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个家,虽然关系疏离(他母亲在他14岁那年车祸去世了,是为了保护当时才10岁的弟弟。
他父亲在家庭中完全失职,母亲走后,是林砚这个半大孩子扛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直到他成年那天,弟弟很冷静地对他说:“哥,你走吧,别再回这个家了。这里耽误你太多。”
弟弟比林砚小四岁,现在应该上高中。)
但每年除夕,按照他那早逝母亲留下的规矩,父子三人(虽然关系冷淡)还是要坐在一起吃顿形式大于意义的年夜饭。
我心疼他,却也明白,那是他必须回去面对的责任和过往。
我没好意思开口留他。
转眼到了除夕前一天。我爸难得没去棋牌室,兴致勃勃地拉着我去买炮仗。
小城的年货街上人声鼎沸,红彤彤一片,充满了俗气又热闹的年味。
我们挤在人群里,挑着各种花炮、摔炮、窜天猴。
我爸提着两大袋“战利品”,突然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小锐啊…你妈最近…好像变了。”
我脚步一顿,心里咯噔一下。
没想到我爸这么迟钝的人,居然也能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
还没等我组织好语言,我爸就自顾自地侃侃而谈起来:“话好像多了点?饭桌上也不总板着脸了…昨天我看她还笑了下?虽然就一下…啧,怪稀罕的…”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脸上带着点憨厚的、不明所以的满足感。
我看着他日渐佝偻却依旧乐呵呵的背影,手里沉甸甸的炮仗袋子勒得手指发红,一个久远的画面毫无预兆地撞进脑海:
也是这样一个冬日,我爸拎着一条刚从河里钓上来的、还在扑腾的大鱼,还没进家门就扯着嗓子兴奋地大喊:“阿芳!阿芳!快来看!钓了条大的!”
声音里满是炫耀和纯粹的欢喜。
他冲进厨房,把鱼举到正在缝补我穿破裤子的我妈面前,眼睛亮晶晶的:“今晚给你好好补补!你不是最近总说眼睛疼吗?幺儿(指我)最喜欢喝鱼汤了!先炸后炖,保证鲜掉眉毛!”
当时,坐在小板凳上的我,清晰地看到,低头缝补的母亲,嘴角抑制不住地、悄悄地向上扬了起来,连带着眼角的细纹都柔和了许多。
一股暖流夹杂着酸涩涌上心头。我忍不住调侃了一句,声音有点哑:“爸,没想到…你还挺在意妈的啊?”
我爸脚步一顿,老脸“唰”地一下红了,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回头瞪我:“废话!我不想着我媳妇谁想着!臭小子!”
吼完,他自己也绷不住,嘿嘿笑了起来。父子俩在喧嚣的年货街上相视而笑,笑声融入了热闹的人潮。
除夕夜终于来了。
窗外的鞭炮声从傍晚开始就噼里啪啦没停过,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年夜饭的香气。
家里暖气开得足,电视里放着热闹喜庆的春晚(虽然没人认真看),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我妈掌勺,我爸打下手,我也贡献了一道(在林砚远程指导下完成的)可乐鸡翅。
三个人围坐在桌旁。我爸开了瓶普通的白酒(林砚送的那两瓶被他当宝贝收起来了),给我妈倒了杯果汁,给我也象征性地倒了小半杯。
气氛比往年…似乎温暖了一些。
我妈夹了一筷子清蒸鱼,细嚼慢咽着。电视里主持人正说着吉祥话,窗外又是一阵密集的鞭炮炸响。
在一片喧嚣的间隙,我妈像是随口一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我和我爸耳朵里:
“陈锐,给小林打电话了吗?他到家了吧?”
我一口果汁差点呛住!心脏猛地一跳。
电话?那当然是天天打!恨不得24小时挂着!
就是这通话内容…咳咳…想想都让人面红耳赤!
我赶紧咽下果汁,含糊道:“啊…刚…刚打过了。他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呢,说堵得厉害…现在…现在应该到了吧?” 我拿出手机假装看了一眼,掩饰心虚。
我爸喝得脸有点红,闻言立刻接话:“对对!小林那孩子不错!有空再来咱家玩啊!我那儿还有好酒!” 他拍着胸脯,一脸豪迈。
我内心默默吐槽:爸,您那是惦记人家吗?您那是惦记人家的好酒吧!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欢快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林老板”三个字。
“我去接个电话!” 我几乎是跳起来,抓起手机就往房间冲。
关上房门,隔绝了大部分客厅的电视声,但窗外的鞭炮声依旧震耳欲聋。我按下接听键,几乎是吼着:“喂?!听得见吗?”
电话那头传来林砚低低的笑声,背景很安静:“听得见,锐锐。吃饭了吗?” 他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熟悉的暖意。
“刚吃完!你呢?到家了?堵吗?” 我也扯着嗓子喊。
“到了,刚吃完。家里…就那样。” 他轻描淡写地带过,显然不想多提他那边的“年夜饭”,“你那边好吵。”
“是啊!鞭炮快把我耳朵炸聋了!” 我笑着抱怨,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夜空中此起彼伏炸开的绚烂烟花,“你那边呢?有烟花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砚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和落寞:“我这里…靠近郊区,放烟花的少。很安静。”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穿透力,穿过嘈杂的鞭炮声,清晰地钻进我的耳朵:“锐锐…那你那边…有烟花吗?”
“有啊!那肯定有!满天都是!可好看了!” 我望着窗外璀璨的夜空,大声回答,脸上不自觉地扬起笑容。
“那…” 林砚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期待和浓烈的思念,“…你想我吗?”
窗外的烟花在这一刻恰好密集起来,“嘭嘭嘭”的炸响声连成一片,绚烂的光芒映亮了整个房间。
我被这巨大的声浪和绚丽的色彩包围着,心口被一种滚烫的情绪填满,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对着手机,用尽全身力气笑着喊了回去:
“想——!!林砚——!!我想你啊——!!!”
我的声音被淹没在震天的鞭炮声里,但我确信,他听到了。
电话那头,林砚站在他那空旷冷清的别墅落地窗前,望着窗外零星几点、显得格外寂寥的烟花光亮,听着手机里传来爱人被鞭炮声模糊却又无比清晰的告白,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无比温柔、无比满足的笑容。
他对着手机,声音不大,却无比坚定:
“锐锐…我也想你…好想…好想…”
就在这一刹那,我们相隔两地,却仿佛站在了同一片璀璨的夜空下。
他那边,一朵小小的烟花怯生生地升空,绽开一朵微弱却努力的金色小花。
我这边,无数巨大的烟花在头顶轰然怒放,交织成一片光的海洋。
我们各自望着眼前的夜空,不约而同地,对着手机,也对着这漫天华彩,无声地、幸福地笑了。
新年的钟声,在漫天烟火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敲响了。
---
新年刚过没几天,家里那股“母慈子孝”(虽然程度有限)的温馨劲儿还没焐热乎,我妈就开始不动声色地“赶人”了。
“小锐,你这复习计划不是年后就开始吗?在家待着也没效率,早点回去吧。”她一边擦着茶几,一边语气平淡地建议。
“是啊,学习要紧!小林不是也回去了吗?”我爸在旁边帮腔,手里还摩挲着林砚送的那条好烟,显然更惦记他的“好酒友”。
我心里跟明镜似的。
什么复习计划?分明是我妈那双X光眼,早看穿了我这几天魂不守舍、捧着手机傻笑的德性,知道我想林砚想得抓心挠肝了!
啧,陈老师,您这洞察力,不去当侦探真是屈才了!
行吧,走就走!我麻溜地收拾行李,心里乐开了花。
我妈虽然嘴上赶人,还是给我塞了一大堆家里做的腊肉、香肠,还有我爸特意去买的本地特产糕点,沉甸甸的,装满了爱(和投喂林砚的食材)。
一路风驰电掣,归心似箭。
终于回到了我和林砚的小窝楼下。
提着大包小包,想象着林砚开门时惊喜的表情,我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咚咚咚!
我敲响了家门,心里排练着“Surprise!”的台词。
门开了。
但不是林砚那张温润带笑的脸。
门后站着一个少年。看起来十七八岁,个子很高,快赶上林砚了,身形略显单薄。
他穿着剪裁极其考究、一看就价格不菲的黑色休闲装,衬得皮肤有种冷感的苍白。
头发是精心打理过的微卷,几缕碎发慵懒地搭在光洁的额前。五官极其精致,和林砚有五六分相似,但气质却天差地别——林砚是内敛温润的玉,眼前这位,就是一把出鞘的、带着邪气与慵懒的妖刀。
他斜倚着门框,双手插在裤袋里,微微扬着下巴,眼神带着点居高临下的审视和毫不掩饰的疏离,薄唇轻启,声音清冷得像冰泉:
“你找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