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家庭会议再开

作者:念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灶房里热气熏得人睁不开眼,宋安沐刚把姜片倒进锅里,就听见外头陈三罐在跟人掰扯:“我就掰根柴火!这柴火还是我们自带的!你闻闻这姜汤味儿,分你一碗成不?”


    等众人终于捧着姜汤缩进宋老头那间通铺时,外头的雨已经下得像天河倒灌。


    十五口人挤在四张木床上,湿衣裳在屋里拉出七八道麻绳,赵氏盘腿坐在床沿,盯着滴水的衣裳直喘粗气:“作孽哟,这要是染了风寒......”


    “所以得洗澡啊奶奶。”宋安沐蹲在木盆边拧帕子:“您闻闻三叔这草鞋,都能腌咸菜了。”


    无论宋安沐怎么劝,赵氏就是不洗澡,说今儿花的钱已经够多了,还花这冤枉钱作甚。


    苏明华正用干净的布擦着头发,听到两人的对话,她也开口劝道:“娘,咱们不是卖吃食的吗?就邋遢模样谁敢买是不?”


    “卖个屁!”赵氏扯过孙氏递来的干布巾,在脸上胡乱抹了两把:“这大雨天路上鬼影子都没有,洗给阎王爷看啊?”


    宋安宇在窗边研究木栓,闻言转头道:“奶,若是得了风寒,到时候天晴了都起不来挣钱,还要挨苦受累,得不偿失啊。”


    “呸呸呸!怎么这么不会说话!”赵氏抄起鞋底要打,被宋老头咳嗽声拦住。


    孙氏默默抱紧女儿,轻声道:“大嫂,帮我去要桶热水吧。”


    这话像颗火星子,苏明华立刻接茬:“三弟妹要给孩子擦身吧?我帮你兑温水去。”


    她胳膊肘碰碰女儿,宋安沐会意,掏出个雕花小木盒:“我这还有皂角粉,洗完香喷喷的。”


    最后还是苏老头来收场:“染了病还得我开方子,到时候药材钱可比澡钱贵十倍!”


    “洗就洗,都是些败家玩意儿。”赵氏骂骂咧咧地站起身,从包袱里抽出干净衣裳。


    “热水钱我自己出!”走到门口又回头瞪苏老头:“你那些药草可得盖严实了,别让潮气钻进去。”


    苏老头笑着应了,转头朝外孙女眨眨眼,宋安沐蹑手蹑脚跟出去。


    听见奶奶在走廊上跟驿卒砍价:“...我这老婆子用不了多少热水,三文钱成不成?”


    雨声渐渐盖住了讨价还价的声音,走廊上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光映在潮湿的木地板上。


    等他们十六人挨个洗完,天已黑透,宋安沐绞着湿发进入爷爷所在的那间房。


    屋里挤满了人,宋老头盘腿坐在最里侧的床铺上,正用粗布擦着脚底板。


    苏老头挨着窗边,借着微弱的灯光翻看一本破旧的医书,陈三罐窝在角落,手里握着把小刀,正对着一截竹根较劲。


    女眷们挤在另一张床上,赵氏在数铜板,吴氏和孙氏凑在一起缝补衣裳,三个小的趴在床尾玩石子。


    “可算洗完了。”宋安沐把湿衣裳搭在门边的竹竿上,顺手接过苏明华递来的干布巾:“娘,我头发还滴着水呢。”


    苏明华往旁边挪了挪:“赶紧擦擦别着凉,安宇,给你姐腾个地方位置出来。”


    宋安宇正在老爹旁边看他画路线图,闻言往墙角缩了缩,顺手把玩石子的元序拎到膝盖上。


    小男孩手里的石子啪嗒掉在地上,骨碌碌滚到陈三罐脚边。


    “哎哟我的小祖宗!”陈三罐手一抖,竹根上刻歪了一道。


    坐在旁边的宋青阳探头过去看,惊讶道:“三罐,你这雕的是山鬼?”


    只见竹根上歪歪扭扭刻着个鼓腮帮子的小人,头顶还支棱着几根乱毛。


    陈三罐得意地晃了晃作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这个山鬼刻的还行吧。”


    “这要能叫山鬼,庙里的泥塑都得气活过来。”吴氏飞针走线间抬头嗤笑:“你刻的这些玩意儿,白送都没人要。”


    赵氏数铜板的手停下:“三罐啊,不是我说你,有这功夫还不如跟安沐多学学手艺,没准还能卖出几个钱来。”


    “您这话说的。”陈三罐把刻坏的竹根扔进脚边的竹篮。


    里头已经堆了七八个奇形怪状的雕刻:“当年我在陶窑上工的时候,那些贵人就爱买这些稀奇古怪的摆件,宋大哥你说是不是?”


    宋瑞峰正用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闻言抬头望了一眼,笑道:“三罐这手艺虽然...别致,但胜在天然趣味,有不少附庸风雅的商人,保不齐真有人好这口。”


    “听听!还是童生老爷有见识!”陈三罐一激动,手里的小刀差点戳到膝盖。


    宋安沐走过去扒拉竹篮,拎出个三条腿的蟾蜍:“三罐叔,你这蛤蟆怎么跟中了毒似的?”


    屋里顿时笑成一片,宋老头咳嗽了一声,正色道:“说正事,这场雨要是连下三五日,光住宿钱就得花费不少银子,方才我问过驿卒,往南三十里有座废弃的茶亭,好歹能遮风挡雨。”


    “茶亭哪住得下十五口人?”赵氏把数好的铜板串回麻绳:“要我说,明儿雨小点就赶紧走,我打听过了,再走个四五日,就能到之前张小哥提到的那个青林镇,镇上有个大车店,通铺才只要十文一晚。”


    宋青阳摸着女儿的头发开口:“娘,四五个日夜说长不长,可这雨要像今日这般瓢泼似的,又没地方躲雨,那可就……”


    他话没说完,外头屋檐水正巧哗啦啦砸在石板上,倒像应和似的。


    赵氏气恼道:“那你们说怎么办,真去挤那茶亭啊?”


    一时没人接话,反而是慢悠悠刻着木雕的陈三罐旧事重提。


    “要我说吧,实在熬不住就把安沐那寿星公给卖了,赵大娘你也别再说什么当镇宅之宝之类的话,总得先到南边才是正经的吧,这样大伙也不用在这愁要在哪落脚了。”


    屋里安静下来,油灯爆了个灯花,映得众人脸色忽明忽暗,这事说的赵氏不乐意听,但她这次没有再反驳。


    宋老头终于擦完脚,把布巾往盆里一扔:“真到万不得已,卖了就卖了,还是那句话,人比死物要紧。”


    赵氏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把铜钱包好塞进贴身口袋,吴氏和孙氏对视一眼,继续埋头缝补。


    宋安宇突然说:“其实三罐叔这些竹雕,可以试着卖贵点。”


    “啥?”宋金秋差点从床上蹦起来:“就这些破烂玩意儿?”


    宋安沐还在擦着未干的头发:“其实也不是不行,我看见驿站柜台就供着个缺胳膊的达摩,也许驿丞会喜欢三罐叔刻的这些歪瓜…咳…这些别致的小物件呢?”


    “歪瓜?歪什么?什么瓜?你刚才想说的是什么!?”陈三罐不开心了,他缠着宋安沐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后者不理他,只是一味的抬眼看屋顶。


    宋瑞峰却若有所思地敲着炭笔:“物以稀为贵,三罐这些雕工虽然粗糙,但胜在独一无二,明日我写几张“山野奇趣,孤品典藏”的签纸...”


    “打住打住。”苏明华把拧干的布巾甩在竹竿上:“你们爷仨别尽出馊主意,三罐你说,这些竹雕你想卖多少钱?”


    陈三罐坐正身子:“要是遇上识货的...三五文一个?”


    见众人要瞪眼,他赶紧补充:“但要是成套卖!比如十二生肖什么的...”


    “您刻的这是生肖?”宋安沐举起一个长着犄角的圆球:“我还以为是发了霉的汤圆呢!”


    众人又笑起来,连路过的驿卒都扶着门框直抖肩。


    笑声中,宋青阳忽然说:“其实安沐可以教三罐刻些实用物件,比如挖耳勺、发簪什么的,总比这些...”


    他掂了掂竹篮里七扭八歪的雕刻:“强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