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章 巨大的暴击

作者:念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宋家四人此刻沉浸在巨大的失落和被文字游戏戏耍的憋屈感中,根本没注意到旁边皇子殿下的异样。


    宋瑞峰强打起精神,再次向李差役道谢:“多…多谢差爷告知,我等明白了。”


    他接过那张写着太平村三个字的凭证,感觉它有点烫手。


    萧景琰终于勉强压下了笑意,清了清嗓子,走到宋家四人面前。


    少年的脸上恢复了矜持,但眼底还残留着一丝笑意带来的亮光:“宋叔,苏婶。”


    他语气温和中带着真诚的感激:“多谢你们一路上的照拂,尤其是那美味的饭食,七郎铭记于心,此番能顺利抵达临安,全赖贵家相助。”


    说着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刘主簿,随后又说道:“我这边还需在此稍作停留,等候家人消息,待诸事安顿,过些时日,七郎定当备上薄礼,亲往那…嗯,太平村拜访致谢!”


    太平村三个字,差点又让他没绷住。


    宋家四人正处于前途未卜的低气压中,听到萧景琰的道谢和承诺,心情复杂。


    苏明华扯着嘴角勉强笑了笑:“七郎客气了,路上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祝你早日和家人团聚。”


    宋瑞峰拱拱手,语气低沉:“七郎保重,后会有期。”


    姐弟两人也不似来时的欢乐了,蔫蔫地挥了挥手表示回应。


    看着宋家四人拿着凭证,背影有些萧索地汇入街道的人流。


    萧景琰终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地绽放开来,带着点少年人的促狭。


    他转身,对恭敬等候的刘主簿矜持地点点头:“有劳刘主簿了。”


    七皇子殿下看完热闹,这才在刘主簿殷勤的引领下,昂首走进了那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临安县衙大门。


    悦来客栈,栖身阁。


    嘈杂的人声如同闷雷在低矮的屋顶下滚动。


    宋家四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大通铺,脸上的表情比离开时更加灰败。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带着期盼。


    “怎么样?见到周大人了?给咱安排到哪儿了?”宋金秋的性子最急,人还没坐下,他就开口问上了。


    宋瑞峰苦笑着,将那张薄薄的纸递给父亲:“爹,安排是有了,在新城县留下镇,太平村。”


    他特意把太平村三字咬得很重。


    “啥?太平村?”奶奶赵氏尖利的声音瞬间拔高,刺得人耳膜疼,“这名字听着就晦气!新城县?是哪个犄角旮旯?不是临安城吗?!”


    苏明华疲惫地揉了揉额角:“娘,周大人他不是临安城的县令,他是新城县的县令,人现在就在新城县。”


    “啊?!”


    这个消息一扔出,整个栖身阁宋家占据的角落瞬间炸开了。


    宋老头拿着凭证的手顿住了,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眼睛反复的看着纸上几个字。


    他沉默了半晌,才长长叹了口气:“周大人有心了。”


    语气里是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是感激?


    是无奈?


    还是被这地名激起的凉意?


    “有心个啥啊!”赵氏拍着大腿,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搞了半天是个乡下破县!还是个叫什么太平村的鬼地方!还留下镇!


    哎哟喂,听着就让人浑身发毛!这取的名字是生怕咱们路上太顺当了是吧?那周正当时拍着胸脯说临安城的劲儿呢?合着是拿咱们当猴耍呢!”


    她越说越气,脸都涨红了。


    宋金秋更是暴躁地跳了起来:“娘说的对!这太平村他娘的听着就像个乱葬岗!晦气!真晦气!白瞎了咱们一路给他们吃好喝好!”


    吴氏也跟着帮腔,声音又尖又利:“就是就是!还临安城的大老爷呢,呸!原来是个乡下土县令!骗子!睡这破地方还花了冤枉钱!”


    宋家三房的夫妻俩相对平和些,但脸上也满是忧虑。


    宋青阳皱着眉:“新城县不知离这临安城多远?这太平村的名字…也确实不太吉利。”


    大人们的情绪也影响到了小孩,孙氏搂着有些害怕的女儿,忧心忡忡的说着:“有地方落脚总是好的,只是这名字听着心里就发慌。”


    角落里,陈三罐本来正美滋滋地回味着那顿加了特殊香料的杂粮饼,猛一听到未来的村名,手里拿着的半个野果啪嗒掉在了地上。


    他一脸痛心疾首地捡起来擦了擦,咬了一口后哀嚎:“我的老天爷!这村名听着就不像能有啥好山好水好滋味的地方啊!周大人他…唉!”


    吃货捶胸顿足着,好像已经看到了未来清汤寡水,食不甘味的日子。


    柳文渊眯着眼睛,手指飞快地掐算着,嘴里念念有词。


    半晌,他猛地睁大眼睛:“妙!甚妙啊!诸位稍安勿躁!听在下一言!”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压过周围的嘈杂声:“新城县太平村,此名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啊!太平这二字暗合天道,乃天下大同,海晏河清之吉兆!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内蕴乾坤!依在下推算,此乃否极泰来,破而后立之绝佳卦象!


    诸位此行,必能于这太平之地,开创一片家业兴旺之太平盛世!”


    他说得唾沫横飞,极力想把太平往吉利的方向掰扯。


    陈三罐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不太懂,但觉得好像有点道理,附和道:“柳先生说得对啊!太平好!平安是福!有命在,还怕没好吃的?”


    他试图说服自己。


    宋安沐搓了搓胳膊,感觉那股从衙门口带回来的凉意还没散:“太平村这名字在古代杀伤力也这么大吗?感觉像被强制开启了困难模式新手村。”


    她小声嘀咕。


    宋安宇托着下巴,一脸冷静地分析:“信息差导致的认知偏差,周大人利用了临安城作为府级行政单位的概念模糊性,成功实现了预期引导,或者说预期管理失败,不过…”


    他停顿了会,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了个打钩的手势放在下巴处:“有固定坐标点,总比随机刷怪强,太平是目标,不是现状。”


    苏老头一直没怎么说话,此刻才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嗯,地名吉凶皆由心生,新城新土万物初萌,未必不是一方福地。”


    他慢悠悠捻着胡须,目光平和。


    众人七嘴八舌,围绕着“周大人的文字陷阱”,“太平村的诡异名字”,“新城县到底有多偏多远”。


    还有陈三罐对伙食的深切忧虑,柳文渊强行算出的“上上吉”卦。


    展开了一场充满怨念,荒诞感和一丝认命的大讨论。


    赵氏的尖刻。


    宋金秋的暴躁。


    吴氏的添油加醋。


    穿越小辈的现代吐槽。


    苏老头的豁达。


    陈三罐的吃货逻辑。


    还有…


    柳文渊的玄学安慰…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这拥挤浑浊的大通铺角落,充满了市井的鲜活与无奈。


    “够了!”


    宋老头猛地咳嗽一声,浑浊却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嘈杂声渐渐平息下来。


    他拿起那张承载着太平村命运的凭证,扬了扬,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木已成舟,说破了天去也得认!周大人的情分咱们也要记着!这太平村的田宅,也是实打实的安排!新城县太平村,从今儿起就是咱宋家扎根的地界!是龙是虫,是太平还是不太平,到了地头,得靠咱们自己这双手挣出来!”


    他看着大伙:“明日一早,咱们收拾东西,备好干粮,尽早动身!”


    众人面面相觑,赵氏还想嘟囔,被老伴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陈三罐看着又掉地上的果子,叹了口气,默默捡起来擦了擦。


    疲惫和茫然笼罩着众人,但宋老头的话像根定海神针,将那点被激起的凉意,强行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命后必须向前闯的韧劲。


    栖身阁里,只剩下收拾行囊的窸窣声和远处其他铺位传来的,模糊不清的鼾声与呓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