越高,空气中那股老林子带着腐叶和湿气的味道也越来越浓。


    终于,在一大片明显撂荒多年,杂草丛生,石块嶙峋的坡地边缘,李里正停下了脚步,指着前方。


    “喏,就是这儿了,地界嘛,以那几棵大树为东头,西边到林子边,北边是那道土坎,南边…咳,差不多就到这了。”他含糊地比划着,范围极大,但一眼望去,除了荒草就是石头,根本看不出田地的样子。


    而在坡地稍高一点,靠近林子边缘的地方,孤零零地矗立着一个破败的院落。


    几间低矮的土坯茅草屋围成一个不规则的院子,院墙早已坍塌了大半,只剩下几段残垣断壁。


    茅草屋顶多处塌陷,露出黑黢黢的窟窿,院门歪斜地耷拉着,只剩下一扇,门轴断裂。


    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一片狼藉,散发着荒废已久的气息。


    宋家父子看着眼前这片家园,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远超预期的破败和荒凉震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哪里是能住人的地方?简直比他们路上露宿的荒野好不了多少!


    李里正仿佛没看见他们难看的脸色,自顾自地说:“地方是破了点,但胜在宽敞!收拾收拾大有可为!周大人给的地契就在这范围里,绝对够数!那啥,地方给你们带到了,钥匙…咳,也没啥钥匙,门都那样了,要不你们先收拾着?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都是一个村的乡亲了!”


    他话说得漂亮,但脚下却不着痕迹地往外挪,显然不想在这荒凉地方多待。


    宋老头看着这片百废待兴的家业,再看看李里正那精明的眼神,心知多说无益。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对李里正拱了拱手:“有劳里正了,往后还请里正和乡亲们多照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