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我先回到家,翻出之前零零散散写的一些设定和笔记。
我想做的游戏,核心是剧情和沉浸感。
大概故事是一个普通人意外落入一个诡异的“游戏空间”,必须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副本中解谜求生,并逐渐揭开这个空间背后的巨大阴谋和真相。
而解谜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NPC的深度互动。
不仅仅是传统的点击对话选项,而是要利用我那个AI插件,让玩家真正通过“语言”去和NPC交流、试探、获取信息甚至欺骗,从而拼凑出每个副本的真实面貌和世界观线索。
我希望玩家能真的感觉自己是活在那个世界里,而不是在玩一个预设好所有剧本的游戏。
我越想越兴奋,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把核心概念、想要的感觉以及AI插件如何融入 gameplay 的设想都梳理了一遍。
正写得投入,林砚回来了。
他从背后抱住我,下巴搁在我肩膀上:“还在想游戏的事?”
“嗯,”我靠在他怀里,叹了口气,“发现真不是那么简单。以前觉得把插件搞出来就成功一大半了,现在才发现,构建一个吸引人的世界和故事更难……太难为我这个理科生了。”
林砚低笑:“宝宝,你确实是在难为自己。构思核心玩法和世界观是你的工作,但具体的剧情编织、细节填充,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叙事设计师啊。你花钱雇人,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帮你把想法变得更完美吗?”
“话是这么说……但我总想参与得更深一点,希望最后出来的东西能完全符合我最初的想象……”我小声嘀咕。
林砚很少见我这么坚持一件事,他把我转过来,认真地看着我:“老婆,我明白你想亲手打造一个完美作品的心情。但你要知道,越是体量大的游戏,越是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所有事。它需要团队协作,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专长。”
“可是……如果最后游戏主创名单上只凸显我一个人的名字,对那些付出了心血的人来说,会不会不太公平?”我还是有点纠结。
“行业惯例就是这样啊,”他耐心解释,“想想你以前玩的那些3A大作,你会记得里面某个场景的建模师是谁吗?某段精彩剧情的文案策划又是谁吗?大家是在为一个共同的项目努力,最终的成果属于整个团队,而项目的核心方向和灵魂,由你来把握。这并不矛盾。”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了然地笑了:“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有点不太适应这种从单打独斗到带领团队的转变?以前搞插件,你一个人埋头苦干就行了。现在突然要你去协调、去领导,所以有点惶恐,怕自己做不好,怕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才想事事亲力亲为,觉得这样更能掌控?”
被他一下子说中心事,我愣了一下,然后缓缓点头:“……好像真是这样。”
“又开始了,我的小操心鬼。”
林砚亲了亲我的额头,“现在什么都还没开始呢,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放轻松,去享受创造的过程,别老想着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再说了,我们现在又不是输不起,有试错的成本。大胆去尝试,去沟通,怕什么?”
我看着他那双总是充满力量和信任的眼睛,心里的忐忑渐渐被抚平。
“林砚,谢谢你。我好像……有点懂了。”
“懂了就好,”他笑着揉揉我的头发,“现在,陈总,该下班了,大脑需要休息。”
我们看了一部轻松的电影,暂时把游戏、团队、融资这些事都抛到了脑后。
晚上躺在床上,我侧着身,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仔细看着林砚的睡颜。
“你这么看着我,很危险的。”他忽然睁开眼,带着睡意的声音低哑含笑。
“就看一会儿嘛,”我小声说,“好像好久没这么仔细看你了。”
“那你看看,你老公变了吗?”他配合地躺平,任由我打量。
“嗯……感觉比上大学那会儿更成熟了,轮廓更硬朗了点,更有男人味了。”我伸出手指,轻轻划过他的眉骨。
“喜欢吗?”他洗完漱没戴眼镜,眼睛笑着眯起来,显得格外温柔。
“当然喜欢啊,”我凑过去一点,“每次看到你这张脸,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我家锐锐也很好看,”他低声说,手指轻轻抚过我的睫毛,“睫毛很长,”又碰了碰我的鼻尖,“鼻头翘翘的,”最后指尖落在我的嘴唇上,“嘴巴……最好亲。”
我脸上有点发烫,嘴上却说着:“好啦,就知道哄我,肯定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话没说完,他就吻了上来。
气息交融,温度攀升。
夜晚的静谧被细碎的声响和逐渐急促的呼吸打破。
最后自然是又折腾了半宿,什么烦恼忧虑,都在缠绵中被暂时忘却了。
---
林砚那边融资的事情进展得似乎很顺利,他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忙碌但亢奋的劲儿。
而“锐林科技”也没闲着,趁着我这边“铁石”的AI插件热度还没完全下去,他们又接连推出了好几款新产品。
这次的重点是智能家居领域。
说实话,看到发布会和官网更新的时候,我还有点懵。
之前没怎么听林砚详细提过这方面的大动作,没想到他们不声不响就弄出了这么多东西。
有可以通过语音精准控制家里任何角落灯光亮度和色温的智能系统,不再是简单开关,甚至能模拟日出日落的光线变化;有非常智能的环境监测调节器,能联动空调、加湿器、新风机,自动把家里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维持在最适合人体的状态;还有一套安防系统,识别准确率高得吓人,不仅能区分家人和陌生人,甚至能判断出宠物是不是在捣乱,防止误报……
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是一个智能咖啡机。它不仅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煮咖啡,还能记住家里每个人的口味偏好。
我某天早上只是随口说了句“今天好像有点困”,十分钟后,林砚就端着杯特浓的双份意式浓缩过来,说是咖啡机“分析”了语音记录后推荐的。
这些东西一推出,市场反响居然相当不错。
尤其是搭配着“锐林科技”之前就打下基础的一些智能办公设备,隐隐有种要打造一个“锐林智能生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