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过渡到小商品制造县,到处都是落后和新建交织的杂乱景象。
这里现如今还没有出租车,不像沈市,大街上已经跑着岛国丰田皇冠出租车了。
赵雯雯又恢复了那副犀利眼神,冰冷面孔。
在路边小摊贩那里,买了一张乌县地图。
她没有理会那些站口拉客的,而是自己乘坐了一辆三轮车,去找了一家地图上有标注的国营招待所过夜。
由于来之前就找街道办开了介绍信,她很顺利的办理的入住。
还要了一个单间,单间价格虽然贵很多,隐私有保障。
她借了招待所的电话,给袜子厂家的林老板打了个电话。
让赵雯雯意外的是,这已经是下班时间了,这年头又没有手机,那林老板的电话,还是一打过去就有人接了。
赵雯雯问清楚了林老板工厂的地址,问了从招待所过去的路线,又和林老板约好了明天去拿货的时间,然后就上楼回房间休息了。
因为有些晚了,所以她没有出去吃东西,这里终归是80年代,治安还远远不能和二三十年后比。
出门在外,还是安全最重要。
于是她反锁好门,用热水下着干粮吃了晚饭。然后好好洗漱了一番,就上床睡觉了。
好几天了,她终于可以脱下装着巨款的紧身秋裤,把秋裤叠了压在枕头下面,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她起床后随便在路边摊买了个红糖麻花当早饭吃。
然后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拉着她去找那林老板的地址。
三轮车拉着她穿街过巷,用了半个多小时,到了林老板所说的地方。
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工厂,而是一个镇子上的一排排马路市扬。
赵雯雯并没急着去找那林老板,而是在市扬里绕了一圈。
她发现,这条街上几乎都是做织品批发的,每一间档口里都陈列着各种的袜子、秋衣秋裤、围巾、帽子、手套……但还是买袜子的最多。
她每到一家档口前,几乎都会有人用掺杂着浓浓当地口音的普通话问她:
“老板,进货吗?进来看看。”
这些人也不管她是男是女,也不管她看上去像不像做生意的人,反正他们见人就问。
她也进了几家袜子档口,问了问拿货的价格。
也许是因为不是熟客,那些人报的价格都有点高。
她干脆就去林老板说的那家门面,那林老板和几个几个工人正在店里忙活。
赵雯雯才一开口,说是要找林老板,昨天约好了的。
那清瘦的中年男人林老板,就知道是她了。
“哦呦!是小赵啊!昨天在电话里我就知道你是个很年轻的妹妹,但没想到这么年轻啊!”
林老板很热情的给赵雯雯介绍各种袜子,还有当季的新货。
赵雯雯也没磨叽,直接就让林老板给她备货,当季的新货也各拿了两箱,一箱五百双。
至于价格,就按照给李强家的算,因为李强家的每一种拿货价,赵雯雯都记得清清楚楚。
赵雯雯只说是沈市五一市扬,李老板介绍他来的。
具体是哪个李老板,林老板也没问。
一上午就搞定了进货,赵雯雯拿了清单就付了款,她知道,乌县商人是很讲诚信的。
林老板又叫了几个人帮她点货,货点清后,她还在林老板那里吃了一顿午饭。
午饭后,林老板又叫了一辆专门拉货的车,帮着赵雯雯把货运到了当地货运站。
司机还很是熟练的帮着她办理了货运。
赵雯雯没想到,一个上午竟然就搞定了进货。
既然剩下的时间还多,那么她就再去那个小镇上绕绕。
她向货车司机打听了另外的一处集中批发商品的马路市扬,问清楚路线,她乘坐了公交车过去。
到了市扬后,她就到处转,最主要还是看各种袜子厂家的产品展示档口。
她就挨个档口的看,看质量,问价格。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一个穿藏青色衣服,拎着个牛皮手提包的中年男人在跟着她。
她从一间档口刚问过价格,那男人就叫她:
“哎!老板啊!小姑娘,小姑娘老板,你是要进袜子吗?”
赵雯雯停下脚步好奇的看看他,然后点了点头。
那中年男人眼睛一亮,立即打开手提包,从包里拿出一张证明书来说:
“小老板,你看,我是清河村的村委书记黄永华,这是我的身份证明。”
“我们村生产的袜子,质量好,价格还便宜,你有没有兴趣去了解一下?放心,我们村不远,还有车接车送。”
赵雯雯看看他,又接过了那证明书看了看。
一张普通的信签纸上手写的证明,下方的清河村那里,盖着大红的清河村大队公章。
那公章字迹清晰,看着也不像假的。
而且造个村大队的公章来骗人,这恐怕不太可能。
这时代村支书还兴出来拉生意?这南方人做生意果然比北方超前,比北方进步。
那村书记害怕她不相信,又立马从包里拿出了几双袜子样品。
赵雯雯接过样品看了看,品质果然不错,花色也好看,是她在市扬上没看到的。
“黄书记,你们村是有袜子生产工厂吗?”赵雯雯问他。
“有的,有的,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生产袜子,质量都相当好。”黄书记急忙回答。
家家户户都生产袜子,那是什么工厂?村办工厂?赵雯雯心里想。
她又问了清河村的所在,拿出地图上看了看,见并不远,就答应跟着他过去看看。
结果这黄书记带着她去和另外的三个人汇合了,看见还有人,赵雯雯以为自己是遇上骗子了。
她刚想要溜走,黄书记立即给她介绍,说这三人其中一个是他们村的司机,另外两个也是要去他们村看袜子工厂的客商。
赵雯雯听那两人的口音,的的确确不是本地人,和张强的口音很像,应该也是温市客商。
然后他们就跟着黄书记和他们村的司机一起,去坐上了那司机开的车——
一辆锈迹斑斑的手扶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