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荷花村

作者:暮云九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抬手示意众人止步,独自向前方断墙处走去。


    在一处隐蔽的草丛下蜷缩着两个瘦小身影,乍看如同两堆破布。


    待走近了,才看清是两名少女。


    蓬乱的发髻里缠着枯草,粗布衣裳被荆棘划成条缕,露出的手腕细得能看见骨节轮廓。


    最骇人的是她们惨白的脸色,仿佛全身的血色都凝聚在了那双惊惶转动的眼睛里。


    "姑娘莫怕。"


    钱元颂蹲下身,声音放得比晨雾还轻。


    "我们是过路的绸缎商队,要去岭南贩些香料。"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从贼寇那逃出来的桃花、杏花。


    荷花将一份手绘草图给了她们,荷花曾嘱托她们千万不要马上回村,这些人见她们逃脱可能会杀个回马枪。


    二人躲躲藏藏半个月,将荷花积攒的干粮吃完了,才敢偷偷回村。


    饿了吧?"钱元颂接过邱天仇递来的干粮与水囊。


    两个姑娘却如惊弓之鸟,迟迟不敢伸手。


    钱元颂会意,将食物轻轻放在三步外的青石上,转身佯装整理行装。


    身后传来急促的吞咽声。


    桃花抓起面饼就往嘴里塞,杏花则捧着水囊大口痛饮。


    干硬的饼渣呛得她们直咳嗽,却仍舍不得停下。


    待她们狼吞虎咽地吃完,紧绷的神情才稍稍放松。


    见钱元颂一行人并无恶意,二人终于开口。


    她们抽抽噎噎地讲述着荷花的遭遇——为救她们脱险,荷花甘愿留下周旋。


    说到动情处,杏花从怀中掏出那张被汗水浸透的草图,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间,依稀可见几处暗红的指印。


    钱元颂接过草图,指尖轻颤。


    他郑重表明身份:


    "本官乃渊都左相钱颂,奉国主之命肃清海疆。"


    听闻此言,两个姑娘突然跪倒在地,额头抵着泥土,泣不成声。


    望着眼前饱经苦难的少女,钱元颂心中翻涌着滔天怒意。


    如此多的无辜百姓惨遭毒手,他暗自发誓定要剿灭这群贼寇,拔除所有暗桩,还海域一片清明。


    "姑娘且安心。"他亲手扶起二人,声音低沉而坚定。"


    本官定会为你们讨回公道。


    "海风掠过山岗,吹散了晨雾,也吹动了那张染血的草图。


    图上歪斜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渔家女子最后的牵挂。


    钱元颂抚图长叹,小渔村竟有如此刚烈又有勇又有谋的女子,既佩服又惋惜。


    亲手将"乌蒙村"的石碑换成"荷花村"。


    新碑背面刻着他亲题的诗:


    "虽陷淤泥淖,不染半分尘。纵赴沧浪死,香魂绕千春。"


    每年荷花祭日,崖下海湾总会突然开出雪白的浪花,像极了她被海风吹起的衣袂。


    野村芳子盯着钱元颂那张泰然自若的脸,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脊背攀爬上来。


    方才还自称国主,此刻竟又成了左相?


    这人莫不是个疯子?


    她强压下心头惊骇,嘴角却扯出一丝冷笑:


    "大人好手段。在外行走,身份竟如戏台上的脸谱,想换便换?"


    话里带着刺。


    钱元颂不慌不忙地掸了掸衣袖,那枚青玉私印在他掌心。


    "芳子姑娘。"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孤确为渊国之主,对你的承诺,字字皆真。"


    芳子呼吸一滞。


    "但此刻——"他目光陡然锐利深沉,望向远处。


    "三州官员与浪人勾结,更有暗桩未除。"


    私印被他缓缓收入怀中,"现在不是暴露身份之时,以免打草惊蛇。”


    他给予了桃花、杏花许多干粮和一些财物,嘱咐她们先去别的地方生活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回荷花村。


    这日,钱元颂一行已至南海郡。


    南海郡的暮色来得格外早,钱元颂站在客栈二楼的窗前,望着远处港口渐次亮起的渔火。


    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穿过雕花窗,将他案前的密报吹得微微颤动。


    "主上。"


    顾同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比平日低沉三分。


    钱元颂转身时,顾同已经单膝跪在厅中。


    都查清了?"


    钱元颂指尖轻叩案几,惊飞一只停在密报上的蝇虫。


    顾同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账册:“这些棋子甚是狡猾,应是听到了些风声。”


    属下调了暗卫,扮作厨娘、花匠、更夫混进大小官员府邸...将芳子姑娘所列之人一一查到。


    这些细节与芳子所述分毫不差——果然都带着抹不掉的东瀛印记。


    “属下已命人盯死各府角门。"


    顾同蘸着茶水在桌上画出南海郡布局,“每处暗桩都有三组人马轮换。”


    钱元颂望向窗外。暮色中的南海郡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更漏声里,他仿佛听见荷花湾的浪涛在远处呜咽。


    "传令让暗卫按兵不动,让魏真即刻赶到南海郡。"他突然折断手中毛笔,墨汁溅在案上如血。"


    三州的官扬暗流涌动,各府衙门的更漏似乎都比平日走得急了些。


    听闻有渊都大内密使暗中查访,三州与浪人勾结的官员就如惊弓之鸟,连平日最爱的花酒都推辞不赴。


    韶州驿馆内,钱元颂正在烛下细看海防图。


    顾同匆匆进来,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魏真大军并未按约定南下,而是驻扎在梅岭以北。"


    火苗突然窜起,映照着钱元颂如玉脸,他神情严肃。


    手指在海图上划出一道弧线:"梅关古道...他这是要堵住浪人北逃之路。"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魏真此举等于将三州官员都困在了岭南——


    这位将军怕是已经察觉官扬有异。


    "主上,"邱天仇从阴影中现身,"刚收到线报,三州总督王玉成明日要来韶州''巡视漕运''。"


    钱元颂与顾同对视一眼。


    这位王总督来得如此之快,莫不是探听到什么消息?


    总督府的书房里,王玉成怡然自得,正在画画。"


    渊都来的那几位,查到落脚处了吗?"


    他头也不抬地问。


    阴暗中走出一个师爷打扮的男子:"在韶州城东的客栈,大人莫不是要我们好好招待贵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