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章 被掉包的样本

作者:行人临发又开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化验室里,小王的脸涨得通红,手里攥着份报告。


    “林姐!出事了!出大事了!”她把报告拍在我面前,“你看!你看这结果!这怎么可能?!”


    我放下手头正在整理的民生项目协调记录,拿起报告。


    水质检测数据一栏,采样点“B-7”的污染物浓度赫然超标近十倍,旁边的安全评级却刺眼地标着“合格”。


    B-7?那是离牧民新定居点最近的上游水源点之一,上周刚协调技术团队优化了过滤方案,不应该。


    “数据错了?”我抬头问小王,这小丫头平时挺稳重的,急成这样,事情不小。


    “错?采样瓶错了!”小王指着报告上的采样点编号,“今天早上收到的这批样本,标签清清楚楚写着‘B-7清洁区’!”


    “我按流程做的检测,出来这结果,吓死我了!我核对标签,标签就是‘B-7清洁区’!可这数据明明是污染区的水!”


    “标签?标签和瓶子上的原始标记核对了吗?”


    “核对了!瓶身上的原始采样标记是‘B-7’,没错。可标签……”


    她拿起旁边一个空的透明样本瓶,指着瓶身,“你看,原始标记是‘B-7’,但贴上去的标签,写的是‘B-7清洁区’!”


    “林姐,这标签被换过了!有人把污染区的样本,贴上了清洁区的标签送进来!”


    “这要是我没发现异常,报告一出,牧民那边用水……”


    牧民新定居点的饮水安全是重点民生工程,刚走上正轨。


    一份“合格”报告会掩盖水源被污染的真相,轻则让牧民健康受损,重则引发群体事件,给别有用心者制造口实。


    “样本瓶现在在哪?”我站起身来。


    “就……就在检测台上。”


    “带我去看监控!从样本送达、接收,到进入化验室的所有环节监控!”我语速飞快,“重点查标签!”


    监控室值班的是安保老张,听说我们要查化验室门口的监控,立刻调出了时间段的录像。


    画面清晰度不算特别高,但足以辨认。


    录像显示,样本是今天早上八点十分由后勤的临时工李大姐送来的,放在化验室门口指定位置。


    八点十五分,小王出来签收、搬进去。整个过程,样本一直在走廊监控下。


    “回放,慢一点。”我盯着屏幕,“李大姐放样本筐的时候,标签方向。”


    画面慢放。李大姐放下筐子时,筐里的样本瓶标签朝上,能模糊看到几个瓶子上贴的是红色标签(污染区标记色)。


    也有蓝色标签(清洁区),这符合混合采样点的情况。但小王签收时,镜头角度问题,看不清标签细节。


    “化验室内部监控呢?”我问。


    “有有有。”老张切换画面。化验室内,小王把样本筐搬进来,放在工作台上,然后去处理别的事。


    大约过了五分钟,她才开始逐一核对、登记样本。就在她转身去拿登记本的几秒钟。


    “停!”我指着屏幕角落里一个样本瓶。


    一个穿着保洁制服、戴着口罩帽子的女人出现在工作台旁边,动作麻利地拿起一个瓶子看了看,又飞快地放下另一个瓶子。


    然后拿着抹布若无其事地擦了下旁边的台面,迅速离开。整个过程不到十秒,小王正好背对着她。


    “是她换了标签!”小王惊呼,“就趁我拿本子那几秒!太快了!”


    “这个保洁员!”老张也认出来了,“是那个新来的,叫……好像姓刘?干个把月了。她往哪去了?”


    “倒回去看门口监控。”我紧盯屏幕。那个保洁员离开化验室后,没有走向清洁工具间,而是拐向了走廊的另一头,档案室的方向。


    “档案室?”我和小王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


    一个保洁员,换了水源样本标签后,不去干她的活,跑去档案室干什么?


    “老张,叫两个人,马上去档案室门口看着,别惊动她,等我过去!”


    我同时掏出手机,“巴合提别克,你在哪?化验室这边出了点状况。”


    “有人恶意调换水源样本标签,嫌疑人现在可能进了档案室。对,你离得近?好,直接去档案室外面,小心点,别打草惊蛇。”


    挂掉电话,“小王,你留下,把所有样本瓶再仔细检查一遍,看看还有没有被动过手脚的!”


    “特别是原始标记和标签不符的!老张,我们走!”


    我和老张快步走过去,远远看到巴合提别克高大的身影已经等在那里,他旁边还站着另一个安保小赵。


    巴合提别克冲我点点头,眼神警惕。


    “人还在里面?”我压低声音问小赵。


    “在,进去有十分钟了。没出来。”小赵回答。


    “开门。”我对老张说。老张掏出钥匙,慢慢转动,尽量不发出声音。


    门开了一条缝,里面光线有些暗,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柜像沉默的士兵。


    我们放轻脚步走进去。档案室很大,一时看不到人。


    “那边有动静。”巴合提别克的耳朵很灵,指向最里面一排档案柜的角落。我们小心地围了过去。


    果然,那个穿着保洁制服的女人正蹲在一个打开的档案柜前,背对着我们,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似乎在飞快地翻找着什么。


    旁边还散落着几本文件。她太专注了,完全没察觉我们的靠近。


    “你在干什么?”我提高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那女人猛地一抖,手里的册子“啪嗒”掉在地上。


    她惊恐地转过头,正是监控里那个刘姓保洁员。


    看到我们几个人围着她,尤其是穿着制服、一脸严肃的安保人员,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我……我打扫卫生……”她结结巴巴地说,眼神慌乱地瞟向地上的册子。


    “打扫卫生需要翻看档案吗?”我走过去,弯腰捡起那本掉落的册子。


    封面写着“民生项目物资接收与调拨记录(基建类)”。她翻看这个做什么?


    “我……我就是看看……看看……”她语无伦次着。


    “看看?”我把册子拿在手里,“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化验室工作台,把水源样本的标签从污染区换成清洁区?”


    “什么标签?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她矢口否认,但眼神里的慌乱出卖了她。


    “监控拍得一清二楚!”老张厉声道,“要不要现在就去看?!”


    女人差点瘫倒在地,被小赵一把扶住。她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辩解的话。


    “带她去值班室,看好了。”我对安保说。小赵和老张一左一右架起那个失魂落魄的女人。


    巴合提别克蹲下身,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其他几本档案:“都是关于近期民生项目物资的,特别是牧民定居点配套建设和文化展示活动相关的。”


    “文化展示活动?”我心中疑虑更重了。


    前面都是些常规的水管、阀门、建材记录。


    翻到最近几页,是关于支持哈萨克族手工艺展的物资清单,主要是展架、灯光设备、运输包装材料等。


    我的目光扫过一行行记录,突然,一张夹在册子里的运输签收单引起了我的注意。


    签收单抬头是“哈萨克族驯鹰及手工艺主题文化展——展品运输签收(内部)”。


    发货单位是本地一家合作的运输公司,收货单位是我们分公司后勤处。


    但关键在备注栏,用很小的字手写补充了一句:“特殊展品需恒温,随车押运人员:李(司机)、王(技工)。


    路线:XJ-03备用道,避开主路施工段。抵库时间:周三晚21:00前(库管张值班)。”


    周三晚?我记得很清楚,上周三晚上,库管张师傅因为家里老人生病,临时请假了,是我安排另一个库管员小陈替的班!


    而且,那条XJ-03备用道,因为上个月暴雨引发小型塌方,早就通知暂停使用了!


    运输公司怎么会走那条路?还指定张师傅值班?可那天张师傅根本不在!


    这运输单……不对劲!调换水源标签是为了制造混乱,掩盖水源污染?还是为了别的?


    这个保洁员潜入档案室翻看民生项目记录,特别是这个手工艺展的运输单……难道目标不仅仅是水源?


    “巴合提别克。”我指着运输单上那行小字,“你看这个。时间不对,路线不对,值班人也不对。这张单子有问题!”


    巴合提别克凑近一看,他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有人想浑水摸鱼?还是在打文化展品的主意?”


    他脸上惯常的爽朗笑容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草原汉子面对威胁时的凝重与警觉。


    看来,这瓶被调包的水样本,只是水面下巨大冰山露出的第一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