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1章 圈骂赵佶

作者:日日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锜纵马过来,看见杨沂中,也是有些惊异。


    稍微一想,顿时明白过来,杨沂中已经投靠了定难军。


    这让他有些为难。


    刘锜他爹刘仲武,如今是渭州知府,地盘紧挨着定难军的河西一带。


    “杨兄,你我皆是都门亲卫,为何带着这些人,来围艮岳?”


    杨沂中面不改色,道:“我等要解救宇文大夫,还政于天子。”


    刘锜直接愣住了,心道宗帅好手段,原来已经有了这么强力的盟友。


    可还没等他回答,旁边的岳飞却开口说道:“这位是?”


    他太认识银州兵的甲胄了,明知故问,就是给刘锜提个醒。


    都门新军,在艮岳内当值的,今夜有千馀人。


    殿前司的亲卫,来了有八百多,其他的根本不出来。


    任由姚友仲去召人家也不来掺和。


    郭浩望了一圈,心中有数,如此兵马,便是拼起来自己也全然不惧。


    如今定难军被架在战场上,长期僵持消耗,所需辎重太多了,定难军自己供给不了。


    所以必须打开局面,带来变化,查找机会。


    若是今日能扶保蔡京重新掌权,让他运作用大宋的物力补给前线,才能打的长久。


    这些道理,节帅书信中说的很清楚了,郭浩也知道自己肩头的分量。


    蔡京的儿子,如今都在节帅手里,不怕他老东西翻脸。


    今晚只要成功,定难军的局势就会明朗起来,他清了清嗓子道:“我乃郭浩,刘锜老弟别来无恙。”


    刘锜点头示意。


    都是西军出身,都在老种麾下历练过,谁不认识谁啊。


    岳飞登时语塞,他是河北出身,不太了解这些西军的道道。


    好在这个时候,宗泽等人匆匆赶到。


    半路他就被李纲追上,也顾不上年老体衰,直接在李纲身后,两个文臣骑一匹马来了。


    他们来了之后,发现没有开打,顿时舒了口气。


    至少局势还没有到不可控的地步。


    一旦在都门内,出现了两军对打的局面,那就真一发不可收拾了。


    尤其是这里面还有定难军。


    他们也要考虑,会不会给陈绍以理由,直接东进来谋反了。


    女真人南下侵宋,能造成这么大的破坏,定难军和他们打的有来有回,真的闹将起来更加了不得。


    而且若是女真人趁机再次南下,恐怕就真的神州陆沉了。


    城墙上的新军,城下的人马,不知道有多少火把,此刻正在闪动!


    每一点火光之下,都是一张热切的面孔。


    大家都想着,如何从这一场惊变中,得到翻身的机会。


    岳飞此时看了一眼局势,心中虽然不清楚今夜的勾心斗角,但是只看兵马的话,那些蓄势待发的银州兵,完全和殿前司不是一个档次的。


    恐怕一个回合,殿前司的人就要被冲烂。


    至今银州兵,还保持着阵势,这已经是少有的精锐了,必须是经常临阵而且军纪严明的队伍才有的品质。


    两边的人没有开打,李纲和宗泽吴敏还有殿前司的姚友仲丶曹蒙看到郭浩身边的高屐,心中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他们聚在一起,等到高屐说了自己的诉求,李纲彻底怒了。


    我们要官家诛杀奸佞,你们也来诛杀奸佞,合著就光把蔡京摘出去了。


    你蔡京摇身一变,从奸佞头子成清流了可还行?


    这种翻云复雨的手段,真不愧是内斗圣人,李纲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辩驳。


    别说他了,夙来有急智的宗泽,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们都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人家的诉求跟你们一样,都是要释放宇文虚中,然后还政于官家,太上皇彻底退出决策层,交出所有权利。


    这不都一样么?


    但是,如果这件事是自己这些人做成的,那么权柄和荣耀,自然而然,就全都归于自己这一派系的人。


    如今蔡京插了一手,而且还是他们先发起的,将来就是真的都做成了,以蔡京的底蕴和人脉,恐怕他又要独霸朝堂了。


    李纲心中快速分析利弊,最后还是决定不能让蔡京得逞,板着脸说道:“即使是要释放宇文叔通,也不能如此无君无父,聚众来到太上皇住处逼宫。”


    “如此举动,和谋反何异!尔等速速退去,我会奏请官家不予追究,至于宇文叔通,你们放心,我自然会解救出来。”


    高屐害怕的事情有很多,唯独不怕这些旧党,毕竟是压制了他们十来年,闻言冷笑道:“交给你们?已经给了你们这么久的时间,可有一丝作为?


    官家是个好皇上,带领我们击退了女真鞑子,如今上皇又要重用那些宦官奸佞,我听说王黼已经偷偷返京了,再让他们奸佞胡来,这大好河山,就不知道沦于何地了!”


    李纲心中暗骂,你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的,你们和王黼一起打压旧党的时候,怎么不提他是奸佞。


    蔡京这一招打不过就添加,彻底打乱了旧党的计划,他们发现若是给了蔡京这样一个机会,那朝中的权力,将会被分走一大半。


    甚至更多


    联想到前几日定难军的异动,李纲此时心中万分纠结。


    但是郭浩没有给他机会,直接使了个眼色,让杨沂中继续破门。


    城头上,人心渐渐浮动起来,原来下面的人,都是一个目的。


    那还尤豫什么。


    说来可笑,就连这些新军,对赵佶也没有什么忠心。


    宫门只片刻就打开,预想中的争斗根本没有发生。


    人群簇拥着几个要员高官,虽然是离心离德,甚至势同水火。


    但是今夜,他们却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


    大家从艮岳中,找到被关押的宇文虚中,他被囚禁在亲卫们的值班房中,并未受到什么虐待。


    看着一大群人进来,尤其是还有李纲等人,宇文虚中心中一松。


    虽然这些人,来得比自己预想的要晚一些,总算是体会到了自己的苦心。


    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杀死梁师成,除掉了上皇手里最后一个堪用之人。


    为的不就是今天么,彻底终结掉太上皇对大宋二十年的统治,将他这个祸根挖掉,大宋或许还有得救!


    但是很快,宇文虚中就发现了不对劲,李纲等人的脸色首先就不对劲。


    然后,他在人群中,竟然看到了高屐!


    高屐假惺惺地上前,“叔通啊,委屈你了!”


    宇文虚中赶紧去看李纲和吴敏,这高屐投靠旧党了?


    按理说他是蔡京最铁杆的心腹了,是绝对不会背叛蔡京的,他怎么也来了?


    看到宇文虚中的眼神,李纲等人更加难受,无奈地撇了撇嘴。


    艮岳内,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所有的兵马,都高声大叫庆贺起来,甭管上层有什么勾心斗角,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这声音一直落入了赵佶心底,让他心彻底凉透。


    寝殿中还有他的后妃丶帝姬,都纷纷跑来,大部分已然哭得是云鬓散乱,花容失色。


    本来赵佶还有一丝幻想,此时也破灭了,不管是谁在闹事,他们都成功了。


    “为防夜长梦多,即刻诛杀奸贼李彦丶王黼丶朱勔父子!”


    高屐大声喊道。


    李纲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诛杀奸佞的功劳,不能让他们全部拿走。


    他看着高屐和郭浩等人,心中叹了口气。


    人家才是有备而来,每一步之后该如何行动,都是计划好的,有条不紊。


    而自己这边,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本来他们可以利用新皇,把蔡京这些人彻底打倒的,可是今夜之后,朝中的事又不好说了!——


    金梁桥,蔡京府邸。


    和汴梁城中其他豪门官员的宅子一样,蔡府也是重门深锁。


    蔡家的家奴,全都燃起火把上了院墙,汴梁城中混乱,他们得小心有人趁机来谋害蔡京。


    毕竟蔡京年纪大了,和梁师成一样,要是被人打死了,没有继承人能掌握他手里的资源。


    一死百了


    这是最简单丶最没有成本的反制手段。


    蔡京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的府上,人人持刃,小心戒备。


    私藏盔甲是谋逆大罪,所以蔡府是没有盔甲的,但是大宋民间允许蓄弓箭,所以在蔡府的墙头还张开了几十张强弓,箭镞冷森森的对着四下。


    墙头这些家奴,大部分都是蔡府的家生子,虽然一个个也都是怕的不行,但是好歹还撑持着没有四散逃奔,还算都在坚守岗位。


    蔡京本人,就在府上高眠。


    没错,他安排好之后,倒头就睡了。


    如今他也算是想开了,什么事都不如自己的身子重要,能活几天就能为后人做多少事。


    指望那几个儿子,已经是没有任何盼头了。


    蔡京有八子,分别是:攸丶翛丶绦丶鞗丶绂丶绶丶绅丶鞹


    均因父荫入仕,各个都有官职。


    其中自己最疼爱的大儿子丶四儿子蔡鞗,全都在陈绍手里。


    算是质子,也算是彼此信任的一个筹码。


    自己这把年纪,还能贪图什么,要是年轻时候,为了权位或许能舍弃亲生儿子,但是此时,明显是不能了。


    人到了这个年纪,难免要开始为后事劳心。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只是没能力为儿孙铺路的人,聊以自慰的话语罢了。


    古往今来,有能力为儿孙铺路的,基本都会尽力去做。


    少数人除外


    这几年,大宋风云突变,维持了百年的虚假繁华一朝崩塌。


    蔡京躺在床上,只觉得昏昏沉沉,前所未有的疲惫。


    过去几十年,大宋所发生的所有一切,他看来就如掌上观纹一般。


    他是知因知果,洞悉一切。


    可是现在所有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掌控,而且他也再没有心力,来应对即将发生的一切。


    大宋亡国之相,已经显露无疑,蔡家这么些年的风光,在未来又能全始全终么?


    这一切都不由得他忧心。


    大宋和汴梁是平安了百馀年了,可是蔡京是熟读史书的,五代时侯,每隔几年,汴梁就是一次波荡变乱。


    在这期间,比蔡家还要煊赫的家族也不少,破家灭族的还算少了?


    要为子孙谋一条出路了啊!


    蔡京突然睁开一双老眼,默默叹息,只是睡不着。


    他清楚地知道,想要多活几年,就得好生歇息,但是他毕竟做不到心如平湖。


    直到许久之后,有人来到他的卧房,轻声说了几句。


    蔡京长舒一口气,终于合上了眼睛,能睡个安稳觉了。


    ——


    艮岳内外,火光绵延如海,火把连成长龙。


    无数张面孔充满激动。


    大宋开国以来,兵变有之,定策国本之事有之。


    而以兵变参与定国本之事,这却从来没有过。


    参与这场兵变的各方兵马,都觉得自己赢了。


    这个时侯对着艮岳的宫墙挥舞着火把,一个个都快将嗓子吼破了,也不知道在喊些什么。


    人人激动得面孔扭曲,吼的是什么也万全不在意了,和周围的不同人马互相庆贺。


    现在每个人心中就一个念头,快点结束这场动乱,然后开始论功行赏吧!


    但是这些军汉背后的人物,确实悲喜各不相同。


    高屐等人,和李纲他们一起,来到艮岳深处。


    看着里面莺莺燕燕一屋子,大家都是宋臣,也没有贸然进去。


    高屐此时意气风发,在外面大声喊道:


    “上皇!你久在艮岳,快睁开眼,看看如今这大宋天下!”


    “江南生乱,全因上皇您重用朱缅之辈,播乱八州,生灵百万涂炭!”


    “燕云糜烂,全因上皇重用童贯!屡战屡败,丧权失地!”


    “一场伐燕战事,致使国用不足,财计糜烂,伐燕捐竟然加以六千万贯!”


    “原本市中市帖不过十税一,现则十税三。百物无不腾贵,交钞发之,则日日贬值,小民百姓,生计为难。”


    “然则伐燕战事仍然连场大败!十五万西军出师,归乡者不足半数!”


    “上皇您联金灭辽,如今更是引得女真南下,残虐京畿河北!”


    “国事凋零如此,实在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天下之人,莫不寄望朝中清流,寄望当今官家。”


    “然则奸人环绕上皇您的左右,日夜鼓动您废黜当今官家,官家乃至孝之人,不愿与您相争。”


    “还请上皇念及大宋万千生民,太祖太宗创业之艰难,交出印玺,安居艮岳,诛杀奸佞,切莫再迫害官家,则天下正本清源,大治可期!”


    李纲等人看着他慷慨陈词,都有些胆战心惊。世人都说他李纲敢犯言直谏,可也从没有说的如此直白。


    这高屐,他是一点颜面都不给太上皇留了。


    高屐骂的很爽,尽管这些词,都是早就斟酌好的。


    但是其中不乏很多都是高屐的心里话,骂出来之后简直是神清气爽。


    作为蔡京的执政班底,高屐这些年,为了给这个风流天子筹钱,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力。


    甭管大家伙怎么努力,这昏君就跟个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满他的欲望!


    就在几年前,伐辽前夕,太师带着大家整饬禁军!这是何等手笔,这本该留名史册,荣耀后代子孙的大事!


    可是整饬禁军所得的钱财,竟然又被他要去大半,每日里变着花样来要钱。


    要说蔡京这些班底没有怨气,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前谁也不敢发牢骚,今夜高屐却骂了个爽。


    赵佶听着听着,面色铁青,却又忍不住在颤斗。


    他已然站不起来了,软软地靠在榻上,听到最后,浑身忍不住都颤起来,仿佛再也停不下来似得。


    几名内宦都缩成一团,抖得跟筛糠也似,哪里还顾得上服侍赵佶。


    反倒是有些妃子,尤其是年纪小的,不知道厉害,此时还是上前,靠在他身边给他安慰。


    赵佶此时能想到的唯一解决手段,就是将赵桓召来,父子促膝而谈。


    要是没有旁人干扰,赵佶很有信心镇住自家这个儿子。


    他从登基之后,就开始打压这个正位太子,生怕他有了不该有的想法,成功把这个儿子训成了个棒槌。


    但很明显,外面这些人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甚至赵佶都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真的参与了,还是说今夜纯属是悍臣们自己发动的宫变。


    高屐喊完之后,里面迟迟没有动静,只有妇人哭泣声。


    高屐当即使了个眼色,郭浩心领神会,微微摆手。


    他身边有一员武官,大喝道:“跟他废什么话,咱们杀进去,先诛杀阉宦!”


    里面哭喊声更大了。


    这声音一听就是个莽夫,赵佶身边这些人,丝毫不怀疑他会进来杀人。


    砰的一声,不知道是不是他,一脚踹到了门上。


    终于,里面的人扶着赵佶站起来,有气无力地说道:“朕已知错,你们去把皇儿唤来,朕愿意给他印玺,和都门新军的兵符。”


    城外还有三万都门新军,是高俅拼了命给他留下的最后一点倚仗。


    但是此时,赵佶也看出来了,他彻底没有重新掌权的希望了。


    这群人不会允许他手握这些兵马的。


    郭浩此时,才装模作样地对踹门的武官嗬斥道:“不得放肆,退下!”


    赵佶最后时刻,软趴趴的样子,让无数人耳闻目睹了大宋天家威严的崩塌。


    尤其是在场的武将们。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