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谣言

作者:懒羊叫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然,这是文青的说法。


    对于顾云舟来说,这叫静得蛋疼。


    北境那盘大棋已经落子,阎三那三十个亡命徒,就像投入水里的泡腾片,现在就等它“咕噜咕噜”冒泡了。


    但这需要时间。


    等待是最熬人的。尤其当你被关在一个门从外面锁的华丽笼子里,除了等,啥也干不了。


    顾云舟烦躁地在屋里踱步。


    北边是慢火炖肉,得有耐心。可南边那锅乱炖,再不搅和一下就要糊锅了。三河藩王那帮孙子虽然被李默的“一阳指”戳得挺疼,但主力尚在,始终是个心腹大患。


    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墙上那副巨大的大炎疆域图上,视线死死锁在南方三州的位置。


    得给李默那小子找点事干。


    也得给那两位自以为是的藩王,送点乐子。


    他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想了想,又放下。


    写信?太直接了。万一被截获,就是通敌的铁证。虽然现在他就是天,他就是法,但没必要留这种低级的手尾。


    “玄鸟。”他淡淡地喊了一声。


    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仿佛一直就在那里。


    “陛下睡了?”


    “回帝师,陛下一个时辰前已在偏殿安歇。”玄鸟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顾云舟点点头,这个答案在他意料之中。


    那个小丫头,自从把他锁进来后,反而睡得更安稳了。仿佛只要把他这个人关在笼子里,天下的风雨就都与她无关。


    “去请陛下来一趟。”顾云舟吩咐道,“就说,我想吃望江县的桂花糕了。”


    玄鸟的身影微微一顿,似乎没理解这个跳脱的命令,但还是躬身应是,再次消失在阴影里。


    顾云舟嘴角翘起一个弧度。


    他当然不是真的想吃什么桂花糕。


    他只是需要一个信使。


    一个全天下最尊贵,也最不可能被任何人怀疑的信使。


    ……


    半个时辰后。


    萧青鸾披着一件厚厚的狐裘,睡眼惺忪地被请了过来。她的小脸因为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还带着一丝可爱的红晕。


    “先生,这么晚了,想吃桂花糕?”她揉着眼睛,语气里带着一丝娇憨,完全没有了白日里在太和殿上的杀伐果决。


    “嗯,突然想了。”顾云舟看着她,笑得温和无害,“尤其是望江县李默呈上来的那家做的,味道最好。”


    萧青鸾立刻来了精神。


    凡是和先生有关的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朕记得!是叫‘李记’!先生上次还夸他家的糕点甜而不腻!”


    “对。”顾云舟点头,顺手递给她一张白纸,“你帮我写道旨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去望江县,就让李默把那家糕点铺的方子,还有做糕点的老师傅,原封不动地给朕送到神京来。”


    萧青鸾不疑有他,接过纸笔,兴冲冲地趴在书案上。


    “好呀!先生想吃,朕就让他们天天给你做!”


    她一边说,一边认真地写着。


    顾云舟站在她身侧,看着她头顶的发旋,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


    “那豫王和淮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阴险,一个暴躁。你说,要是狗咬狗,该多有意思?”


    萧青鸾笔尖一顿,抬起头,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困惑。


    先生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顾云舟却像是没看到她的表情,继续幽幽说道:“可惜啊,淮王虽然勇猛,却是个没脑子的。豫王呢,又太多疑。这两人凑在一起,要是没点外力,怕是咬不起来。”


    他伸出手指,在萧青鸾刚刚写好的“李记糕点”四个字上,轻轻点了点。


    “你说,要是淮王觉得,豫王想拿他的脑袋,去跟朝廷换一张投降的赦免令。他会怎么样?”


    萧青鸾的呼吸猛地一滞。


    她不傻。


    恰恰相反,在顾云舟的“填鸭式”教育下,她对这些阴谋诡计的嗅觉,已经远超常人。


    先生不是在闲聊。


    先生是在……教她。


    不,是在通过她,给远在千里的李默,下一道看不见的命令。


    “朕……朕明白了。”她低下头,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一道看似荒唐的旨意,只为了一个糕点方子。


    但在这道旨意背后,却藏着足以让南方叛军分崩离析的诛心之计!


    先生,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先生!


    她迅速写完旨意,郑重地盖上自己的玉玺,然后像个献宝的孩子一样,把旨意递给顾云舟。


    “先生,你看,这样可以吗?”


    顾云舟接过来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


    “去吧,天冷,早点回去睡。”


    “嗯!”萧青鸾重重点头,转身跑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着顾云舟,眼神亮晶晶的,“先生,等李默把厨子送来,朕陪你一起吃桂花糕!”


    说完,她才心满意足地跑了出去,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顾云舟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褪去,只剩下冰冷的算计。


    傻丫头。


    等李默的“厨子”送到,南边那扬大戏,怕是早就唱完了。


    ……


    南方,望江县。


    李默接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时,整个人都懵了。


    圣旨的内容简单粗暴。


    女帝陛下,突然想吃望江县“李记”的桂花糕,命他火速将糕点方子和师傅送往神京。


    钦此。


    李默捏着那张薄薄的圣旨,站在营帐里,足足愣了一炷香的时间。


    他身边的几个将领也是面面相觑。


    “大人,这……这是什么意思?北边都要打出狗脑子了,陛下还有心情吃糕点?”一个将领忍不住挠头。


    李默没说话。


    他的脑子在飞速旋转。


    先生……不,是陛下,绝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下这么一道荒唐的旨意。


    这里面一定有深意!


    桂花糕……豫王……淮王……


    突然,一道电光从他脑海中闪过!


    他想起了先生曾经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个故事。


    离间计!


    先生这是在点他!


    让他用谣言,去离间豫王和淮王!


    李默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先生人虽在神京,却依然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来人!”李默猛地一拍桌子,眼神亮得吓人。


    “把我们抓到的那些叛军俘虏,尤其是淮王麾下的,全部提出来!”


    “另外,去把军中最好的厨子给我找来!今天,我要亲自招待这些‘客人’!”


    半个时辰后。


    望江县大营的空地上,上百名叛军俘虏正瑟瑟发抖。


    他们以为自己要被砍头了,一个个面如死灰。


    可等来的,不是屠刀,而是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肉汤和白面馒头。


    俘虏们都傻了。


    这是什么操作?断头饭吗?


    李默一身儒衫,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各位兄弟,别怕。我们大炎朝廷,不杀降兵。”


    他手下的几个亲兵,也立刻换上了一副和善的面孔,开始给俘虏们分发食物,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吃吧吃吧,都是自家兄弟,打什么打啊。”


    “要我说啊,你们也是倒霉,跟了淮王那个莽夫。”


    “可不是嘛!听说人家豫王殿下,早就派人跟京城联系上了,说是只要献出淮王的人头,陛下就恕他无罪,让他继续当他的逍生王爷呢!”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二舅的儿子的表哥就在京城当差,这事儿都传遍了!”


    这些话,就像一颗颗石子,投进了俘虏们的心湖。


    他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竖起耳朵听着,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接下来的两天。


    李默每天都用好酒好肉招待这些俘虏,同时让手下人变着花样地散播各种“内部消息”。


    版本从“豫王卖了淮王”,升级到了“豫王和朝廷已经谈好了价钱,连淮王手下几个大将的人头都明码标价了”。


    谣言越传越离谱,也越传越真实。


    第三天夜里。


    看守俘虏的营地,突然“意外”失火。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十几个“机灵”的淮王部下,趁乱逃了出去。


    看着他们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李默的副将忧心忡忡。


    “大人,就这么放他们回去,万一……”


    “没有万一。”李默手里把玩着一枚刚刻好的假印章,眼神冰冷,“鱼饵已经撒下去了,现在,该放钩子了。”


    他将一枚伪造得天衣无缝的“乞降书”交给一个早已买通的商人。


    “记住,把这个东西,‘不小心’掉在淮王最信任的那个师爷面前。”


    ……


    叛军中军大帐。


    淮王正因为前线战事不顺,大发雷霆。


    “废物!都是废物!一个小小的望江县都打不下来,本王养你们何用!”


    豫王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喝着茶,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皇兄息怒。那李默有点邪门,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从长计议?等你想好了,黄花菜都凉了!”淮王一拍桌子,怒视着豫王,“我看你就是不想出力!”


    就在这时,一个师爷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色惨白。


    “王……王爷!不好了!”


    他颤抖着递上一封信。


    淮王一把抢过来,拆开一看,瞬间,他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那是一封豫王写给大炎女帝的“乞降书”!


    信中言辞恳切,痛陈自己是被淮王裹挟,并表示愿意戴罪立功,献上淮王的人头,只求陛下能饶他一命!


    信的末尾,还盖着豫王鲜红的私印!


    “赵无名!你他娘的敢阴我!”


    淮王一声咆哮,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通红的眼睛死死瞪着一脸错愕的豫王。


    大帐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淮王那把闪着寒光的剑刃上。


    一扬天大的内讧,已然箭在弦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