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0章 徐涟功成身退

作者:暮云九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徐温志得意满,在朝堂之上锋芒毕露、大显神威之际,徐涟的身影却已悄然消失在权力的旋涡中心。


    案前,只余下一封言简意赅的书信。


    然而,在只身悄然离去之前,他从容做下了一件事。


    那被擒获、假扮作明若的妙手空空儿,该如何处置?


    将她当众揭穿,现出原形,无疑最能彻底洗刷加诸于真正明若身上的污名与耻辱。


    毕竟,此女子牵连甚广,不仅是罪魁之一,更牵涉到一国之主的二弟。


    终究还是二弟的师妹……如何发落,最终或许仍要看二弟本人的决断,但他此刻已无意费心深究。


    思及此,他心中已有计较。


    封住那妙手空空儿的周身要穴,让其寸步难行,他命亲信于甘连夜将其秘密送往千里之外的渊国。


    真正的明若,她的清白名誉自然至关重要。


    徐涟嘴角掠过一丝笃定的冷嘲——他知道,他那意气风发的父亲徐温,必会在谋士严可为的力劝与筹谋之下,顺水推舟地将此事昭告天下,“澄清”真相。


    这本就是一石二鸟的妙计:既能借此契机彻底扭转对他徐涟不利的滔天流言,将先前种种污水解释为“敌人刻意栽赃陷害”,重塑他清誉受损的形象。


    又能巧妙地维护住那位“无辜蒙冤”的儿媳明若的名节,坐实她一直是被冒名顶替的受害者。


    这世间再无人会细究真假明若曾在何处流落过,只需知道“真相”是——


    曾有那心狠手辣的妙手空空儿,冒明若之名,流落污淖之地,其心可诛。


    经此一役,棋局尘埃落定。


    自此,朝野上下,再无任何关于徐涟与摄政王徐温父子失和、反目的流言蜚语。


    徐涟妻子明若的风波,也被彻底澄清:真正的明若夫人,自始至终冰清玉洁,高贵如常。


    徐涟日夜兼程,终抵润州。


    这座倾注了他心血的城池,依旧沉静如水。


    刚踏入城门,早有认得他的侍卫,已将他归来的消息飞报刺史府。


    明若闻讯,顾不上整理钗环,便奔向城门。


    当那抹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徐涟心头欢喜难言。


    他飞身向前,将人紧紧拥入怀中。


    那独特的香气瞬间萦绕周身,一身奔波的风尘与疲惫,竟在这刹那间消散。


    信义、杨禁、石惊天早已来到。


    三人对视一眼,退到一旁,默不作声。


    他们知晓,此刻公子眼中,唯有夫人。


    二人久久相拥,仿佛周遭的喧嚣都沉寂下来,连暮色也温柔地降临。


    然而这份宁谧却被一个煞风景的声音打破了。


    信义,那个素来缺根筋的亲随,嘿嘿笑着搓了搓手,凑上前来:


    “哎呀呀,我的公子、夫人呐!


    您二位情深意切是好事,可也得体谅体谅扬子里还有仨个光棍汉站着呢?


    这甜腻的扬面,看久了我们心里可发苦哇!”


    他挤眉弄眼,语气促狭,引得旁边的杨禁绷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又赶紧别过脸去。


    而一旁的石惊天则略显僵硬地动了动肩膀,似是想笑又觉得不妥,干脆闷声不吭地望着远处屋檐。


    徐涟被这促狭鬼逗得朗声大笑,抬手作势欲打:“好你个信义!就属你最会搅和气氛,专挑这等时候讨打是不是?”


    语气里却是没有半分真恼,反而带着亲近的无奈。


    明若脸颊微红,赶忙伸手拉住徐涟的衣袖,柔声笑道:


    “好了夫君,莫理他。信义,你再贫嘴,当心今晚的酒没你的份!还不快去准备?”


    眼波流转,笑靥如花,虽是嗔怪,却更显亲近。


    徐涟顺势握住了明若的手,十指相扣,对众人道:“走,回府。”


    一行人这才在略带戏谑与温馨的气氛中动身,一同返回刺史府。


    回到府中,明若去后堂安排晚膳酒水。


    这边信义得了空闲,想起堆积的公务,忙不迭抱起一摞文书卷宗,蹬蹬蹬地跑进前厅,一股脑放在徐涟面前的书案上:


    “公子,劳您费神了,这几份紧要些,标红的地方需得您亲自裁决。”


    徐涟刚坐下,目光还残留着方才的温存,此刻见到公文,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仍噙着一抹笑意。


    他随意翻了翻,信义办事还算稳妥,确有几处关键待批。


    徐涟提笔蘸墨,一边快速浏览,一边落下批示,字迹如飞,显出处理政务的老练与果断。


    只是偶尔目光飘向通往后堂的回廊,思及温婉忙碌的明若,眉宇间便不自觉柔和几分。


    处理完公文,徐涟放下笔,这才抬眼看向肃立一旁的两位武官。


    先是问石惊天道:“惊天,新兵的操演如何?‘撼山阵’可熟悉了?”


    石惊天立刻踏前半步,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如钟:


    “禀大人!新兵操练勤勉,‘撼山阵’雏形已成,士卒已然熟记阵位,只差彼此磨合,末将日夜督导,不敢懈怠!


    假以时日,必成一支劲旅!”


    他神情严肃,汇报一丝不苟。


    徐涟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转向杨禁,语气随意了些:


    “杨禁,城防与水军的日常操练呢?可有异常?”


    杨禁嘴角一扬,带着几分游侠儿般的自得:“大人放心!兄弟们每日轮值操戈习射,筋骨一日未松。城里城外安稳得很,末将担保,蚊子都别想从眼皮子底下溜过!”


    他言语虽洒脱,眼神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此时明若已将酒宴备齐,佳肴罗列,美酒飘香。


    三人本欲起身告退,却听得徐涟扬声唤住:


    “且慢!你们三人都留下来。”


    他目光扫过众人,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推心置腹,


    “你们皆是我徐涟的心腹。我离开了这润州城,正是有你们三人代守,各项处置得宜,我才没有后顾之忧。”


    他一步上前,伸手执起案上酒坛,朗声道:


    “平日里主仆名分碍事,今日不同!且将这些规矩尽数丢开,我们只作兄弟!”


    话音未落,徐涟已开坛封,醇厚酒香顿时氤氲开来。


    他亲手为三人一一斟满酒,杯中酒液荡漾,映着灼灼灯火,满室皆是陶然意气。


    明若在徐涟身旁陪坐。


    她眉眼沉静,举动自然,并无半分拘泥于世俗男女之防的意思。


    席间,不时为徐涟夹上心仪的炙肉。


    替性情豪直的信义添一筷子爽口的春笋,又或是为沉默寡言的石惊天舀一勺鲜羹至碗中。动作行云流水,毫不拘泥。


    她与信义曾同行、是共担风险的旧友,深知他烈酒般的豪放。


    与石惊天也算相识,虽未深谈,却也明了他面冷心热之下的担当,布菜时便多了几分不需言语的默契。


    独有杨禁,与她交集甚少。


    为其添菜时,动作间虽依旧周到妥帖,那份熟稔到底差了一分。


    然而席间笑语,觥筹交错,这份微末的生疏,也消散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