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5章 真相浮出

作者:暮云九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钱元颂负手立于窗前,玄色衣衫的广袖在潮湿的夜风中微微飘荡。


    远处黑云压城,一道闪电劈开夜幕,照亮了他案头摊开的密函。


    "来了。"钱元颂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融进雨前的寂静。


    几乎同时,客栈四周的草丛中传来极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毒蛇游过枯叶。


    客栈二楼突然亮起一盏孤灯,将钱元颂的身影清晰地映照在窗纸上。


    刹那间,数十道黑影从四面八方扑来!冲在最前的刺客刚踏上台阶,突然脚下一空——看似平整的青石板竟是个翻板陷阱,


    "嗖!嗖!"第二波刺客改从屋檐突入,却被突然弹起的铁丝网兜头罩住。


    网上缀满细小的铃铛,此刻叮当作响,竟成了索命的丧钟!


    顾同的身影鬼魅般出现在回廊转角,冲进来的五名刺客喉间同时绽开血花,到死都没看清他是如何出手的。


    第三批刺客终于突破重围杀到天井。


    这些人清一色黑衣蒙面,他们三人一组背靠背结成刀阵,竟对满地同伴的尸体视若无睹。


    "保护主子!"商一虎、邱天仇的朴刀劈开雨幕,刀风激得院中古井水花四溅。


    看似粗莽,实则每一步都踏在事先埋好的机关枢纽上。


    有个刺客刚举刀欲砍,脚下突然弹起一根绊索,将他倒吊着甩上屋脊!


    钱元颂始终立于窗前未动。


    当最后一名刺客冲破防线跃上窗台时,他忽然转身。


    刺客只觉眼前一花——方才还负手而立的身影竟如悄然侧身欺近,剑锋划过雨夜的空气,发出龙吟般的清响。


    "铮——"


    刺客的蒙面黑巾自中线裂开,露出半张惊骇的脸。


    他下意识想退,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低头看去,胸前不知何时多了一道细如发丝的红线,正缓缓渗出血珠。


    "好快的......剑......"


    话音未落,他的身体已如朽木般轰然倒地。


    这些刺客几乎被尽数诛灭,只有一两个漏网之鱼,那是钱元颂故意为之。


    午时未至,韶州城门已响起震天鼓声。王玉成果然带着三千精兵浩荡而来,玄甲映日。


    "贴榜!"王玉成马鞭一指,亲兵立刻将盖着总督印的告示糊满城墙。


    朱砂写就的文字在阳光下刺目如血:


    查有匪寇四人,冒充渊都大内密使、左相特使,于南三州妖言惑众。


    着即画影图形,各州县协拿归案。


    布告下方赫然绘着钱元颂等人的肖像


    钱元颂立在城楼阴影处,指尖摩挲着袖中金牌。


    王玉成这番动作比他预想的更狠——不仅明牌亮招,更倒打一耙将他们打成"冒充钦差"的匪类。


    现在就算他亮出身份,那王玉成定是不认。


    "主上,要不要先避一避?"顾同低声道。


    钱元颂却微微一笑:"避?"他忽然抬手整了整衣冠。


    "王总督既说我们是匪,那我便让他看看,真正的''匪''是什么样子。"


    话音未落,他已大步走向城中央的十字街口。


    正午的阳光将青石板路晒得发烫。


    钱元颂一袭玄色衣衫,就这样施施然站在韶州城最繁华的街心。


    很快,便有眼尖的百姓认出了他——正是告示上那个"冒充左相"的匪首!


    "是、是他!"一个卖糖人的小贩惊呼出声,手中的糖勺"当啷"落地。


    人群如潮水般退开,空出一片诡异的寂静。


    不过片刻,一队衙役持刀围了上来。


    钱元颂却只是负手而立,目光越过众人,望向远处尘土飞扬的官道——


    王玉成的三千大军,正浩浩荡荡朝这边压来。


    王玉成端坐在高头大马上,听闻钱元颂竟敢公然现身街头,先是一怔,随即大喜过望。


    "天助我也!"他猛地一挥马鞭,"全军听令,即刻进城捉拿匪首!"


    三千甲士如黑云压城,铁靴踏得大地震颤。


    百姓们惊恐地躲进屋内,商铺纷纷上门板。


    不过半刻钟,整个十字街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枪戟如林,在烈日下闪着刺目的寒光。


    王玉成策马来到阵前,见钱元颂孤身一人立于街心,镇定自若,心中不由一凛。


    但转念一想——魏真的援军尚未抵达韶州,就凭钱元颂几人,武功再高,又岂能敌得过三千精锐?


    "大胆匪类!"王玉成厉声喝道,"竟敢冒充朝廷命官,还不速速就擒!"


    钱元颂闻言,忽然轻笑一声。这笑声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耳中。


    "王总督,"他慢条斯理地开口"你说谁是匪?"


    王玉成勒马立于三千甲士之前,眯眼打量着街心那个挺拔的身影。


    他太了解这位"表弟"了——自幼一起在御书房读书时,钱元颂就总爱在棋盘上铤而走险。


    自他继承国主之后,这个习惯非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


    "果然是你。"


    王玉成心中冷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鞭上镶嵌的南海明珠。


    这是钱元颂三年前南巡时赐给他的,珠面上还刻着"江山共守"四个小字。


    接到密报时,王玉成就确信所谓"左相特使"必是钱元颂本人。


    这位国主登基五年来,每逢国家危难必亲临督战。


    "好大喜功,又自诩爱民如子..."王玉成看着城墙上飘摇的"剿匪"旗帜,嘴角扯出冷笑。


    这次他特意放出浪人作乱的消息,还夸大其词说三州官府无力镇压——就像精心调制的鱼饵,专钓那条喜欢冒险的龙。


    雨前的闷热笼罩着长街。


    王玉成握缰的手突然青筋暴起。


    二十五年来深藏的秘密,此刻竟被钱元颂轻描淡写地道破。


    "元泽..."这个早已被尘封的名字像一把尖刀,狠狠刺进他的心脏。


    他确实是安南王遗腹子,却不是钱元颂以为的那个"表兄"——


    真正的王家表少爷,早在三十年前那扬意外中,就被人亲手捂死在摇篮里,他顶替了身份。


    "你以为的''表兄情谊''..."王玉成突然狂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癫狂。


    "都是我偷来的!"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锁骨下方一模一样的枫叶胎记,"看清楚了,这才是安南王嫡脉的标记!


    我与你一样的血脉,我是叛王遗腹子,你却是钱氏嫡系血脉,继承国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