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岭下,西岐大营。
那句“金鸡岭百姓不欢迎王师”的消息,仿佛一滴滴入滚油的冷水,在数万西岐军士卒的心中炸开了锅。
起初,只是小范围的窃窃私语。那些负责前去交涉的士兵,将陈塘镇百姓那充满怨恨的眼神与撕心裂肺的质问,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大营都笼罩在一种诡异而压抑的气氛之中。
操练场上,士兵们的动作有气无力,往日里那震天的喊杀声,此刻也变得稀稀拉拉。伙房的炊烟下,三五成群的士卒围坐在一起,啃着干硬的麦饼,眼神里却没了往日的豪情,只剩下化不开的迷茫。
“俺想不通,”一个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的年轻士兵,将啃了一半的麦饼丢在地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俺们离了家,别了老婆孩子,跟着公子爷打仗,图个啥?不就是为了让天下的穷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吗?可……可金鸡岭的那些人,咋把俺们当仇人看?”
他身旁,一个年纪稍长的伍长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谁说不是呢?听回来的兄弟说,殷商的大王给他们分了田,免了税,还帮着修水渠。那日子,比俺们在西岐种地的时候,舒坦多了。”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身贫寒,一辈子最大的念想,不过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之所以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正是因为相信西岐的“仁义之师”,能带给他们,也带给天下人这样的生活。
可如今,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为之奋战的“正义”,在金鸡岭百姓的口中,竟成了毁家灭园的“恶行”。他们想要解救的“水深火热”,反倒是人家眼中的“安居乐业”。
那他们究竟在为什么而战?
自己手中的刀,究竟是斩向暴君的义刃,还是刺向无辜百姓的屠刀?
这份信仰的崩塌,远比任何一场惨烈的败仗,更能摧垮一支军队的士气。恐慌与动摇,如无形的瘟疫,在军中疯狂蔓延。
帅帐之内,气氛更是凝重如铁。
杨戬、雷震子等一众三代弟子皆是沉默不语,那份攻克雄关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姜子牙端坐于主位,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挥之不去的疲惫。
此事,已非战阵之能可以解决。
当消息传回西岐城,传入姬发的耳中时,这位自诩为天命圣主的西伯侯之子,终于爆发了。
“岂有此理!”
“砰”的一声,姬发猛地一拍王案,那由万年紫檀木打造的案几,竟被他一掌拍出一道清晰的裂痕。他双目赤红,那张英俊的面庞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在大殿内来回踱步,如同被困在笼中的猛兽。
“一群刁民!一群不知好歹的蠢物!”
在他看来,自己是上天选定的救世主,是来解救这些凡夫俗子于水火之中的神祇。他们本该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对自己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可他们竟敢不欢迎自己?竟敢将自己麾下的仁义之师,斥为恶人?
这是背叛!是对天命最赤裸裸的亵渎!
“定是那殷商暴君妖言惑众,蒙蔽了这些愚民的心智!”姬发咬牙切齿,他绝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只是固执地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敌人身上,“传我旨意!大军即刻进驻陈塘镇,挨家挨户地去给他们讲道理!孤要让他们幡然醒悟,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真正的救星!”
殿下众将闻言,皆是面面相觑,心中叫苦不迭。
讲道理?
这道理要怎么讲?人家儿子都被你的流箭射死了,你跑去跟人家讲“我是为你好”?怕不是要被人家用锄头活活打出来。
一时间,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应声,皆是低头不语,束手无策。
就在这尴尬的沉默之中,一个憨厚却又带着几分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
“公子,武吉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新任的太师武吉,一身布衣,自队列中走出。他脸上依旧是那副老实巴交的樵夫模样,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与他外表截然不符的,令人心悸的精光。
姬发见是他,脸上的怒意稍缓,急声道:“太师有何良策,快快请讲!”
武吉对着姬发恭敬一拜,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不大,吐出的话语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数分。
“公子,对付这等冥顽不灵之辈,讲道理是下策,攻心,才是上策。”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依臣之见,公子可下令,将金鸡岭所有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尽数从家中驱赶出来,集中关押于一处。而后,断其水粮。”
“什么?!”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一些素来以治军严酷著称的武将,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哪里是计策?这分明是要将人往死路上逼啊!
武吉却仿佛没有看到众人那惊骇的目光,自顾自地继续说道,那声音平淡得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与此同时,我等可于关押之地外,搭起粥棚,放出话去。”
“谁,第一个走出营地,归顺我西岐,便可立刻获得清水与食物,恢复自由。不仅如此,待日后金鸡岭事了,此人还可优先分得那些顽固不化之人的田产家财。”
“公子您想,”武吉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人性的幽光,“这世上之人,皆有私心。当饥饿与死亡的威胁笼罩头顶,当自由与财富的诱惑摆在眼前,那所谓的忠诚与骨气,又能值几个钱?”
“只要有一个人走出营地,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届时,不用我等一兵一卒,他们内部便会为了活命,为了田产,而自相攻讦,反目成仇。”
“不出三日,那些所谓的‘顽固刁民’,便会哭着喊着,跪在您的面前,求您收留。到那时,他们非但不会再怨恨我们,反而会为了那份活命的恩情,对您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如此,金鸡岭民心,可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