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日行六百

作者:元神炁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常宁子差点跳起来,指着那两匹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马:“吹吧你就!你怎么没给这俩牲口毒死?”


    和尚车夫也不辩解,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一副“爱信不信”的模样。


    耿异和常宁子只当这疯和尚在胡言乱语。


    曾全维却起了疑心。


    他不动声色地凑近那两匹役马,仔细端详起来。


    马匹毛色还算顺滑光亮,打理得不错,但体型骨架确实不算出众的骏马。


    除此之外,看不出任何“神行”的端倪。


    没有额外的金属构件,没有蒸汽喷口,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两匹拉车马。


    李知涯没去看马。


    他的目光,锁定了和尚车夫那双深陷的眼窝。


    透过那看似浑浊的眼眸,他捕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笃定?


    还有一丝隐藏极深的、非人的……冰冷?


    这感觉一闪而逝。


    他心头猛地一跳!


    难道……这疯和尚的话,并非全是妄语?


    这两匹役马,真的被某种方式改造过,能直接以业石为能量?


    在这郑家势力盘踞的厦门,“大车台”这种半官方的机构,或许真能搞到一些业石配额?


    车夫们能得到少量业石作为“特殊燃料”补贴?


    “信不信?”和尚车夫见他们沉默,主动打破僵局,“不信的话,坐一趟试试?贫僧这车,空口无凭,脚力说话!”


    李知涯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这来路不明的秃驴。


    但他目光扫过大车台院子——


    剩下的马车,要么已经套上了牲口准备出发,要么挂着“维修”、“自用”的牌子。


    眼下,还真就只有这和尚的“神行马车”是唯一的选择!


    曾全维显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他压低声音对李知涯说:“李兄弟,死马当活马医吧?实在不行,就租他的!总比干耗在这儿强!”


    常宁子一听要坐这“疯和尚”的车,立刻道:“那贫道去多买点干粮!刚刚那素饼我看就不错,顶饿!”


    耿异立刻响应:“行!先买他二十斤——”


    “等等!”


    和尚车夫突然打断他们,目光在李知涯脸上逡巡,“几位施主,打算去哪儿?要是路途近,就用不着买那么多干粮了,带太多反而影响贫僧这‘神行车’的速度。”


    李知涯定了定神:“南直隶,山阳县。”


    “山阳县?”和尚车夫搔了搔自己光溜溜的下巴,“可是那漕运咽喉,淮安府的山阳县?”


    “正是。”


    “……山阳县……”和尚车夫眯着眼,手指头似乎在袖子里掐算着什么,“……两千二百多里……你们赶时间?”


    李知涯苦笑:“呃……算是吧。十万火急。”


    和尚车夫一拍大腿,脸上那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变得清晰起来,带着一种近乎狂妄的自信:“好说!准备四天——保险点五天干粮!贫僧保准给你们送到地方!舒舒服服!”


    “五天?”耿异的声音陡然拔高,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从厦门到山阳,两千二百里!五天?和尚!你是打算让这俩马肋生双翅,直接飞过去吗?!”


    和尚车夫依旧笑眯眯:“飞?飞的话估计要不了五天……可惜贫僧这车,还不会飞。”


    常宁子实在受不了这牛皮吹破天的劲儿,有心抬杠,也为了压压价:“五天?五天到不了怎么办?”


    和尚车夫眼珠一转,精光闪烁:“这样吧,公平交易!你们四个人,五天路程,按行市均价,收你们十两银子!”


    接着伸出干瘦的手指,“要是超过五天?


    多一天,扣贫僧二两银子!


    超过十天?贫僧分文不取,倒贴你们盘缠!


    如何?”


    常宁子一听这赌注,尤其是“倒贴”二字,顿时来了精神。


    他一把将背着的竹篓掼在地上,“哐当”一声,掀开盖布,露出里面小半筐用破布盖着的、隐隐透出温润光泽的石头。


    “好!一言为定!你要是赢了,这半筐……宝贝,都归你!要是你输了,哼哼……”


    他指了指那半筐石头,又做了个倒贴钱的手势。


    和尚车夫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死死钉在那半筐净石上!


    那温润诡异的光泽,让他深陷的眼窝里瞬间爆发出难以掩饰的精光!


    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脸上的笑容变得无比灿烂:“好!一言为定!佛祖在上,贫僧赢定了!”


    闲言少叙。


    素饼买了五十斤(常宁子坚持多买些,怕和尚吹牛),肉干二十斤,其他干粮若干,清水备足。


    四人先把水食塞进和尚那辆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马车车厢座位底下,随后才挤进去。


    里头空间不大,有些局促,带着陈旧的木头和皮革气味。


    和尚车夫(自称法号“玄虚”,但没人真信,毕竟谁会用这俩字当法号)跳上前座,抓起鞭子,轻轻一甩,在空中打了个响亮的空鞭。


    “驾!”


    两匹役马打了个响鼻,迈开蹄子。


    马车缓缓驶出大车台喧闹的院子,汇入厦门城略显冷清的街道。


    李知涯和常宁子一人一边,好奇地掀开车厢侧面的小布帘。


    只见街边的景物,以一种……非常正常的、马匹行走的速度,缓缓向后移动。


    别说日行六百里,能日行六十里就不错了!


    常宁子看着窗外那“龟速”,又看看怀里抱着的十斤素饼,再想想那半筐净石的赌注,脸上露出了稳操胜券的笑容。


    他觉得,这秃驴输定了!


    那半筐净石,保住了!


    耿异是个自来熟,屁股还没坐热,就隔着布帘朝前座的和尚喊话:“哎,大和尚!贵姓啊?法号真是玄虚?故弄玄虚的‘玄虚’?俗家姓啥?哪里人士?为啥想不开出家了啊?”


    问题像连珠炮。


    和尚玄虚的声音带着笑意从前座传来,夹杂着车轮的辘辘声:“贫僧是和尚,自然姓‘释’了!释迦牟尼的释!”


    耿异不依不饶:“我问的是你当和尚之前的俗家姓氏!姓张王李赵的那个姓!”


    玄虚沉默了片刻。车轮声似乎也沉重了一些。


    再开口时,他声音里那份玩世不恭的笑意淡了,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怅惘:“唉呀……俗家?早不记得了……”


    他似乎调整了一下情绪,才继续用那种讲故事的语气娓娓道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