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太子的“阳谋”

作者:爱吃糖果巧克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承乾站在甘露殿中央,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被架在火上烤的肥鸭。


    一边,是以崔仁师为首的世家官员,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戒备,仿佛他是什么洪水猛兽的制造者。另一边,是以房玄龄、魏征为首的革新派,目光热切,充满了“殿下快用你的神谕抽他们脸”的期待。


    而龙椅上,他那位雄才大略的爹,李世民,正用一种“你惹的祸你来平”的眼神,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上。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到快要凝固的气氛。


    李承乾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解决,赶紧下班,鱼塘里的锦鲤还等着他喂呢。


    他拿起桌上那份崔仁师的奏疏,草草扫了一眼,三大危害?乱经义,开民智,利奸邪?


    写得真好,真有道理。


    李承乾心里甚至默默给崔仁师点了个赞。这不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境界吗?让知识变得高不可攀,大家都浑浑噩噩,这样就没人来烦他这个太子了。这崔中丞,简直是自己的知音啊!


    可惜,知音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他回去钓鱼。


    “咳。”李承乾清了清嗓子,殿内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崔中丞所言,嗯,有道理。”


    他这第一句话,让房玄龄等人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微变。而崔仁师和一众世家官员,则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李承乾没理会众人的反应,他现在只想用最简单粗暴的逻辑,把这个皮球踢得远远的。


    “乱经义,这是个问题。”他指着奏疏上的第一条,“圣人经典,一个字都不能错。这活字印刷,工匠们不识字,排错了怎么办?印出来谬种流传,本宫担不起这个责任。”


    崔仁师抚着胡须,缓缓点头,心道这太子还算清醒,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开民智,问题更大。”李承乾继续说道,语气越来越“沉痛”,“要是人人都读了书,都觉得自己比县令还懂,那这天下还怎么管?今天张三引一句《论语》质疑国策,明天李四拿一本《唐律》跟官府较劲,到时候,官府还办不办公了?”


    魏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刚想出列反驳,却被旁边的房玄龄用眼神制止了。房玄龄觉得,太子殿下的风格,向来是先抑后扬,必有后手。


    “至于这第三条,利奸邪,更是要命。”李承乾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这要是有人印个几万份传单,说‘天子非天命’,一夜之间撒遍长安,那后果……啧啧。”


    他说着,还摇了摇头,好像已经被自己想象出的可怕景象吓到了。


    甘露殿里,气氛变得愈发诡异。崔仁师一党从最初的欣慰,变得有些迷惑。这太子,怎么把他们想说却不敢说得太明白的话,全都给捅出来了?而且说得比他们还严重,还透彻?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眼皮跳了跳。他看着自己的儿子,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就在崔仁师准备顺着他的话说下去,要求陛下立刻封禁此术时,李承乾话锋一转。


    “所以说,”他看向崔仁师,表情忽然变得无比诚恳,“崔中丞,还有诸位心怀社稷的公卿,你们能看到这些问题,足见你们才是真正为国分忧的栋梁啊!”


    这一顶高帽子送出去,崔仁师等人都有点飘。


    “不像本宫,”李承乾痛心疾首地指了指自己,“就想着印书快一点,让弘文馆那帮老先生早点完工,本宫好清闲清闲。看看,这就是差距!本宫只看到了‘利’,而诸位大人,却看到了‘弊’!高下立判,本宫佩服!”


    他对着崔仁师等人,竟是深深一揖。


    这一下,把崔仁师他们全给干懵了。见过吵架的,没见过吵着吵着,对面直接投降,还把你一顿猛夸的。


    “殿下言重了……”崔仁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不重!一点都不重!”李承乾直起身,表情严肃得像是托付江山社稷,“本宫想了一晚上,觉得这活字印刷术,就是一头猛虎。本宫呢,没本事驾驭它。可这头猛虎,杀伤力大,用来开疆拓土,也是一把好手。总不能因为它会咬人,就把它活活饿死在笼子里吧?”


    “那……依殿下之见?”李世民终于开口了,他感觉自己快要跟不上儿子的思路了。


    李承乾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走到大殿中央,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想要驾驭猛虎,就必须找到全天下最厉害的驯兽师!谁最懂这头猛虎的脾性,谁最知道怎么给它套上嚼子,谁就该来管它!”


    他猛地一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崔仁师。


    “崔中丞!”他声如洪钟,“你既然能一眼看穿此术‘乱经义’之弊,那你,就是防止经义被篡改的最佳人选!你既然深知‘开民智’之患,那你,就是把握教化尺度,防止愚民妄为的不二人选!你既然能预见‘利奸邪’之祸,那你,就是鉴别忠奸善恶,铲除谶纬妖言的头号判官!”


    崔仁师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只听李承乾的声音继续在殿内回响:“儿臣恳请父皇,下旨成立‘书籍印行监察司’!专门负责监察天下所有活字印刷之书!其司之职,有三!”


    “一,校定经义!凡印经史,必须由监察司逐字逐句校对,确认与古本无误,方可盖印准行!有敢擅改一字者,以惑乱圣道论处!”


    “二,审核百家!凡印诸子百家、农医方技之书,皆需由监察司审核其内容。有益于国计民生者,准!有悖于伦理纲常者,禁!尺度由谁来定?就由最担心天下大乱的诸位大人来定!”


    “三,查禁妖言!监察司需巡查天下书坊,凡有未经审核,私自印刷之刊物,一律查抄焚毁!其主事者,以谋逆罪论处!此等雷霆之权,也只有交给最痛恨奸邪的诸位大人,儿臣才放心!”


    话音落下,整个甘露殿,死一般的寂静。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神来之笔!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太子这哪里是在解决问题,他这是在下一盘惊天大棋!他把崔仁师等人高高举起的“三大危害”,直接变成了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三大职责”!


    你们说怕经义乱了?好,你们来校对!以后出了错,就是你们的责任!


    你们说怕民智开了生乱?好,你们来审核!哪些书能看,哪些书不能看,你们说了算!以后民间出了乱子,就是你们审核不力!


    你们说怕奸邪利用?好,查禁的大权交给你们!以后再有妖言惑众,就是你们失察之罪!


    这等于是在说:你们不是觉得这事儿危险吗?那好,方向盘给你们,你们来开!开翻了车,你们负全责!


    崔仁师站在那里,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感觉自己像是用尽全力打出一拳,结果却打在了一团棉花上,还被那团棉花顺势缠住了脖子,动弹不得。


    他能拒绝吗?


    不能!他刚刚还在慷慨激昂地论述印刷术的危害,现在太子把解决危害的权力交给他,他要是拒绝,就等于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承认自己刚才说的都是屁话,他根本不关心什么圣人经典、国本民生,他只关心自己家的利益。


    这个“书籍印行监察司”的长官之位,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这根本不是一个职位,这是一个火山口!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先是愕然,随即是狂喜。他看着自己的儿子,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这……这就是帝王心术啊!


    不费一兵一卒,不用一句辩驳,就将最顽固的反对者,变成了最忠实的执行者!还将他们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房玄龄出列,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太子殿下此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釜底抽薪,一劳永逸!臣……附议!”


    魏征也反应了过来,他看李承乾的眼神,已经不是看一个储君,而是在看一个妖孽。他憋了半天,也出列道:“臣……附议。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臣不及也。”


    看着满朝文(除了崔党)都在交口称赞,崔仁师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败了。


    李世民一拍龙椅,大笑道:“好!好一个‘书籍印行监察司’!准了!就由崔仁师担任首任监察使,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凡今日上奏反对者,皆可选派族中饱学之士,入监察司任职!朕把这教化之本,就交给你们了!望诸位爱卿,为我大唐,守好这道国门!”


    “臣……领旨。”崔仁师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李承乾看着这皆大欢喜的一幕,心里乐开了花。


    甩出去了!终于又甩出去了!


    以后印书的事,活字署负责技术,监察司负责内容,两边互相扯皮,互相制约,关我屁事?


    他仿佛已经看到,崔仁师等人埋首于故纸堆中,为了一个字的注解,跟弘文馆那帮老学究吵上三天三夜的场景。


    太美妙了。


    他悄悄地,一步一步地,往后挪,准备开溜。


    “承乾我儿!”李世民叫住了他。


    李承乾身子一僵。


    只见李世民走下龙椅,亲手扶起他,虎目中满是欣慰和骄傲:“你今日之策,堪称‘阳谋’之典范!让为父大开眼界!你放心,那监察司之事,朕会盯着,绝不会让他们拖了你弘文馆的后腿!你只管放手去干!”


    李承乾嘴角抽了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谢……谢父皇。”


    我的爹啊,我就是想让他们拖后腿啊!


    他走出甘露殿,外面的阳光刺眼,他却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他的咸鱼塘,好像……又远了一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